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冠心病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   作者:王美筠
[导读] 目的:对社区老年冠心病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
        王美筠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泰州    225500
        【摘要】目的:对社区老年冠心病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患者共42例,对其予以抛硬币的方式分组,组别名字:实验组、对照组,分别2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中西结合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以及环境领域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护理的方式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从而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和稳定,该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护理
        冠心病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该疾病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有胸痛、心绞痛、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该疾病的发作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换季的因素,患者突然间情绪较为激动、较大的劳力和体力活动、吸烟饮酒过量等[1]。同时,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还与下述几方面有关,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体重超标过于肥胖、糖尿病患者以及不合理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患者会增加患病机率。为了确保患者病情的稳定,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冠心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患者共42例,对其予以抛硬币的方式分组,组别名字:实验组、对照组,分别21例;实验组:男、女各11例、10例,年龄45至72岁,平均(62.24±2.33)岁;对照组:男、女各12例、9例,年龄42至70岁,平均(60.98±2.16)岁;两组在年龄以及病程等资料方面不具有对比意义,P>0.05。本次研究均取得两组患者的同意,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常规护理,即依据护理的流程对患者予以相应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进行情绪方面的疏导,给予注意事项告知,饮食指导,药物指导等;实验组在以上基础上进行中西结合护理,具体为:(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认知水平、沟通能力采取适合个体的教育方式。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对于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欠佳的患者予以面对面口头教育,采用容易理解且通俗的话语,对于知识接受程度慢的患者,应当少量多次进行教育。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座谈会议、视频播放、宣传栏、手册等,其最终的目的均是让患者均能够更多的吸收健康知识。(2)中药补充干预:患者冠心病发作后,会导致其体质下降,此时应当根据医生嘱托为患者准备下述药物:川穹、当归、丹参、赤芍、红花、夏枯草生山楂、党参等处方药物,同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对药物予以加减,通过中药手段的干预达到帮助其气血恢复的目的[2]。(3)情志护理:患病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会因为疾病带来的痛苦出现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当细心观察,对于患者不愿意多说的隐私应当注意保护,不过多询问。医护人员除了予以患者心理疏导外,重视与家属的沟通,让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关爱,以缓解其负面情绪。同时可以采用音乐疗法、转移疗法等,以保证其情绪的稳定。(4)穴位敷贴护理:该种护理方法对于任何正型的冠心病均适用,药方为:柴胡、当归生地黄各30克、五灵脂15克、郁金18克、蒲黄10克,将上述药物予以研磨至细末,并采用白酒与药物细末调和至其成为质地较稀的糊状。穴位选择:双侧内关穴或神阙穴,采用外敷的方式,然后采用纱布进行固定,敷贴时间为2小时内,每日1至2次,敷贴4天左右。(5)药物及环境护理:对其疾病发展详细了解,配合医生嘱托对患者使用药物,对患者用药后是否发生异常进行观察,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对患者用药后情况予以观察。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和就医环境,减少人员的走动、打扰,保持病房的光线充足,温度的适宜。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估,每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含有4个评判指标,即生理、环境、心理、社会关系,以高分表示生活质量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表示,组间比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数据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以及环境领域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的发作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情绪起伏较大、季节原因、饮食过饱、体力劳动活动的过量、大量饮酒吸烟等等。因此除了给予必要的治疗外,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确保病情的好转和稳定[3]。以往对于冠心病的患者多采用常规方式予以护理,但是发现效果并不明显,故本次予以中西结合护理,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其明确疾病相关的知识,从而积极关注自身疾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对其进行中药补充干预,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情况对中药药物进行加减,以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4]。另外,对患者予以情志护理,确保其保持情绪的稳定,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提升其心理领域。再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确保患者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提升其身体方面的舒适感。且采用穴位敷贴护理的方法,以对患者的疾病抵抗力增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以及环境领域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护理的方式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从而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和稳定,该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毕明微,王璐.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症状改善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5):132,139.
[2]姚莉.以循证护理理念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9,(28):329.
[3]徐柳.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满意度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9):134.
[4]李娟盈,马军锋.循证护理理念背景下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J].心理医生,2019,25(1):265-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