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江坤
泰州市姜堰中医院 江苏 泰州225500
【摘要】目的:研究联合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间接收的食管癌患者中选择5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联合麻醉下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29例联合麻醉下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联合麻醉下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麻醉;胸腹腔镜;微创;食管癌;并发症
食管癌为恶性肿瘤,其死亡率较高,发病受化学、维生素情况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40岁以上发病风险相对偏高。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影响患者能量以及营养摄入,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转移情况,侵袭肝脏、脑部等器官,进而导致黄疸、昏迷等现象,对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所以其治疗效果非常重要[1]。基于此,本院进行了联合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效果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间接收的食管癌患者中选择5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中男女比19:10,39-72岁,(59.43±6.22)岁;对照组29例中男女比18:11,40-72岁,(59.50±6.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29例联合麻醉下开胸手术治疗,内容:本次研究中麻醉试剂主要包括了异丙酚以及芬太尼两种,前者用量为3mg/kg,后者用量为2μg/kg。麻醉后进行器官插管处理,并导入二氧化氮进行吸入麻醉处理,同时给予适量异氟烷进行麻醉维持。手术切口位置一般选择为第六肋间,逐层分离后充分暴露病灶组织,而后将病灶位置切除,做好残端吻合处理,而后清除周围淋巴组织。
观察组29例联合麻醉下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内容: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麻醉完成后指导并协助患者保持左侧俯卧体位,其右上肢上举,手术切口位置在右侧第六肋间,手术切口在2cm左右,将其用作胸腔镜观察孔,选择患者第八肋间以及第四肋间部位作胸腔镜操作孔。观察结束后小心分离隔胸膜,在游离食管后切断其静脉。接着应退出胸腔镜进行切口缝合。
在接着调整患者体位至平卧位,在其左胸锁乳突肌内缘开切口,拉出食管并切断,在患者脐上部位作一腹腔镜观察孔,同时在其右肋肋弓下缘位置开两个切口以作操作孔。明确整个腹腔情况后游离胃部,制作管胃,缝合食管残端,关闭手术切口。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有手术切口感染、心律失常以及吻合口瘘等三种,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口感染+心律失常+吻合口瘘)/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29例患者中,无吻合口瘘以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存在1例心律失常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3.45%;而对照组中有吻合口瘘以及心律失常各2例,手术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两组对比并用x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有:x2=10.252,P=0.001,即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食管癌对患者身体威胁较大,其对患者身体影响非常大,现目前其治疗方式包括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更为常见。
手术治疗具体方法较多,传统方式为开胸手术,其能快速、有效切除病灶,同时有效清除周围淋巴结,针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手术操作对患者身体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风险高,不利于身体康复。胸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手术操作对患者身体损伤更小,但当其应用全身麻醉时,会较大程度地影响患者心肺功能,同时患者胸廓顺应性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致使分泌物聚集增加肺部感染风险,所以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处理,以对患者器官局部黏膜产生一定程度刺激,但其同时也会对副交感神经产生刺激,增加术后吻合口瘘风险[2]。所以实践应用时,应充分考虑患者身体适应情况,进一步保证手术安全性。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联合麻醉下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付宝军, 姜静静, 黄玉琼等. 联合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 26(12):1684-1686.
[2]刘翼, 梁鸿章, 陈海林等.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 医学研究杂志, 2019, 048(010):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