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耳鼻咽喉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   作者:孙金广
[导读] 目的:护理作为治疗疾病过程的重要部分是不能忽视的。
        孙金广
        密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黑龙江省密山市 158300
        摘要:目的:护理作为治疗疾病过程的重要部分是不能忽视的。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心理护理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通过研究本院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了耳鼻喉科手术过程中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选择耳鼻喉科的50名男性和50名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群,随机选择耳鼻喉科部门的50名男性和50名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群。对对照群进行了日常的诊断、治疗、护理,观察群通过心理护理进行了补充。结果:术后痛、恢复速度、观察群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群的疼痛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群(p<0.05)。结论:心理护理效果良好,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是可靠有效的护理程序。
        【关键词】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心理护理;
引言
        耳鼻喉部手术(Ear,noseandthroatsurgery,ENTsurgery)因为位置比较特殊,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虽然最近几年不断提升各种微创手术,并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应用,但是术后仍造成患者一定程度的疼痛,使得患者无法正常生活,耳鼻喉患者在手术后不仅需要对进行镇痛药物处理,更需要采取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障碍。耳鼻喉科手术后,麻醉过后的话患者的会明显感到疼痛,患者的心理负担也会增加。因此,积极地使用心理效果是很好的。在研究中,心理看护确认了有效减轻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认知。本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该科的耳鼻喉科手术患者200例为对象。疾病类型包括:扁桃炎、鼻腔、鼻窦炎、咽喉块、中耳炎和乳房炎。年龄是20~68岁。耳鼻喉科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效果分析的目的。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在我科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患者入院时随机选取男女各50例作为观察组,另从剩余患者中随机选取男女患者各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疾病类型包括扁桃体炎,鼻腔肿物,鼻窦炎,咽喉部肿物,中耳乳突炎。年龄跨度在20岁至68岁之间。通过统计分析显示P小于0.05,开展此次研究。
    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了例行治疗和看护。主要内容包括治疗患者所需的所有种类的考试。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引导患者,手术后任何时候进行身体检查,确保患者病房的健康,防止感染。以对照组患者为基础,用心理疗法补充观察群。具体的对策如下:①在通俗语言中,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详细说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明确患者的想法,减少他们的恐惧并主动关心患者,给予患者情感关怀,让患者产生信赖心理,加强患者配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②耐心细致回答患者问题并且对患者反应的问题通过简单易懂语音给予解答,不定期给予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对手术恐惧心理。③加强和患者家属的交流。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状态,通过减少家属负面情绪来减少患者心理压力。减少手术不利因素出现,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效果。④术后医护人员需要留意患者的面部微表情情况和肢体动作的协调性,正确判断患者的心情状况和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有强烈疼痛感的病患者进行镇痛药物处理,帮助患者缓解疼痛。⑤建议患者听喜爱轻音乐,积极参与喜爱运动。通过转移注意力减少患者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病痛。
        2.观察指标
    (1) 在术后48小时内确认了痛分。疼痛的程度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来评价。数字0不意味着疼痛;数字1-3表示轻微疼痛;数字4-6表示明显疼痛;数字7-10表示疼痛严重且无法忍受。观察临床用药次数,计算镇痛药使用比例。
        (2) 疼痛程度分级:根据WHO疼痛程度分级,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数字0表示没有疼痛;数字1表示轻微疼痛;数字2表示明显疼痛;数字3表示剧烈疼痛。
    4.统计学方法
    收集上述数据并用软件SPSS21.0处理,计数资料(镇痛药物使用率)表示方法为[n(%)],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VAS评分、患者满意度等)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
    二、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镇痛药使用率、VAS、SAS与SDS评分相较对照组更低,患者满意度评分相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耳鼻喉疾病在我国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而耳鼻喉手术是治疗耳鼻喉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耳鼻喉手术实施面积不大,但是因为其距离大脑十分近,所以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容易产生疼痛感,在这个过程中,从而造成心理上的消极和不良情绪的产生。心理护理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护理模式,可结合健康宣传、医患交流、家属合作等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干预,使患者更加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同时,家属的鼓励和支持更是提供面对疾病的动力。
        结束语
  总之,适用于耳鼻喉科手术后的心理护理,可以大大减少术后的疼痛,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训练,促进有益患者与患者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许玉霞.心理护理对耳鼻喉部术后减轻疼痛程度的效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3):132-133.
        [2]韩冬云.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0):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