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林
重庆市巫山县中医院肛肠科 404700
[摘要] 目的:分析在直肠前突型便秘传统手术中,辅助肛门后括约肌松解术的机理和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中选取27例,在选择性行Brlock修补术 +消痔灵硬化注射或RPH套扎+消痔灵硬化注射的基础上,再行肛门后括约肌松解术。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手术前后的肛管压力和便秘评分。结果:2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排便急迫感1例、阴道疼痛1例,并发症率为14.81%,经对症处理好转。术后3周进行评价,痊愈21例、好转6例,共计有效率为100%。和术前相比,术后3月患者的肛管静息压和Wexner评分明显降低,肛管舒张压和力排肛直角度明显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肛门后括约肌松解术在直肠前突型便秘传统手术基础上,作为一种辅助术式,疗效确切,不仅并发症少,而且能改善便秘症状和肛管压力,值得进一步临床深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直肠前突型便秘;肛门后括约肌松解术;并发症;肛管压力;Wexner评分
直肠前突属于盆底松弛性疾病,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老年女性群体中高发[1]。患者因排便困难,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容易引起心理问题,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常见的有STARR术、Transtar术、闭合式前突术Brlock法、经会阴闭锁术、消痔灵注射液硬化注射等多种术式。本研究选取27例患者作为对象,在闭合式前突术Brlock法+消痔灵注射液硬化注射或RPH套扎+消痔灵注射液硬化注射的基础上,探讨辅助肛门后括约肌松解术的治疗效果,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中选取27例。均为女性,最小的29岁、最大68岁,平均为(47.35±9.82)岁;病程2-15年,平均(7.36±2.45)年。症状表现:排便困难、肛门粪便嵌塞感、坠胀感、排便不尽感、如厕时间长、甚或依赖灌肠、口服泻药及手助排便。
1.2 纳排标准
(1)诊断标准:依据《功能性便秘罗马Ⅳ标准》[2],经指检、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盆底肌电图、直肠肛管压力测定等确诊。(2)纳入要求:病例资料真实完整,经反复、周密检查,诊断准确,严格确定直肠前突是引起出口阻塞症状的主要原因,且保守治疗无效。(3)排除患者:神经传导异常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其他出口梗阻性便秘及盆底肌源性疾病和肛肠疾病,如盆底痉挛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综合征、直肠粘膜内脱,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结直肠肿瘤、息肉等原因所致便秘。
1.3 方法
27例患者均根据前突程度,中重度予闭合式前突术Brlock法+消痔灵注射液硬化注射,轻度予RPH套扎+消痔灵硬化注射。在此基础上,再辅助行肛门后括约肌松解术。术前清洁灌肠,指导患者取截石位,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直肠、会阴常规消毒铺巾。使用扩肛器扩肛,将松弛的直肠前壁粘膜及肌层纵向折叠连续缝合,以聚拢前突壁,消除疝囊;或在疝囊周围及上方行多点粘膜RPH 套扎,使前突的囊性结构消失,粘膜呈拉紧状态;然后在直肠前壁病灶及周围松弛的粘膜下层行数条柱状注射1:1消痔灵,一次20-30ml,以期产生无菌性炎性硬化,使之形成纤维化,局部粘连固定。再于6点放射状切开肛管皮肤,上至齿线,远端达肛外1.5cm,在切口下方用弯钳挑出部分内括约肌下缘及外括约肌皮下部,宽约1cm、厚约0.5cm,切断并结扎出血点,创面敞开,引流通畅、不予缝合,待其自然生长愈合。术毕油纱填塞伤口,控制大便48h,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3天,便后中药坐浴熏洗换药至愈。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统计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疗效评价标准:痊愈:直肠结构正常,患者排便通畅无困难;好转:直肠前突深度变浅,患者排便比较通畅;无效:排便不畅,需手助或使用泻药[3]。总有效率是痊愈率与好转率之和。(2)在术前、术后3月,比较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力排肛直角度变化,采用Wexner便秘评分量表评估便秘严重程度,包括排便频率、时间等8个条目,分值范围0-30分,得分越高意味着便秘越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表格记录数据,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 25.0软件。计数资料的表示形式是(例数,百分率),计量数据的表示形式是(均数±标准差),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手术治疗效果
2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手术用时(40.56±8.73)min,住院时间(7.32±2.39)d。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排便急迫感1例、阴道疼痛1例,并发症率为14.81%,经对症处理好转。术后3周进行评价,痊愈21例、好转6例,共计有效率为100%。
2.2 肛管压力和便秘评分比较
数据显示,和术前相比,术后3月患者的肛管静息压和Wexner评分明显降低,肛管舒张压和力排肛直角度明显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直肠前突是因为直肠阴道隔松弛薄弱,在长期粪便的冲击压力下,直肠前方粘膜向前方阴道侧囊袋装突出,是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常见原因。男女的直肠解剖结构有差异,再加上妊娠、分娩、雌激素水平降低的影响,因此中老年女性发病率高,男性较少发病[4]。传统手术的目的是消除直肠阴道隔松弛薄弱的病理基础,修补缺损,消除疝囊,增强局部抗力。在传统手术基础上,从解剖学及力学角度考虑,为了减小骶直角骶曲下边力臂长度及增加力排时肛直角度,以及减少粪便对前侧肛直角的冲击,增加粪便排出通道的顺应性,辅以肛门后括约肌松解术,可以缓解肛管压力,恢复肛周血液循环,通过扩大肛直角,有利于粪便顺利排出,从而解除便秘的困扰。
本研究以27例患者为对象,结果显示并发症率为14.81%,治疗有效率为100%,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力排肛直角度均明显改善,且Wexner评分显著减小,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实践,围术期要注意:①术前术后加强对直肠及阴道会阴护理,彻底消毒;②术中经肛修补时缝针要穿过直肠粘膜和肌层,勿穿透阴道粘膜,避免术后直肠阴道瘘;③注射消痔灵时注意无菌操作,宜柱状注射,完成后轻柔按摩,促使药液均匀分布;④肛门后括约肌松解量宜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前突深度及盆底肛周肌肉组织张力程度而定,灵活采取部分松解或全部松解;⑤术后严格控制饮食,早期给予流质,待第一次排便后逐渐恢复普食;⑥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缩短住院恢复时间[5];⑦后期指导患者适量饮水、改善饮食结构,多食粗纤维食物,适量活动及腹部按摩,保持大便通润。
综上,肛门后括约肌松解术辅助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的疗效确切,不仅并发症少,而且能改善便秘症状和肛管压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广龙,蒋宏.消痔灵注射加肛门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7,37(12):31-32.
[2]方秀才,侯晓华.功能性便秘罗马Ⅳ标准[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桂树松,路明.STARR联合肛管扩约肌松解术治疗女性非单纯性直肠前突30例[J].海南医学,2018,29(5):707-709.
[4]牛丽云,翟春宝,田利军,等.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2):269-271.
[5]姜自胜,闫丹,宋允举.直肠黏膜梯级结扎加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30例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