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   作者:樊慧慧
[导读] 目的:研究和探析给予慢性胃炎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樊慧慧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析给予慢性胃炎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慢性胃炎的患者开展研究,所选择的患者均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进入我院治疗,共68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有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为基础组;另外的30例患者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为心理组。现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相比于基础组,心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基础组,P<0.05;(2)心理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在治疗前无异于基础组,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所改善,而联合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给予慢性胃炎患者心理护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较为满意,并且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也得到了良好改善,因此心理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将其广泛推广。
        【关键词】慢性胃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应用价值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症,其病程较为漫长而且极易反复,这就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患者通常在这种循环的病痛折磨下会产生焦虑、烦躁、失望的情绪,严重的还会造成患者抑郁,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本次研究纳入68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旨在分析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现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共有68例患者纳入当中,纳入的时间是2019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患者被根据挂号的先后顺序分为基础组和心理组,各有34例患者入组。15例女性、19例男性进入基础组,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80岁、60岁,平均(72.14±8.76)岁;16例女性、18例男性进入心理组,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82岁、61岁,平均(72.85±8.44)岁。所有患者的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均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基础组:常规的基础护理,内容包括常规的药物供给、病情观察、指标监测以及治疗进展观察。
        心理组:基础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内容包括:(1)健康教育,通过视频、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有关胃炎的知识讲解,并告知其药物的作用;(2)积极引导。很多患者认为,胃炎需要长期服药,因此容易在服药期间消磨治愈信心,所以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引导,为患者讲述成功的案例,也可以让患者互相分享治疗心得,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3)耐心倾听。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对于患者的不良情绪,要使其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抒发,尽量不打断患者的诉说,并且要表现出自己的同情。(4)心理疏导。对于部分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地为患者疏导情绪,也可以给予患者书籍或为其播放电视剧、电影等,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避免其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评价,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包括90分)为非常满意,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2)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自测评分(SAS)、抑郁自测评分(SDS),临界值为50分,分数越高,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1.4 数据处理
        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n(%)]表示护理满意度的,检验工具是卡方;以()表示SAS、SDS评分,检验工具是t,当P<0.05时,表示研究数据存在一定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相比于基础组,心理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满意,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作为常见的多发病症,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患者在发病时受到的痛苦普遍较大,心理因素在患者发病及治疗期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良情绪会使患者的主神经功能紊乱,这有可能就会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差,这就会造成患者受感染的几率变大。
        大多数患者对慢性胃炎的前期症状不重视,对发病原理和治疗方式也不了解,这就造成了慢性胃炎的患者大都不是初期发现就进行治疗,都是被疾病折磨了一段时间后才到医院就诊,在这期间,慢性胃炎带来的身体上的折磨就对患者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同时对患者的心理也有很大影响,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情绪滋生。所以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了解病人患病的时间长短,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告知患者慢性胃炎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明确的认知,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转变心态,增强患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除此之外,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放任不管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采取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综上所述,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炎患者的不良情绪有着明显的改善,对抑制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着显著效果,可以对患者恢复健康提供帮助,非常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国庆,潘婷.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健康必读,2020,15(28):134.
[2]付晓辉.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观察及SAS、SDS评分影响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8):125.
[3]裴静,庞咪,何婷.系统化护理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焦虑抑郁负性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2):1597-1599.
[4]梁洁.心理护理+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饮食保健,2020,7(29):225.
[5]李玉青.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糖尿病天地,2020,17(9):275,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