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用于门诊高血压社区护理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   作者:曹结怡 钟克丹 叶小梅
[导读] 目的 对门诊高血压社区护理中干预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探究。
        曹结怡1钟克丹2叶小梅3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东广州  510280
        摘要:目的 对门诊高血压社区护理中干预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某个时间段收治的15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发现在控制血压方面、对高血压的了解程度、患者配合治疗方面、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都比对照组患者效果好。结论 在门诊治疗社区护理中,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积极实施健康教育,不仅使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正确认知,还使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帮助患者保持了比较稳定的血压,同时还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门诊高血压;社区护理效果;健康教育
高血压通俗讲也泛指血压升高,人体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指数或舒张压指数高于正常范围即为高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高血压不仅患病率高,还致残致死率高,被医学界称为无形杀手,据可靠资料调查得知,我国每五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如果高血压患者因症状不明显不去治疗,心脑血管或肾脏器官受损害的情况最短三年最长五年之内可能就会发生,如果不经治疗,高血压患者平均存活时间大概为19年,与健康正常人相比寿命平均缩短大概20年。高血压并发症很多,不仅危害患者的心脑肾等器官,还会并发全身疾病,使患者正常的脂肪代谢和糖代谢功能紊乱。通常状况下,高血压症状不明显,病症较轻的患者抱有使用降压鞋或者降压帽等保健物品来改善病情或者感觉难受才服药,症状不明显时不吃药甚至血压值正常就立即停药,不遵照医嘱而完全依从广告服药,上述种种错误的行为会延误患者病情直至引发严重的冠心病或者脑卒中等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人们普遍缺乏高血压常识和防范意识,更缺少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这些情况导致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一直居高不下。针对高血压的防范治疗,除了各大医院正规治疗外,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也是有效预防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社区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护理高血压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从2018年12月开始,截止到2019年11月,随机选取我院在这个时间段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计150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资料为:男性49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从34岁到85岁不等,患者年龄均值为(54.87±3.95)岁;观察组患者资料为:47例男患者,28例女患者,患者年龄从32岁到86岁不等,患者年龄均值(54.91±4.13)岁。对比相关的研究资料,不具备统计意义(P大于0.05),可以做比较研究,见表1。


1.2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社区基础护理模式,具体为,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医院做相关治疗时,护理人员辅助患者做身体的各项检查,分析并记录患者实际的身体情况,为患者定期不定期测量血压并做详细记录,为患者简单明了的阐述高血压的有关知识和相关危害,并指导患者用药方法告知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观察组护理方法:在社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强化教育,具体护理方法为,①实行面对面教育法,比如免费给高血压患者不定期宣讲健康方面的知识,面对患者提出的所有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对个别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并对记录在册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不定期电话回访,这种面对面开展教育的方式能够使患者更加容易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和危害,针对性更强,面对面教育也表现出了护理模式人性化的一面;利用媒体和文字进行高血压的直接教育,比如,在社区重要的地方设置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栏,为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或画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给高血压患者群发相关知识,在社区设置大型投屏不定期播放有关高血压的电视专题片等,结合了不同的教育形式使高血压知识更加全面,清晰,不仅扩大了宣传教育的覆盖范围,也通过宣传教育有效提升了患者和家属对高血压的防范意识和正确认知。②为患者亲自示范达到教育目的,护理人员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的优势为患者亲自示范监测血压的正确方法,指导患者多次实践直至掌握,比如,一对一帮助患者操作监测血压的方法,如果患者实践中发生错误,护理人员及时帮助其纠正直到完全掌握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为止。具体监测血压的方法为,测量血压前保持精神放松,同时不吸烟喝酒、不喝咖啡浓茶等,静坐五至十分钟方可测量,如果使用水银血压计,在平坐的状态下保持肘部和上臂及心脏在同一平面,连续测量N次,1分钟测一次,然后取平均值即可;如果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前要求同水银血压计一样,测量时坐姿或卧姿均可,使上臂同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面,将袖带缠在内肘面两到三厘米处,注意手臂和袖带之间需要留两个手指的空隙,然后进行测量即可。③和患者建立便于联系的方式,患者可以从医护人员中寻找医生或护理人员为自己做私人指导,通过上述方式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系更加亲密,从而方便护理人员更加针对性的对患者做切合实际的健康教育,通过个性社区健康教育,使高血压患者能够得到社区护理的持续性服务,同时也使社区护理人员更加清晰地掌握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以防患者出现意外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治。④社区针对高血压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建立完整的高血压患者信息录入系统,方便有关人员的随时调看,如果患者已经被确诊,需要立即在系统中录入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具体住址、家庭成员信息和联系方式、高血压发病时间和病程、高血压的具体症状、以往有无其他疾病,如有要进行详细记录、现有除高血压外的其他疾病、患者文化水平、饮食习惯、睡眠时间、主要的体育活动、烟酒史、以往是否有过治疗,如有要详细记录治疗情况等,根据上传的患者资料认真分析患者病情并为患者的高血压做风险评估,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合理搭配药物或做其他专业治疗,帮助患者把血压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⑤宣传讲解高血压知识及降压药使用原则,护理人员要为患者不定期宣讲高血压有关知识,针对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不同,保证宣讲内容通俗易懂,具体宣讲内容为:高血压的发病原因、高血压的并发症、怎样预防高血压的进一步扩散、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意义、定期监测血压的意义和方法等。由于高血压病情复杂,药物治疗也是多种多样,护理人员需要把市面常见的不同降压药物做耐心细致的讲解,以便患者清楚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所服用药物的具体情况,在讲解降压药过程中,要把药物的用法用量、服药的注意事项、存在的不良反应、针对不良反应采取的急救措施等进行详细宣讲。