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钰
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病房患者行“医-药-护”多方协作护理,对提高其肠外营养液规范应用的价值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9.3-2020.3月,70例在重症病房接受肠外营养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重症监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药-护”多方协作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营养指标评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房肠外营养液患者“医-药-护”多方协作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了重症病房肠外营养液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医-药-护”多方协作护理;重症病房;肠外营养液;规范应用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基本都是危重型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进而使得肠胃功能减弱,对营养的吸收造成了影响,所以选择适合的营养方式至关重要。当前临床上最主要的两种营养支持方法为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其中肠外营养支持可更好的对危重型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维持,进而提升患者的抵抗力,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1]。基于此,我院选取了重症病房肠外营养液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医-药-护”多方协作护理,探讨其临床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32020.3的70例在重症病房接受肠外营养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重症监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药-护”多方协作护理。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最小年龄为54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年龄为(63.5±9.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最小年龄为55岁,最大年龄为74岁,平均年龄为(64.5±9.7)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ICU接收标准;(2)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精神异常者;(2)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重症监护常规护理,在这个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医-药-护”多方协作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成立“医-药-护”多方协作小组,主负责医生1名,护理人员6名,负责药师1名。研究开始之前,先集体进行学习,了解医-药-护多方协作的含义,小组人员分别讲述自己工作中需要得到的工作支持,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之后对于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工作方法及步骤。
1.2.2小组人员全部学习肠外营养液配置方法,由临床药师进行指导,确定各项指标值,进而有效降低医嘱不合理及护理不规范的现象。
1.2.3药师负责人遵照医生所提供的医嘱进行配药,并建立医-药联通网络,成立微信讨论组,反馈实施肠外营养时出现的问题等;如果有紧急事件发生,护理人员应马上联系其他成员,不可以随意配置肠外营养液。
1.2.4责任药师指导责任护理人员,确定肠外营养液的使用及护理方法,并将其整理成手册,接着制定巡视分工表,确保病房的巡视强度,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严格监控,并与医生进行及时沟通。
1.3临床观察指标
(1)运用满意度测评表数据统计重症病房肠外营养液患者的满意度,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注度,及护理服务质量的能够。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为95-100分,满意为85-94分,不满意为0-84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x100%。
(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液的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对比,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有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80%,基本满意占总人数的17.1%,不满意占总人数的2.9%;对照组非常满意占总人数57.1%,基本满意占总人数的5.7%,不满意占总人数的37.1%;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34(97.1%)明显比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22(62.9%)理想,差异显著(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水平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及软铁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及软铁蛋白水平明显比对照组理想,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重症病房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必须要大量补充和摄取营养物质,但是由于药物及手术治疗,导致患者的胃肠功能被损坏,严重影响了患者营养物质的吸收[2]。临床上,主要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营养支持方法为患者补充营养,但是常规的肠内营养支持无法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而肠外营养支持可更好的对危重型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维持,进而提升患者的抵抗力,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3]。在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重症病房肠外营养液患者“医-药-护”多方协作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了重症病房肠外营养液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病房肠外营养液患者“医-药-护”多方协作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了重症病房肠外营养液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欣欣,王磊."医-药-护"多方协作促进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肠外营养液规范应用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4):491-493.
[2]苏晴宇.多学科协作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肺结核ICU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2):4537-4540.
[3]陈亚男,刘菁,李爱民,等.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降低重症监护病房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0,13(3):18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