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肿瘤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   作者:翟晓碧
[导读] 目的:探讨子宫肿瘤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体会。
        翟晓碧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甘肃省庆阳   7450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肿瘤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肿瘤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心理护理,观察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以及术前2h焦虑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术前2h 62例患者焦虑评分程度均有明显的下降。结论:评估子宫肿瘤患者心理情况,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并且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子宫肿瘤;心理护理;焦虑评分

        近几年,由于护理模式不断的完善,并且逐渐将心理学与护理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逐渐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即护理心理学。采用护理心理学方式用于患者中,一定程度上能够显著改善护患关系,同时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心理学方式已经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完善护理后的工作内容,尤其关于心理护理方面,其观念以及措施等不断的进行更新和完善,主要目的是使子宫肿瘤患者在开始进行手术前、手术之后心理负性情绪等能够得到明显缓解。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子宫肿瘤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效果,选取子宫肿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肿瘤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心理护理,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有4例,子宫肌瘤患者有51例,宫颈癌患者有5例,宫颈癌前病变2例,年龄20~71岁。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焦虑量表进行评分,<7分表示可能存在焦虑,8-13分表示存在轻度焦虑,14-20分表示存在中度焦虑,21-28分表示存在重度焦虑。
1.4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以及术前2h焦虑评分改善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不同时间焦虑评分改善情况
        术前2h 62例患者焦虑评分程度均有明显的下降。见表1。


3讨论
        术前护理:当患者入院后确定需要进行手术后,护理人员则需要准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比较浅,并且可能会担心手术是否成功,以及手术相关操作等可能会引起患者的疼痛,甚至可能存在部分患者认为手术过程中身体可能过度暴露,以及担心自己可能失去某方面的功能等。首先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以及向患者传播术后注意事项等,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另外可能存在部分患者出现性功能丧失的现象,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一起度过,耐心开导患者。
        术前指导:在开始进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如可以采用团体的形式,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分享感受等,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心理负性情绪。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将手术之前的工作等向患者进行说明,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等,并予以解释,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对于害怕手术,或者出现麻醉以外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说明予以麻醉药物的作用,并向患者解释麻醉药物安全性高,可以缓解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疼痛。对于存在疑虑手术是否成功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解释手术医生以及护士均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责任心强,另外可以借助成功的案例向患者介绍,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情况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对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工作,缓解其情绪。
        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术后患者意识、四肢功能恢复等,同时确保患者的床清洁,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操作,积极鼓励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等,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情况。另外尤其观察老年患者在体位改变时,其血压的变化情况。术后24h,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持续性的疼痛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焦虑、失眠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谨记,只有当患者没有明显感觉到疼痛时,才可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由此,相关的护理人员需要提前了解患者具体情况,予以止痛,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活动等。
        对于术后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是关键,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其对患者身体的恢复。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物的效果渐渐降低,但是术后24h患者可能会感觉伤口位置处有明显的疼痛感,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发热、瘙痒等症状,以上均属于正常情况。由于大部分患者对医学常识等了解程度比较低,可能会担心手术是否成功,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接着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甚至可能部分患者出现脾气暴躁等,由此,术后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心理情绪等,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且认真检查患者的伤口等,护理人员再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制定符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在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自我保健的重要性,以及指导患者保护腹部切口的护理方法等,另外严格嘱咐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复查,以及向患者解释术后如果无月经,但是对性生活不产生影响,术后3个月左右,患者阴道愈合完全后,可以正常进行性生活,缓解患者疑虑。
        综上所述,评估子宫肿瘤患者心理情况,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并且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夏璞.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v.18(29):234+236.
        [2]秦晓爽.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09):34.
        [3]许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010(007):164-165.
        [4]潘丽敏.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