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波
江苏省句容市中医院 江苏句容 212400
【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病例,以双盲法随机42份等额平分为两组,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实施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入选患者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手术耗时、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之间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保肛成功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4%,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下治疗直肠癌具有创伤性小,便于术后恢复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优势,适宜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直肠癌
直肠癌为临床高发性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类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三,致死率位居第五,且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1] 便血以及大便性状及习惯改变为该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增加机体病症的快速发展以及肿瘤转移等不良现象。以单纯药物疗法治疗此病效果较差,现代医学都以综合治疗为主,手术为治疗此病的首选方式,基于此,本文对本院2014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直肠癌患者采取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后的价值进行了观察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4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84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病例,全部病例均经过MRI、CT以及纤维结肠镜、病理确诊,均未发现有肿瘤远处转移,TNM分期为II-III期患者,以双盲法随机42份等额平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基本资料可进行公平对比(P>0.05):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5:17,年龄均值为(61.8±3.5)岁,肿瘤病灶分布位置:低位直肠癌6例、中位直肠癌24例、高位直肠癌12例,行Dixon手术36例,行Miles手术6例;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26:16,年龄均值为(61.7±3.8)岁,肿瘤病灶分布位置:低位直肠癌7例、中位直肠癌22例、高位直肠癌13例,行Dixon手术38例,行Miles手术4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理、分期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全部直肠癌患者手术均严格遵照TME要求,术中分离乙状结肠及降结肠后,自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开始清除周围脂肪组织及淋巴结,于根部切断、缝扎肠系膜下动、静脉,在直视下沿直肠系膜周围无血管区,即盆筋膜和脏层之间的骶前间隙中锐性解剖、分离和清除髂血管旁及盆侧壁淋巴和脂肪组织,直至肿瘤下约2cm,用弧形切割闭合器切断肠管,保留完整的边缘动脉弓,距肿瘤近端15cm切断乙状结肠,扩肛后用型号适合的吻合器重建消化道,确认吻合口血运好、无张力,术后将切除掉的肿瘤段及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验。
研究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做观察孔于肚脐下方位置,放置腹腔镜,建立CO2气腹,维持腹压在15mmHg左右,主要的操作孔位于右麦氏点及右锁骨中线;沿乙状结肠系膜根部左侧腹膜反折处打开,显露左侧输尿管并保护之,沿右髂动脉表面向上分离至髂动脉分叉处,向上沿腹主动脉继续分离暴露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分别离断肠系膜下动、静脉,清扫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周围的淋巴结;提起乙状结肠,沿骶前间隙向下分离至尾骨尖;沿两侧离断直肠侧韧带。分离直肠前侧,沿腹膜反折打开,暴露精囊腺;于肿瘤下方约2cm处离断直肠,在肿瘤上方约15cm处离断乙状结肠,脐下开腹移去标本,残端置入吻合器抵针座后荷包缝合,经肛门置入吻合器行乙状结肠-直肠端端吻合,冲洗腹腔,于盆底置入腹腔引流管后关腹,手术标本常规送病理。
1.3观察指标
对入选患者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X2计算,计量资料用t计算,若P<0.05,认定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手术指标分析
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手术耗时、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之间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3.讨论
以往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创伤性较大,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较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低,且所需术后卧床休养时间较长,加之切口痛感明显,致使患者治疗体验度低下[3]。自1999年美国的Jacobs施行了首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以来,腹腔镜在结直肠外科开始广泛开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用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之所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以上优势的原因在于:该手术手术切口虽然小,但能够获得较好的操作视野,从而能够保护好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出血、淋巴漏、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淋巴结的清扫更加清楚彻底,从而也降低了术后复发转移的概率,由于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便于减轻术后切口疼痛感及脂肪液化情况故降低了切口感染率,提高手术治疗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患者可在术后较短时间内下地活动,缩短康复时间,节省医疗成本,另外,该手术还可满足爱美人士手术切口美观度要求,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3]。
总结:临床医师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基础上,严格遵守根治术无瘤化原则进行腹腔镜操作,可实现与开腹手术相同外科治疗效果,且腹腔镜手术下治疗直肠癌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明显增加保肛机率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优势,提高了生活质量,适宜广泛推广并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金标准。
参考文献:
[1]李世拥,陈刚杜俊峰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普外科杂志,2015,(1),28-30
[2]吴军,贾成功,史传文.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8,25(11):844-848.
[3]冯满豪.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医药实践,2019,29(11):847-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