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2期   作者:董凤玲
[导读]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利用生化指标进行早期诊断,
        董凤玲
        莒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6600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利用生化指标进行早期诊断,对其获得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3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在随机选择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3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将两组成员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胱抑素C(CysC)水平、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以及尿素蛋白(UALB)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RP、CysC、RBP和UALB得四项指标的水平比对照组患者更多。实验组患者的四项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63.3%、56.7、70.0%、76.7%。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每项生化指标与健康人相比,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早期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时,可以以生化指标的水平为诊断参考,有效的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生化指标;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诊断价值

        糖尿病肾病的产生是受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影响,造成肾小球的不断硬化,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出现异常,以此造成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对于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干预,防止病情的不断恶化,病症的前期诊断也尤为关键,因此也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次研究,笔者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利用生化指标的水平进行诊断,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3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在随机选择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3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平均年龄为46.2±2.6岁;对照组健康男性有18例,健康女性有12例,平均年龄为45.9±2.7岁。所有患者均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并且在同意书上署名,此次研究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然后才开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次研究所采纳的研究对象均在清晨进行采血,采血的时候需要保证空腹状态。检测方法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设备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蛋白质分析仪。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成员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生化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胱抑素 C(CysC)水平、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以及尿素蛋白(UALB)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x-±s”的形式表示测量数据,然后通过t值对其进行测试,并用表格号表示计数数据。

通过χ2来检验,将P<0.05的情况当成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CRP、CysC、RBP和UALB得四项指标的水平比对照组患者更多。实验组患者的四项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63.3%、56.7、70.0%、76.7%。
3讨论
        糖尿病肾病(DW)多见于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主要病变为微血管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引起致死性肾病主要原因。Cys-C是迄今基本满足理想内源性肾小球滤过率标志物所要求的内源性物质,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评估肾功能一种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指标。其存在于所有体液中以脑脊液中含量最高,尿液中含量最低,由于其相对分子量小,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肾小管不分泌Cys-C在近曲小管吸收后完全被降解,不再重新进入血液循环,以恒定的速率持续转录和表达,不受年龄、性别、个体质量、炎性反应影响。作为早期反映肾损伤指标越来越被重视。RBP是血液中视黄醇的转运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血液中游离的RBP可自由经过肾小球滤过,并且绝大部分被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血流量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时,导致其蓄积显著升高,因此检测血清RBP既可以用于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估也可评估肾小管早期损伤依据。β2-MG主要由淋巴细胞分泌,因其分子量小,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99.9%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早期,其血中浓度可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肾脏受损程度呈正相关。Hcy是人体内含量较少的一种含硫氨基酸,机体中其浓度增高后易产生大量自由基,致使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减退,从而使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高Hcy血症可作为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之一,高Hcy血症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关。本次实验表明DM患者Hcy血清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随相关病情发展该指标也逐渐升高可反映出不同程度受损情况。血清肌酐,尿素氮是公认肾脏损伤标志物,但其敏感性差,从各种报道中也可以看出已不能反映肾脏早期功能受损。经过综合研究分析,结合各生化指标特性,RBP、Cys-C、β2-MG及Hcy这些指标确实如有关报道如述来较早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球微血管等方面损伤程度,特别是联合检测时其阳性率更高于单个指标检测,起到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目前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生化指标检测,本组研究通过对比糖尿病肾病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患者A/C、CysC、RBP、CRP四项指标差异,发现糖尿病肾病组水平明显升高。其中A/C比值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CysC亦是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特异性指标,而长期高血糖状态,体内氧化应激增加,肝脏合成C反应蛋白增加。进一步计算单项指标诊断阳性和联合诊断阳性率发现,四项指标单独运用时,均未达到80%以上,而联合诊断时,阳性率将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生化指标检查对于早期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有重要意义,但不同指标间诊断价值有一定差异,联合诊断将大大提高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培培,刘志红.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评估[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7,16(6)558.
[2]甘绍军,李志红,谢艳玲.早期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视黄醇蛋白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2)150151.
[3] 司徒玉,黄萍萍.肾功能不同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肌酐,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2):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