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常规检验中采取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的临床要点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   作者:张守芹
[导读] 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中采取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的临床要点。
        张守芹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中采取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的临床要点。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时段内经实验室检验后的异常血液标本80例为研究组,同期纳入实验室检验后正常血液标本8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研究组血液样本假阳性24例,假阳性率30.00%,对照组假阴性3例,假阴性率为3.75%,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取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可提高血液样本异常检出率,保证患者受检准确率,降低漏诊与误诊风险,从而更好的为临床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临床要点
        目前,血常规检验已成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项目之一,对其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应予以重视,快速、准确的检验结果可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进而有效、及时开展治疗。但在血常规检验中其检验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导致结果出现误差,在诊断时出现误诊及漏诊情况,因此实施有效的检验质控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常规室间质评、室内质评可保障血细胞在量方面的检验准确性,但在质的方面无法界定。临床研究指出[1],白细胞形态漏检与血常规检验异常密切相关,是造成血常规检验漏诊的重要因素。因此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对提高血常规检验准确性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时段内经实验室检验后的异常血液标本80例为研究组,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80岁,均值(40.42±5.36)岁;同期纳入经实验室检验后正常血液标本8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8岁,均值(40.69±5.49)岁。所有纳入受检者主要涉及肺炎、肝硬化、贫血等疾病。两组基线资料均保持一致在研究范围中(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外周静脉血血常规检验;②事先告知患者及家属研究内容,取得其配合;③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支持。排除标准:①危重疾病患者;②恶性疾病患者;③临床资料残缺,无法配合检查或中途脱离研究者。
1.2方法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ml,采血前空腹12h,采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有血小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等指标。
        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对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染色和制片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开展核细胞分类,观察并统计淋巴细胞,包含嗜酸性粒细胞形态、单核细胞形态、中性杆状粒细胞形态、嗜碱性粒细胞形态等。分析结果,并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相对比。为进一步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和细胞形态学光学显微镜复检,均由同一检验小组完成。
1.3观察指标
        对比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与细胞形态学光学显微镜复检结果。如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为正常,而细胞形态学光学显微镜复检提示为异常,则为假阴性;如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为异常,而细胞形态学光学显微镜复检提示为正常,则为假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研究组血液样本假阳性24例,假阳性率30.00%,对照组假阴性3例,假阴性率为3.75%,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临床诊断学的不断发展,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时效快、工作效率高、操作便捷、准确度高、误差小等优势,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为临床疾病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近年来,随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以往常规显微镜检查逐渐被替代,虽然全自动血液分析具有精准度高、时效快、操作便捷、误差小等特点,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情况,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时甚至会延误疾病治疗。
        通过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误差进行分析,发现影响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该设备对相关指标敏感性低,无法检查细胞形态改变情况,从而出现误诊及漏诊情况。血液细胞形态学光学显微镜检是一种传统检验方式,能评估和检查细胞质量、细胞形态,得出细胞计数和百分比,但在细胞技术检测中血液细胞形态学光学显微镜检的时效性低,因此在血常规检验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本次研究结果:经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研究组血液样本假阳性24例,假阳性率30.00%,对照组假阴性3例,假阴性率为3.75%,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相比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液细胞形态学镜检在检查细胞内部变化及细胞形态方面更具优势,能及时发现细胞形态异常,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3]。
        综上所述,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可提高血常规检验细胞形态的检出情况,降低误诊及漏诊,为临床提供客观数据。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开展联合检查,可最大程度降低误诊及漏诊发生率,提高临床血常规检验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王双荷.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82-183.
[2]李智原.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3):150-151.
[3]张忠原.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2018,37(28):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