分析无缝隙护理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中肠道清洁护理中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期   作者:董红敏
[导读] 探讨研究无缝隙护理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中肠道清洁护理中应用的价值。

        董红敏
        阜南县人民医院 安徽阜阳   236300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无缝隙护理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中肠道清洁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9年1月~12月因患有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而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在术中肠道清洁护理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相比与对照组,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后肠道清洁护理中可以明显增强手术效果,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医疗花费,同时还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结肠癌;肠梗阻;肠道清洁

        结肠癌是肿瘤外科常见恶性疾病之一,多发于40~50岁人群,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第三位,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低热、乏力、贫血、消瘦和水肿,晚期可出现腹腔积液、水肿转移和黄疸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腹隆、便秘、肠梗阻、黄疸和水肿等恶病质,其中结肠癌并肠梗阻具有一定的发病几率,也是肠梗阻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大多采用外科手术方式治疗。但是结肠癌患者一般身体综合情况较差,且自身免疫力低下,再加上随着时间的进展,肠梗阻类型会发生转化,为手术过程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手术时间,使得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和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本院通过对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后肠道清洗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选取2019年1月~12月因患有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而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患者经术前组织学、细胞学检查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得以确诊,均存在腹胀、排便排气障碍等急性肠梗阻症状。患者及家属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严重系统性或器质性疾病、炎症疾病或存在手术禁忌症等患者排除在外。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47~72岁,平均年龄为(59.3±3.5)岁,肠梗阻类型中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分别有39例与11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46~73岁,平均年龄为(59.4±3.7)岁,肠梗阻类型中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分别有38例与12例。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中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皆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肠道清洁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模式服务: ①术前准备: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评估,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实施持续胃肠减压护理,术前清洁灌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若患者出现紧张、恐惧及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柔声安慰,给予适当鼓励和情感支持;②术中护理配合: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依据进展情况做好配合工作,尤其是需要注意做好对腹腔的防护措施,以免受到粪便污染。采用封闭式灌洗,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协助主治医生将梗阻近端的粪便以及肠内容物清洁干净,待肿瘤脱出后,做好手术切口的保护工作,然后采用直径为20mm的麻醉用无螺纹管在瘤体肠管移除后的近断端处插入后注意进行固定,下段接容器,待主治医生将回肠末端10cm处位置切开小孔后,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轻柔按捏将粪液等内容物排入结肠,连接吊瓶放5L左右灌洗液。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保证严格按照无菌规范进行操作,若患者需要同时行肠管切除术,可在灌洗液中加入0.259/L的新霉素和0.59/L的甲硝唑;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手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其呼吸频率、脉搏、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每2h需要测量1次中心静脉压,直至病情稳定。注意保暖,使用输液泵以方便控制输液速度,术后24h鼓励患者取半坐卧位,以增加肺活量,术后早期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如翻身、下床、绕走廊走动等,依据恢复程度逐渐增加活动量和范围。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以免发生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同时注意术后引流管的护理,避免发生扭曲折叠等,注意记录引流物性质和质量等,并及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以免发生院内感染,嘱患者家属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畅通,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立即报告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既保证易消化,又要提供机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②并发症主要是吻合口瘘、切口开裂、腹胀及腹腔感染;③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认知、角色、情绪与社会等功能,满分各100分,分值越高即生活质量越高,本次研究取五个领域得分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借助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评价组间数据资料的比较结果,用χ2检验评价计数资料的比较结果,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各指标对比
 
3 讨论
        临床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 应首先考虑解除肠梗阻,对梗阻近端造瘘,随后再根据肿瘤的位置或大小来切除癌灶,而肠梗阻大多发生于结肠癌晚期患者,故在进行手术时需要控制腹腔中的多发转移灶,以免病灶侵犯,造成肠管多处发生梗阻,此外病情的不断发展还有可能导致患者梗阻的部位或类型发生变化, 再加上肠腔狭窄、粪便堆积等因素,若不给予积极的护理,患者很容易因多部位梗阻、危险因素过多而在术后高发吻合口瘘或感染等并发症。该文中对照组采取了常规护理模式,其在术前为患者做好肠道准备,在术中做好了医护配合,在术后为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了监测,这些措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接受手术治疗、 术后更好地恢复,但是对术中肠道清洁护理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也十分有限。而研究组采取的无缝隙护理模式则是在术前为患者持续胃肠减压、彻底清洁灌肠,为患者手术保持了良好的肠道清洁度,同时其还通过心理护理确保了患者的良好心态,通过其他准备工作确保了患者处于最佳术前状态;而在术中,其又通过良好的护患、医护之间的配合为患者进行了充分灌
洗、使用抗菌药物等一系列措施,避免了对腹腔和肠道的污染,降低了患者的感染风险;而在术后其又针对感染、吻合口瘘、腹胀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给予了针对性处理,这些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使其术后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与对照组,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该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全面性与精细化,对密切配合有很大的要求,对于改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模式应用于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术中肠道清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为其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倪梦琪.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疗效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7):115-116.
[2]高悦.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9):207-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