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敏 相欣 詹强
咸阳市中心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目的:总结腹外疝围手术期疼痛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以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8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腹外疝患者80例开展RCT研究。以随机数表方式分组。A组单纯应用常规护理,B组结合应用心理护理。统计对比生活质量和情绪状况。。结果:在临床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无较大数据差异,P>0.05;在不同护理服务后B组患者情绪指标以及统计时的生活质量均优于A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腹外疝患者在围术期提供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普及。
【关键词】腹外疝;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老年腹外疝属于临床中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临床中部分腹外疝患者并不需要治疗,腹外疝1岁以上或疝气环直径超过3cm患者属于无法自愈型的疝气,对于这一类型的腹外疝需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1]。伴随着临床医护服务模式的不断改进与优化,疝气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的优化与改进,近些年有许多研究认为腹腔镜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疝气治疗,其中基于腹腔镜的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疗效确切同时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的影响更加突出,更利于患者的康复[2]。但是,从临床经验来看,为了更好的保障患者的康复水平,仍然需要在护理方面进行优化与改进。对此,本文采用RCT研究方式探讨临床护理服务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8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腹外疝患者80例开展RCT研究。以随机数表方式分组。A组40例患者,男女24例、16例,年龄平均数(64.25±3.31)岁,发病部位中腹股沟、股、其他分别20例、15例、5例;B组40例患者,男女23例、17例,年龄平均数(65.042±3.54)岁,发病部位中腹股沟、股、其他分别21例、16例、3例。B组与A组的基础资料无对比价值,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提供常规护理,主要是做好术前检查、术中配合以及术后体征监测。
B组采取心理护理:1、术前。术前由责任护士提供健康宣教,发放手术宣传手册,为护理人员讲解手术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知识,及时做好宣传教育强化患者的心理耐受能力,配合围手术期的治疗与康复。在手术之前住院期间,可以让患者在病床上维持平躺,双眼微闭,嘱咐其保持深呼吸,快速保持身心安静,指导患者集中注意力并借助平和的语气按时患者,例如“现在有非常舒服、安静、放松的感受”,促使其逐渐进入到一个催眠状态。在患者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为其介绍腹外疝患者在围术期提供心理护理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介绍腹外疝疾病知识,并介绍手术治疗方式、治疗期间的表现,并在期间加入各种暗示语言,如我原因主动接受治疗并希望早日康复,治疗无恐惧感,促使患者可以从潜意识上实现对疾病的主动治疗,促使患者可以对术后康复形成正确认知,促使其可以逐渐消除不良情绪;2、术中。术中需要注重对患者隐私部位的保护,尽可能减少生殖器的暴露,规避心理压力。同时需要做好与患者积极沟通,构建良好手术环境。术中可以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采用语言激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规避心理刺激语言,减少患者紧张情绪;3、术后。在患者麻醉清醒之后需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并适当提供鼓励帮助,嘱咐患者手术之后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提高康复效果。在术后需要注重病房巡视工作,多和患者交流并构建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借助有效的护理操作和热情服务态度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在术后可以引导患者与病友进行沟通交流,可以邀请一些术后康复较好的腹外疝患者与患者交流,但是需要规避刺激与消极的语言。
1.3评价指标
统计对比生活质量和情绪状况。
情绪指标采用SAS与SDS量表进行评价,评分结果中分数与患者的负面情绪状态正相关。
生活质量应用ADL评分量表进行统计,评分时间为治疗后3个月。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0.0实现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基于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检验方式,本次研究中精子指标应用T值进行校验,在数据对比结果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时则证明对比差异较大,满足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临床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无较大数据差异,P>0.05;在不同护理服务后B组患者情绪指标以及统计时的生活质量均优于A组,P<0.05,详情见表1。
.png)
3讨论
腹外疝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疾病本身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比较严重的影响[3]。患者面对即将进行的手术,往往会呈现出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情绪异常严重还会影响手术的进行。在围术期对腹外疝患者提供护理期间,需要强化心理护理支持,并注重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需求的总结分析,并在这一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安抚与鼓励,从而实现对不良情绪问题的改善,促使患者保持高度治疗积极性与主动性[4]。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人本化理念的体现,基于感同身受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交流沟通,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并促使患者感受爱护与关爱,从而保持积极主动的医护状态,提升临床医护综合效益。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无较大数据差异,P>0.05;在不同护理服务后B组患者情绪指标以及统计时的生活质量均优于A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对于腹外疝,在围术期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减轻与缓解患者的负面感受,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可以作为常规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腹外疝患者在围术期提供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杨东芝,杨家政.快速康复理念用于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20,v.15(11):43+45.
[2]赵亚荣.无张力疝片修补治疗老年腹外疝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探究[J].名医,2020,No.84(05):169-169.
[3]吴娱.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疝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国际感染杂志(电子版),2020,009(003):P.203-203.
[4]郭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疝气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