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健健
湖北省中医院 湖北武汉 430061
[摘要] 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护物资应急保障的工作难点,分析了湖北省中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护物资保障方案及应对措施,实现紧急情况下的防控物资的精细化管理,科学调度,规范防控,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和部署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物资;精细化管理;防护物资
0 引 言
2019 年 12 月初,湖北省武汉市首次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1],经高通量测序确认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2-3]。世界卫生组织先将新型肺炎命名为 COVID-1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治。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强、人群易感性高、潜伏期长的特点,这使得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湖北省中医院作为湖北省最大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武汉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之一,是中医救治的主战场。依靠自身力量开设了12个病区,最大程度地收治了566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药参与治疗率100%,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轻症转重症的病例趋近于0,充分发挥了医院在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上的显著作用。在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下医疗服务运转压力大,防护物资极为短缺, 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防护物资保障体系为临床防护和救治提供支撑。本文对湖北省中医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护物资应急保障实践进行阐述,提出了防护物资保障的合理意见和启发,以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防控物资保障提供借鉴参考。
1 疫情期间防护物资保障面临的困难
此次疫情正值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具有突发性、高风险和蔓延快的特点,由于恰逢春节期间企业停工放假、物流停运、城市封城、各地防护物资管控等原因,防护物资短缺的矛盾尤为突出,加之时间紧急,防控难度已远超此前历次公共卫生事件[10-11]。难以预测、发展迅速的疫情形势不仅给医护人员医疗防护带来了严峻挑战,也是对医院及医院医疗物资供应部门应急响应和管理能力的重大考验。
2 应急状态下医疗防护物资保障方法
(1)按照医疗防控需求标准,预估总体消耗量。
根据医院统一部署,湖北省中医院治床位数为 350 张,分为 12 个病区,结合医护人员、行管后勤人员数量,总体测算防护物资的日用量,提前做好防护物资的储备工作。医护防护等级分为 3 个级别,各级别适用人员和所需防护物资如下:
①一级防护:适用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医务人员。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
②二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从事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诊疗活动。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或面罩、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③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4]。
在接到抗击疫情命令之后,医院物资供应中心立即开展防护耗材的准备工作。根据省中医院在抗击非典等疫情中的经验,感染病房是医疗救治的一线,每个病区医疗防护标准为 6 人次/2 h,为能满足 4 个病区一周的防护物资用量,所需二级防护物资应至少准备 4704套。
(2)利用采购、捐赠等多方举措,保障物资采购。
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医疗物资的来源方式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目录保障(常规保障);二是应急采购;三是上级单位调拨;四是公益组织或个人捐赠。本次疫情正逢春节长假,随着疫情加剧发展、防护物资属地化管控管理,物资短时间内异常紧缺,目录保障无法满足。根据应急采购有关规定,启动应急采购流程进行补充,在采购过程中坚守纪律红线,把牢安全底线,确保一线临床医护人员的防治安全。此外,一些公益组织和个人对物资保障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3)根据传染病防护等级,进行防护物资的分类管控发放。
根据疫情防护需要和诊疗实际,结合工作强度、个人生理需求以及防护用品使用要求等科学安排诊疗班次,护士每人每天工作 4 h,医生隔日上班。轻症患者床工比为 1∶0.4,危重患者床工比为 1∶0.8。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合理地分配防护用品,按照每人每天用量精确计算,确保每一件防护物资用于防疫一线,避免浪费。
3 防护物资应急保障全流程
(1)全面筹措物资。受疫情蔓延以及春节假期的影响,医用耗材特别是医用防护物资严重紧缺,物资中心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通过应急采购、上级调拨、社会或个人捐赠等方式,多渠道千方百计筹集物资。
(2)建立领用流程。因防护物资短缺,成立防护用品协调管理组,制订领用流程,根据每天医护人员数量进行防护物资的分类管控发放。加强医用防护用品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落实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加强入库、出库管理,将科室按防护等级进行分类。由库房人员审核请领耗材数量、类别是否属于相应防护等级的物资,是否有相应负责领导签字审批,避免盲目囤积、冒领错领。领用流程的实施有效规范了防护物资的领用秩序。
(3)建立库存与消耗使用日报制度。物供中心专职库管人员负责医用防护物资的管理,每日中午、晚上均对各类防护物资进行梳理汇总,清点库存量、发放量、补货量,全面掌握物资供应、储备动态。精确统计并设定库存预警,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随时上报防护物资各项数据的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防护物资供应。
4 经验与启示
防护服和防护口罩是此次疫情防护中最为紧缺的物资。临床科室需求量非常大。而此时又恰逢厂家春节假期,需求与停滞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阶段性防护物资的紧缺。物资中心积极与各供应商沟通协调,保障防护物资供应;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随着后续上级调拨体系的建立、疫情趋稳、工厂全面复产复工以及交通物流的恢复,防护物资紧缺的局面将会得到缓解。通过此次疫情的防护物资应急保障实践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1)建立疫情预警机制,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常态化
一定要大力推进对突发传染病预警机制的建设。疫情的预警机制主要分为 2 个层面[5]:一是政府层面。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的建设,及时公布信息。二是医疗机构层面。为防止疫情的反弹,避免出现医耗短缺的情况,要做好防护物资的应急储备,其中医用防护服、N95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面屏应备足半个月的用量。
(2)建立绿色采购通道。
在疫情等战时状态医疗物资采购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采购程序,千方百计筹措物资。但应急采购程序仍需要逐级审批,不能满足采购的时效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医院领导统一指挥,医院各部门相互协作,简化采购审批程序,对于质量符合标准、价格相对合理的物资,建立绿色采购通道,采用先使用后补手续的方式,及时保障物资。
(3)加强信息化建设。此次疫情对防护物资需求量巨大,物资的转运以及每天的出入、库管理需要医工人员时刻清点、登记,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建议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物资保障信息化水平[6],从而在减轻医工人员工作量的同时降低出错概率。
5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正值春节前后,由于企业停工、物流停运、原材料供应不足、各地防护物资分布失衡及地方物资管控等原因,医疗物资短缺的矛盾尤为突出。湖北省各医院物资供应中心肩负着物资保障的重任,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医疗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多措并举、开源节流,实现了医疗物资的不断供、不漏供,在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保障医护人员自身安全、提升战斗力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通知[EB/OL]. [2020-02-25].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EB/OL]. [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