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斌
四川省平武中学 四川 绵阳 622550
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高中学生急性肠胃炎患者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为60例,为本医务室在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所接诊高中学生患者中选取,按照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取组中30例,以常规方式治疗,即对照组,余下30例则需要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分析两组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整体恢复情况以及腹泻症状缓解用时时间指标,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在对高中学生急性肠胃炎患者治疗中可优先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帮助患者恢复。
关键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急性肠胃炎
在临床常见急性腹部病症中,急性肠胃炎属于最为常见的类型,在各个年龄段均存在有一定的发生率,以青年为主。在病发时该部分患者多存在有急性腹痛、腹泻、发热、头晕、恶心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将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该部分患者进行治疗逐步发展成为临床处理该症的主要方式,本研究就对该药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为60例,为本医务室在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所接诊高中学生患者中选取,按照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取组中30例,以常规方式治疗,即对照组,余下30例则需要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14—18岁间,均值为(15.37±0.28)。而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15—18岁间,均值为(15.02±0.37)。对比以上数据,P>0.05。本组患者在接诊后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均确诊为急性肠胃炎。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单粒20mg,每次服用2粒,早晚各服用一次。同时需进行补液、抗炎等治疗,促使患者对应临床症状进行改善。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单次服用20mg,每日服用三次。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4天后,评估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对两组整体恢复情况以及腹泻症状缓解用时、恶心症状消失用时时间展开统计。在治疗后,患者大小便均恢复至正常状态,无不适感且食欲恢复正常,胃肠道功能无异常,则显效。在治疗后,患者对应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且食欲提升,胃肠道功能明显增强,则有效。
若在治疗后,患者对应症状未改善,甚至存在有更加严重的情况,则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需运用SPSS19.0对研究中各数据处理,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而计量数据则通过均值±标准差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整体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33%(28/30),对照组则为80.00%(24/30),对比x2=9.927,P=0.001。在治疗时间上,观察组为(4.38±1.38)d,对照组则为(6.72±1.02)d,对比t=12.302,P=0.001。在腹泻症状缓解用时上,观察组为(2.17±0.28)d,对照组则为(4.27±0.11)d,对比t=10.017,P=0.001。在恶心症状消失用时上,观察组为(1.78±0.11)d,对照组则为(3.64±0.08)d,对比t=12.736,P=0.001。
3 讨论
胃肠道黏膜出现急性炎症胃酸分泌过多而导致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多因病菌入侵所导致,在夏季以及秋季均存在有较高的发生率。从临床接诊情况可知,该症存在有群体性病发的特点,且不同患者临床症状同样存在有一定差异,部分症状较轻患者多存在有腹泻、恶心症状,部分炎症较重患者每日腹泻可能在10次以上,且出现低血钾症状的机率较高。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当前治疗该症的常用药,该药在本质上属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后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渗透入胃黏膜壁细胞中对应的分泌小管中,能够和H-ATP酶进行结合,达到对该酶活性进行抑制的作用,实现对胃酸分泌的有效调节,有助于提升胃黏膜炎症反应消退的速度,达到保护胃黏膜。结合本次观察可知,在加用该药的情况下,可以对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并缩短腹泻、恶心,减轻缩短胃粘膜炎症反应等症状缓解时间,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总之,临床在对高中学生急性肠胃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迅速进行康复。
参考文献:
[1]宋义娟. 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方式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56(19):12.
[2]李文凯, 李聪颖.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029(001):46-47.
[3]张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小儿急性肠胃炎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011(001):118-119.
[4]王鑫.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v.18(15):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