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   作者:田虎
[导读] 目的:比较在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
        田虎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泌尿外科 ,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比较在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中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实现患者结石的有效清除,且上述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相对较高,然而,在疼痛问题上,内镜手术下患者的痛感相对较低,对于治疗的顺利开展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内镜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
        引言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泌尿外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5%。患者发病分为急性和慢性,如果在发病后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将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同时也会增加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而体外冲击波与内镜作为泌尿系结石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可有效地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本研究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100例,探讨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泌尿系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 24例;平均年龄(44.63±4.25)岁。研究组男 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5.36±3.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泌尿系结石的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及沟通交流障碍者。
        1.2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体外冲击波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主要治疗内容如下:在治疗开展前,由医疗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合适体位的保持并使用 B 超对患者结石情况进行有效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患者结石大小、数量以及所在的位置。检查完毕后,使用电磁式碎石机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肾结石与输尿管结石的能量参数应根据患者结石部位的不同进行调整,其中,冲击次数应设置为1700 ~ 2500 次之间,电压设置为 15 ~ 18kV 之间。若患者结石体积较大,则应对碎石设备的焦点进行调整并从多个方位进行碎石操作。治疗完成后,患者进行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并使用 B 超对治疗情况进行检查。
        1.2.2研究组
        采用内镜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主要治疗内容如下:在治疗开展前,由医疗人员指导患者保持截石位并对其进行全麻。待麻醉药物生效后,使用输尿管镜经尿道进入患者膀胱,由患侧进行导丝的插入,使用输尿管式液压泵对患者输尿管腔进行扩张,沿导丝直达患者结石所在位置并对压力进行调整,以便帮助医生对患者结石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与分析。使用取石钳将患者结石取出,针对体积较大的结石,应使用激光粉碎后再进行取出操作。结石取出完毕后,做好双 J 管的留置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术后抗感染治疗与 B 超检查内容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疼痛、血尿和感染等 [5]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泌尿系结石消除;②有效:泌尿系结石有所改善;③无效:泌尿系结石无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 n (%)]表示,采用χ 2 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3讨 论
        作为泌尿系统疾病之一,泌尿系结石在临床上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且有资料显示,该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高于女性群体。从致病因素的角度分析,该病致病因素相对较为复杂,甲状腺功能亢进、细菌感染、饮食习惯、前列腺增生以及患者营养情况等均可导致结石的出现,从而增大了该病的防控难度 。   在治疗问题上,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优势在于定位准确、碎石质量高且稳定性优异,然而,由于该疗法需要依靠 B 超对患者结石情况进行确定,因此,针对肥胖患者,该疗法的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
        相比之下,内镜手术通过内镜设备的应用,可以对患者结石情况的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提升取石的准确率,有效避免了反复碎石情况的出现,进而有利于患者创伤的有效抑制,对于患者疼痛评分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     
        结束语
        综上,在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内镜手术治疗方式的应用,对于治疗综合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扬,黄莉.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54-55.
        [2]袁小军,马渊.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的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72,74.
        [3] 陈晓华.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的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7,22(12):102-105.
        [4] 张明艳.分析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2(10):103-106.
        [5] 吕篆,温伟君,何英祥.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1):111-112.
        [6] 曹石金,罗锦斌,叶宗岳,等.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2):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