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2期   作者:杨梅
[导读]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影响。
        杨梅
        宝安区人民医院  广东深圳,518100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为时限,以临床确诊的50例HBV感染孕妇设为试验组,同期取50例非HBV感染孕妇作为参照组。2组孕妇均接受肝功能检验。观察2组ICP发生情况,对比2组中发生ICP孕妇的AST、ALT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2组对比ICP发生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高,满足统计要求(P<0.05)。2组中发生ICP孕妇对比AST、ALT水平、产后出血率、早产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高,满足统计要求(P<0.05)。结论:孕妇妊娠期HBV感染与ICP发生关系密切,且会严重影响孕妇妊娠,所以需对HBV感染者加强监护,并对症处理,以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孕妇;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内胆汁淤积症;影响

        作为一种特发性妊娠期疾病,妊娠期内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较为常见,其是因胆汁酸异常代谢所致围产期胎儿或新生儿疾病【1】。该病症发生后以黄疸、皮肤瘙痒、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若治疗不及时,则极易引发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等,从而对母婴安全造成威胁【2】。作为一种嗜肝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病死率和感染率较高,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有临床研究表明,ICP发病与HBV感染之间具有相关性,且一旦ICP与HBV感染合并发生,则会明显加重患者病情,并对母婴健康造成进一步损伤【3】。因此本文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为时限,以临床确诊的50例HBV感染孕妇设为试验组,同期取50例非HBV感染孕妇作为参照组,即分析了孕妇妊娠期HBV感染对ICP的影响,现阐述如下内容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为时限,以临床确诊的50例HBV感染孕妇设为试验组,同期取50例非HBV感染孕妇作为参照组。总结分析患者基础信息:试验组年龄最大36岁、最小20岁,均值(27.6±3.5)岁;孕周最长42w,最短32w,均值(37.8±3.1)w。参照组年龄最大35岁、最小21岁,均值(27.2±3.3)岁;孕周最长41w,最短33w,均值(37.5±3.3)w。经统计软件处理各组相关数据,结果P值>0.05,发现无统计差异,可比。
1.2方法
        2组孕妇均接受肝功能检验,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5mL静脉血,实施离心处理,时间5min,转速2500r/min,然后提取血清,并保存于零下60℃环境中。采用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ACK-MAN),检测指标为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
1.3评价指标
        观察2组ICP(按照专家委员会制定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的相关标准【4】(2009年)进行判断。)发生情况,对比2组中发生ICP孕妇的AST、ALT水平及妊娠结局。(观察记录产后出血率、早产率)。
1.4数据处理
由统计人员处理所得文中数据,工具为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分别用x2、t检验数据差异,当P<0.05时,满足统计处理要求。
2.结果
2.1对比2组ICP发生情况
表1中,2组对比ICP发生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高,满足统计要求(P<0.05)。

3.讨论
对于妊娠期孕妇而言,ICP属于常见疾病,其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且患者发病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孕妇本身、遗传、环境等。患者发病后,其血清胆汁酸增高,所以严重影响母婴健康。ICP一旦发生,可能引起孕妇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等,分析原因为肝脏凝血因子合成能力降低可造成产后出血;而内源性催产素可因大量雌激素代谢影响而致其敏感性增加,所以早产风险较高【5】。作为一种嗜肝细胞病毒,HBV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其可对其免疫原性造成影响,可诱导肝细胞受到自身免疫反应的攻击,一旦HBV感染发生,则孕妇自身激素水平变化较大,所以会导致肝脏负担进一步加重【6】。对于孕妇而言,ICP的发生与                                                                                        HBV感染具有一定关系,且与非HBV感染孕妇相比,HBV感染孕妇ICP发生率明显提高。ICP发生中HBV感染有重要参与,当二者合并发生时,孕妇妊娠风险大,病情严重,还需加强监护。本文的结果显示,2组对比ICP发生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高,满足统计要求(P<0.05)。这表明该结果证实了前述观点。本文还显示2组发生HBV感染并ICP孕妇对比AST、ALT水平、产后出血率、早产率的数据表明比参照组更高,满足统计要求(P<0.05)。这表明发生HBV感染合并ICP之后,孕妇的肝功能代谢出现异常,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从而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综上,孕妇妊娠期HBV感染与ICP发生关系密切,且会严重影响孕妇妊娠,所以需对HBV感染者加强监护,并对症处理,以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黄红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 影响探讨[J].当代医学,2018,24(6):73-75.
[2]李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9,40(1):59-60.
[3]张芳芳.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及围产结局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0,29(9):58-61.
[4]丁霄雁,耿慧,段彼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433-435.
[5]毛宝宏,邵亚雯,王燕侠, 等.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早产的交互作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9):1954-1957.
[6]王雪,黄艳红,韩英, 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母儿免疫系统影响及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29(13):2012-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