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燕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 分析对眩晕症患者进行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共有80例,均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的眩晕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平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单一的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眩晕症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倍他司汀;眩晕症
眩晕症属于一类神经内科疾病,其具有较复杂的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患者对自身以及周围事物出现感觉障碍,出现恶心、耳鸣等症状,该疾病治疗后又容易复发,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临床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案为药物治疗,但无特效药,因此治疗效果一般【1】。为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将天麻钩藤饮和倍他司汀联合应用于眩晕症治疗中,分析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有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眩晕症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有22例、18例,年龄均在36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49±6.28)岁;研究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有23例、17例,年龄均在38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28±5.88)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倍他司汀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按照患者的病情每次服用1~2片,每天服用三次,均在饭后服用。研究组在倍他司汀用药的基础上加以天麻钩藤饮治疗,天麻钩藤饮药方成分如下:90g天麻,18g生决明,各12g的钩藤、川牛膝,各9g的山栀、朱茯神、夜交藤、桑寄生、杜仲、黄芩、益母草。药材以水煎服,分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服用量为100ml。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指标包括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这两项。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均为计量数据,以(x±s)表示,t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对照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40.52±5.32)cm/s、(0.78±0.24);研究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44.13±5.61)cm/s、(0.60±0.15)。研究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t=7.188,p=0.003),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t=10.008,p=0.001)。
3讨论
眩晕症是一类神经内病变疾病,患者会对周围事物出现恶心、头晕、耳鸣等症状。眩晕症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大多数发病因素为椎基底动脉发生病变,导致供血量不足。对眩晕症进行治疗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没有特效药治疗,因此临床十分重视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盐酸倍他司汀是一类组胺受体激动剂,能够调节脑内血液循环,改善动脉血流量,用于眩晕症治疗具有一定效果【2】。但眩晕症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单一的西药治疗无法达到根本的治疗效果,需要配合其他的治疗方案。
在中医角度对眩晕症进行分析得出,其发病原因为患者机体肝肾亏虚、阴阳不和,建议进行补肝益肾、祛湿除热、清火安神等治疗,才能够解决机体根本问题【3】。天麻钩藤饮药方成分包括天麻、钩藤、益母草、川牛膝、黄芩、桑寄生、杜仲、生决明、夜交藤、山栀等,其中天麻、钩藤为君药,起到吸肝祛风的效果;益母草和川牛膝可用于活血化瘀;生决明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夜交藤、朱茯神可用于安神、宁心,有利于患者的睡眠;黄芩、山栀则可以祛火。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达到保肝养肾、泻火利水的功效,有利于疾病治疗 。天麻钩藤饮配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不仅能够舒缓患者脑部平滑肌,还能够达到根本的治疗效果,达到保肝养肾、改善机体血液黏稠度,保证脑部正常的血流速度【4】。
本研究对我院眩晕症患者进行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结果得出,联合用药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且机体血液黏度降低,说明联合药物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杨小丽. 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5(05):152-153.
[2]杨晨光. 天麻钩藤饮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 35(03):65-67.
[3]金丽华, 楼航芳, 连建伟,等. 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20, 18(03):147-150.
[4]代景娜, 桑凤梅, 燕飞. 天麻钩藤饮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与安全性探讨[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