有些患者擅自去药店购买降压药,鉴于此,也要对选用降压药的具体原则做认真宣讲,在选药时要选能保持血压在正常水平的降压药,保持24小时血压稳定,避免出现服药后血压仍忽高忽低的情况发生,如果血压下降太快,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或者心慌的情况,高血压患者血压常会在早晨波动较大,如果服用不稳定的降压药物,很可能会诱发患者出现中风或者心肌梗死等危险病情,高血压患者中部分患者年龄较大,服用药性24小时稳定的降压药,既保持了患者的血压稳定,又避免了因多次服药容易忘记的情况,即便偶尔忘记服药,由于降压药药性的持续时间长对患者的病情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另外在选药时保证药物在长期服用中对肝肾损害较小甚至无损害,药物无相互作用,方便联合用药,叮嘱患者必须按时定点测量血压并认真记录,以便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做及时合理的药物调整。护理人员要把服药的七忌告诉患者,具体为,忌擅自用药,忌降压速度太快,忌用药单一,忌不测血压就开始服药,忌服药间断,忌没明显症状就不服药,忌睡前服药。⑥讲解预防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等可以把高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且不引发其他并发症状,患者像健康人一样工作或生活。具体防范措施为:a.合理膳食,严格遵守饮食三低原则,即低盐、低脂肪、低热量。据调查资料显示,通过合理饮食可有效降低血压值。低盐即每天摄入食盐总量不能超过六克,低盐饮食可有效帮助患者降低收缩压;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少吃香肠或排骨类食物,这类食物属于饱和脂肪酸对高血压患者有害无益,多食用不饱和脂肪酸,比如使用橄榄油或者菜籽油等烹调,多食用鱼类、瘦肉、牛奶等帮助降低胆固醇的食物等;控制饮食总热量,主食使用粗粮和细粮合理搭配,定期吃小米、玉米面或者红薯类粗粮,尽量少食甜食或者高热量的点心等,多吃应季的新鲜水果和蔬菜。b.戒烟酒,烟酒能增加心脏病的危险系数。c.科学运动,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帮助患者有效降低血压,遵守运动三有原则,即有恒、有序、有度。有恒就是坚持运动并保持一定的规律性;有序是运动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度就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年龄和体质进行适度运动。可以做低强度、有一定节奏的持续性运动,如步行、慢跑、健身操、游泳、爬楼等有氧运动,前提是这些运动要在遵守三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由于晨间血压波动较大,如果选择晨间锻炼可能会使血压急剧升高,诱发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最好选择傍晚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d.保持平常心态,虽然高血压并发症很多,但患者心情和病情发展关系密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工作或者生活压力大,不妨放平心态,知足常乐,及时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再配合药物治疗和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等,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反之,负面情绪越多会极大影响病情的控制,甚至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由此可见,高血压是具有可控性的。
        3统计方法
研究资料用SPSS22.0软件做相关数据的统计,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x平方做相关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s表示,t检验有关数据,数据具备统计意义(P<0.05)。
        4结果
研究对比时间设定为10个月,这段时间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然后通过控制血压情况、对高血压了解程度、配合治疗程度、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四个方面做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平均值范围在(112±15)mmHg,舒张压平均值范围在(78±16)mmHg,对高血压有关知识了解程度达99%,配合服药达95%,生活质量水平为(88.53±2.79)分;对照组患者收缩压平均值范围在(126±20)mmHg,舒张压平均值范围在(90±18)mmHg,对高血压有关知识了解程度达77%,配合服药达63%,生活质量水平为(63.69±2.13)分;观察组患者通过社区护理的健康教育模式,高血压总体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发现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5结论
据我国有关机构调查数据显示,高血压患病率趋势在逐年升高,最新高血压数据资料表明,农村患病率已经比城市高出许多,少数民族比汉族人群高,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患病率高。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大、工作应酬多、人们比较容易情绪激动、再加上口味偏重、多油多盐、抽烟喝酒等都是导致高血压的因素,所以也被称为生活疾病,上述许多习惯都是人们日常最常见的行为,如果生活方式科学合理,高血压也会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高血压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如果感觉阵发性眩晕或者胸部不舒服,四肢有麻木感觉等,都应提高警惕及时看医生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由于症状不易察觉,好多患者根本不看医生不配合服药治疗,尤其是占高血压一定比例的老年患者,即便服药也是断断续续的,更不会对高血压深入了解,私自乱用药物,不运动且饮食不规律,导致症状明显时,已经处于病情严重阶段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高血压患者最应该注意的是盐量的摄入,同时还要增加钾的摄入,平常可以多吃应季的新鲜水果蔬菜以及豆制品,增加高纤维、高蛋白食物等。目前高血压尚未找到明确的发病原因,但是其具有可控性,如果患者在社区进行门诊治疗时结合健康教育的强化护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控制血压甚至保持正常水平,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还会充分认知高血压相关知识,干预患者生活方式为其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科学合理的运动,在强化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然后进行科学防范,在提升自身免疫力的同时辅助良好的心态,将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生活质量水平也会大大提升。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发现控制血压方面、对高血压了解程度、患者配合治疗方面、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都比对照组患者效果好。 所以在门诊高血压社区护理服务中积极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帮助患者有效降低血压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值内,还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为患者降低负面情绪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生活质量,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强化健康教育都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在门诊治疗社区护理中,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积极实施健康教育,不仅使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正确认知,还使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帮助患者保持了比较稳定的血压,同时还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红波.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1):186-187.
[2]陈蕾音.社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名医,2020(10):184-185.
[3]王云卿.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09):1185-1187.
[4]朱莉军.健康教育用于门诊高血压社区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2):177-178.
[5]陆秀蕾.高血压社区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5):162-163.
[作者简介]曹结怡:(1990-)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社区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