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   作者:刘洋
[导读] 目的: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采取连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刘洋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300052
         
        摘要:目的: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采取连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行冠脉搭桥术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连续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肺功能情况、6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FVC、FEV1指标和6min步行距离及LVEF、EDV、LAd、ESV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采取连续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及心脏血管动力学水平,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心肌梗死;连续护理干预
        引言
        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冠脉血管痉挛、阻塞,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较常见并发症是心绞痛,危害性较强,未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防止心肌梗死最有效方法是冠脉搭桥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术后行经济、有效及可行的护理方法是稳定病情的关键,便于提高手术效果。本研究分析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应用连续护理方法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行冠脉搭桥术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62.72±10.82)岁,按NYHA进行心功能分级为Ⅰ级15例、Ⅱ级10例、Ⅲ级1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63.47±9.78)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2例、Ⅱ级12例、Ⅲ级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予以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冠脉搭桥术指征;均不同程度存在持续性心绞痛情况,同时存在恶心呕吐、大汗、心率异常、血压降低及心力衰竭等情况;经血液生化实验、心脏影像学检测明确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心源性休克、既往存在心肌梗死、恶性肿瘤者、妊娠或哺乳期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动脉血管搭桥术,术后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行呼吸机机械通气,必要时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包含营造良好病房环境、静脉滴注护理、用药指导、体位干预、健康知识宣教、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连续护理干预:(1)建立标准化质控体系:由医院压力性损伤质控组、护理部、手术室护士组成质控体系小组,并明确职责。①医院压力性损伤质控组:全院压力性损伤预防、质量控制。②护理部:压力性损伤指导和全面管理。③手术室护士:手术室压力性损伤预防、干预、质量控制。(2)饮食干预。术前术后保持营养均衡,适量多食用碳水化合物,减少主食量。引导患者多食用富含高蛋白、高营养以及高纤维素的食品,低脂、低盐、低胆固醇,勿过于油腻;少食多餐形式,切勿饮用浓茶、咖啡或是胀气食物;饮食清淡易消化,预防便秘。(3)心理护理。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心绞痛时存在濒死感,给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信心。(4)术后加强预防并发症。隔2h借助血气分析对电解质情况观察,若发生紊乱及时纠正;定期观察引流液量、温度及颜色,若有大出血倾向提供止血药缓解;利用压疮评估表、深静脉血栓评估表综合评估患者是否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定期协助翻身并按摩肢体受压部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且促进静脉回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5)培训和考核制度。①培训:手术室护士参与全院压力性损伤预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发生机制、理论和研究进展、压力性损伤评估、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压力性损伤处理、标准化防护流程等,每月1次。②考核:培训后考核,内容包括理论和操作技能,记录培训档案。
        1.3观察指标
        (1)心功能检测:使用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24h的右室做功指数(RVSWI),左室做功指数(LVSWI)左心室收缩压(LVSP)及心脏指数(CI)指标变化。(2)肺功能检测: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获取患者术前及术后24h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1s用力呼气量(PEF1)三项指标值。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两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LVEF、EDV、LAd、ESV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标准化防护流程是由标准化操作流程演变而来,可实现最优化操作流程,控制压力性损伤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冠心病已成为美国第六大死因,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心脏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能解除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取自体血管,在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堵塞的区域远端搭桥,促进血液再通,提高移植血管通畅率并改善预后,但术后患者受伤口疼痛的影响,极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疗效,因此部分学者认为,早期行对症护理是稳定病情的关键,便于加速疾病康复进程。临床中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多采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除手术治疗外应给予术后配合护理。连续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给予不间断、细致化的医疗服务,增强舒适度,保障其身体健康。此次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LVEF、EDV、LAd、ESV等指标和6min步行试验距离以及肺功能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张存等研究结果类似。可见,给予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连续护理措施具有良好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采取连续护理措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心脏血管动力学指标,提高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超慧,蔺亚莉.护理干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PICC后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5):850-851,854.
        [2]罗珠嘉,陈玉红.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7,32(14):6-9.
        [3]沈蕴之,蒋红,黄莺.舒适状况量表的改良及用于冠脉搭桥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舒适度测评[J].护理学杂志,2016,31(19):1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