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期   作者:唐勇
[导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因其高致残率、
        唐勇
        三台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100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因其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成为人类美好生活的极大威胁。本文阐述了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运动疗法介入的作用机理、介入时间、分类以及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早期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各种功能障碍,早期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后具有明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运动疗法;体位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择为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接收的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有36例。试验组中男性和女性各有22例、14例;年龄介于49岁至82岁之间,平均为(69.5±4.3)岁;偏瘫部位:左侧19例,右侧17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各有19例、17例;年龄介于51岁至81岁之间,平均为(69.9±4.5)岁;偏瘫部位:左侧21例,右侧1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可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神经生理疗法,对患侧进行 PT训练,逐步进行躯干训练,平衡能力训练,联合训练,每天2次,每次训练2个小时内,每周5次。
        试验组患者采取强制性运动疗法,措施如下:(1)上肢训练。在限制健肢的前提下对患肢进行拿物训练,物品重量宜轻,在训练时需对患者仅需鼓励,以提升其训练依从性和康复信心,在拿物训练后还可进行放松、牵拉训练,上述训练每天2至3次,每次5分钟左右。(2)下肢训练。需要指导病人每天进行150次左右的起坐训练,座椅高度在20~50公分,并可进行上下楼梯及平衡训练,每天步行1000米左右,如身体条件允许,也可进行单腿负重训练,以上训练每天2次,每周5天。对两组患者进行一个月的连续训练,并评价训练后的疗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疗效、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1)疗效判别方法:例如治疗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无障碍,则判定为“显效”;若治疗后病人偏瘫肢体功能显著提高,日常生活仍有轻微影响,则判定为“有效”;如患者治療后偏瘫肢体功能无明显改变,日常生活明显受限,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之和。(2)采取FMA评分、MWS评估患者上下肢功能改善情况,采取Barthel评分分析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以高者为佳。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软件处理患者试验数据,同类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差异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P<0.05时组间差异显著。


        2分析
        2.1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介入时间
        目前的资料中关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运动疗法介入的具体时间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目前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在脑卒中患者病情处于稳定期(患者体温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基础疾患,原发神经病学疾患和其他的合并症,并发症病情无变化,前48小时内治疗方案无需改变以及患者的营养途径已经建立)即可进行早期运动疗法。
        2.2运动疗法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2.3.1正确体位的摆放
        患者体位分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轮椅坐位及床上坐位。对于卧位治疗者,应把握好患者不能长期仰卧,否则,患者有可能出现足下垂。患侧卧位是患者最难接受的体位,但对于中风偏瘫患者最合适,而侧卧位和轮椅坐位则更适合低血压患者。观察组患肢痉挛、髋外旋、足内翻等姿势正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临床上给予正确的体位,可减少压疮、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和足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可预防废用综合征。
        2.3.2呼吸训练
        由于长期卧床,偏瘫患者胸廓肌肉肌力下降,而呼吸时会对胸廓产生吸附作用,导致胸廓所容纳的空气量逐渐减少,同时可能存在吞咽问题,以及容易吸入食物引起肺炎,就脑卒中患者而言,研究表明,89.0%的患者吸气肌损伤,82.6%的患者呼气肌损伤。通过合理有效的呼吸训练,可提高呼吸相关肌群的肌力,扩大胸廓,增加肺容量和通气量,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预防肺部感染,有利于病人的后续康复。
        2.3.3被动活动和诱导主动活动训练
        被动活动:当偏瘫患者早期不能自力更生进行活动时,治疗师可以给予患者被动活动,让患者在各个关节做不同方向的被动活动。
        诱导主动运动:在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运动疗法时,治疗师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可对患者进行言语刺激,并运用感觉性刺激。应用 Bathel指数评分对关节被动活动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评价,关节活动组患者 ADL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由上述资料可知,被动活动及诱导主动活动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可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皮肤残废性萎缩;可防止关节挛缩,缩短患者重返社会时间。
        2.3.4坐位起立训练
        术后患者意识清楚,病情得到控制,能配合治疗师,可开始坐位训练。对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疗效观察,随机分为常规训练组和强化坐位站起训练组,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强化坐位站起训练组 Berg平衡量表评分有显著提高,且满意度达100%。另外,坐位站起训练还可评价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能够完成坐位站起训练,会使患者对以后的康复训练更有信心,合作更紧密,也能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
        2.3.5步行训练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训练时机的选择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目前公认的开始步行训练的原则是同时达到站立平衡大于或等于3个等级,能够支撑75%以上的肢体自身重量,且患肢有主动屈伸功能。
        结束语:
        脑卒中患者患病后,短期内不能完全康复。多项研究表明,早期接受运动治疗的病人,无论是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还是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都可以减轻心理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患者更快地重返工作和家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和康复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必须在早期注意给患者正确动作输入,避免错误动作。
        参考文献
        [1]张凯霞.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0):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