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皓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17
摘要:丹毒是由细菌通过粘膜或皮肤小创口引起的急性淋巴管感染,丹毒病因病机以火毒血热为患,头面部多夹风热,下肢部多夹湿热,腰腹部多夹肝脾湿火,新生儿多胎热火毒所致。本文通过中医外治运用到本院治疗丹毒的经验及全国各医家中医外治丹毒的方法,包括外敷法、洗法以及足浴法等药物治疗,研究各种方法的优势。中医外治具有效果明显、副反应小、价格低、治疗时间短、病患接受度高等特色。
关键词:中医外治;丹毒;外敷法;洗法;足浴法;临床应用
中医外治法为古代医家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直接运用于体表或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中医外治与内治机理基本相同,用药方式及途径不同,《理瀹骈文》中记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外治法多种多样,如垫棉法、浸渍法、熏法等,广泛应用不临床。丹毒又称“丹疹”、“天火”,发于头面部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称流火,发于小儿称赤游丹毒[1]。溶血链球菌侵入人体不同部位引起急性网状淋巴管炎,临床表现为皮肤突然发红,疼痛肿胀,严重者会畏寒发热,西医一般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而肌体长时间应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所以治疗根本在于解毒化瘀、清热凉血消肿,中医外治基于治本原则,改善局部症状的同时促进血液的循环。本文探究中医外治法治疗丹毒的临床应用,我院主要以外敷法及洗法应用广泛,探讨如下。
1外敷法
我院在临床上治疗四肢丹毒外敷法应用较多,以下肢多见亦发于上肢。膏药敷于患处使患部减少活动,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避免外来刺激,临床上以金黄散外敷使用最多,金黄散一方最早记载于明代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后《外科精义》中记载:“痈疡疮肿表现为红肿热痛者,应选金黄散等药性寒凉诸方。”金黄散组成为大黄、天花粉、白芷、黄柏、厚朴、苍术、姜黄、胆南星、陈皮、甘草,各家根据辨证论治进行加减,方中大黄具有凉血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大黄具有活血、免疫调节、抗炎抑菌及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并且可以保护肾脏功能[2];天花粉具有消肿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天花粉还具有消肿、抗菌、抗病毒、降糖及免疫作用[3];白芷具有活血生肌止痛排脓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白芷还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保护皮肤等作用[4];黄柏具有泻火清热燥湿解毒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黄柏还具有抑菌抗炎、抗真菌、免疫调节等作用[5];另外现代药理研究厚朴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及镇痛等作用[6],苍术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等作用,并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7],姜黄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抑制环氧化酶-2、脂氧合酶和磷脂酶A2的活性,并可以保护肝脏、心脏、肾脏、肺及神经系统[8],胆南星具有清热抗炎镇痛作用,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产生[9],陈皮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及抗菌等作用[10],甘草具有抗炎解毒调免疫抗溃疡作用[11]。金黄散全方具有清热消肿、解毒除湿、软件之功效,药理学研究金黄散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即抑制溶血链球菌的生长,可以调节血清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的动态平衡,抑制皮下组织感染的发生,同时可以起到止痛作用,联合抗菌素可增大抗生素的活性[12]。
我院同样使用经典外治方金黄散熬制成膏,蜂蜜调和成糊状后自制成大小不等膏药贴,并敷于红肿热痛部位,每日换药护理,蜂蜜调和可加强止痛效果,在青霉素使用基础上联合外敷达到了快速治愈的效果。各大医者使用金黄散调和方法不同,同样达到良好的效果,金黄散与米醋调和后敷于患处,可起到活血解毒散瘀之功效。张敏等[13]等使用中药湿敷配合抗感染治疗湿热下注型丹毒疗效好、病程短、安全性高,中药外敷与外敷西药硫酸镁对比,总有效率中药外敷组为96.6%,西药组外敷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外敷膏药更好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利于病人的康复。邓薇[14]外敷金黄散治疗下肢丹毒26例总有效率达92.31%,黄美兰等[15]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金黄膏醋调外敷治疗下肢丹毒,治疗组显效率为100%,治愈时间7~10天,达到治疗效果好、痛苦轻、疗程短的目的。
2洗法
洗药相比于外敷膏药来说,对人体影响小同时使用范围广,因为由于机体的不同,不同的药物尤其是刺激性药物会导致皮肤透气性不佳产生过敏反应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洗法。中药洗法可以有效的解决皮肤过敏及皮肤不适等反应,很多医院都有自制的洗剂,我院以手足浸泡方为基础,达到清热消肿,解毒利湿的效果。组方有乳香10g、地肤子5g、苍术10g、乌梅5g、没药10g、黄柏15g、牛膝10g、独活10g、红花10g、鸡血藤10g、木瓜15g,煎煮成汤药后,将患处放置于温汤药中,用干净纱布冲洗患处,反复淋洗。
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有两例头顶部丹毒治疗方法不同达到的效果不同,1例青霉素药物使用基础上联合洗剂,每日手足浸泡方清洗,另1例同样剂量的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基础上未使用其他中医外治的方法,结果使用手足浸泡方的患者4日后皮肤红热痛基本消退,6日后肿基本消退,1周后复查血常规及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均正常后出院,而单纯青霉素使用患者11天后各项感染指标正常后出院。头面部丹毒一旦感染加重,会引起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对于头面部丹毒目前病例数较少,仅两例之间的比较,只能说明手足浸泡方是有疗效的。吴峰[16]等以中药外洗治疗下肢丹毒53例,使用中药外洗组有效率为94.34%,使用西药硫酸镁外洗组有效率仅为72.92%,2组对比,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而证明中药外洗治疗下肢丹毒临床疗效良好。陈俐等[17]应用三黄洗剂湿敷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50例总有效率100%,从而提高治愈率、缓解症状、减少复发及缩短住院时间。
3足浴法
我院同样使用手足浸泡方对于下肢丹毒患者进行足浴法辅助治疗,手足浸泡方中中药各40g于开水中浸泡后,待温度适宜进行双足浸泡,后持续加入开水,浸泡约30min。使用足浴法后不仅红肿热痛症状消失较快,还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回流。王凯诚[18]等用中药(地肤子、白鲜皮、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各50 g) 足浴治疗下肢丹毒23例,得出结论:中药足浴法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生长,药物温热后足浴有利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微循环同时促进各中药的吸收,对于机体的修复达到促进作用。
4体会与展望
随之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丹毒的发病不断增加。中医外治丹毒方法多样,方法简单,对于症状的减轻效果明显[19]。对于大众百姓来说,局部症状的减轻不仅从疾病本身更从心理上提高治愈的信心,在主张尽量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的当下,能缩短抗生素使用的天数的辅助治疗方法应值得临床推广。同时中医外治不仅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反应、而且作用快、价格低且易学易用。中医外治方法多样,但本文仅较多运用于我院临床的三种方法进行讨论,更多的方法需要我们去展开利用并致益于广大百姓。中医外治丹毒优势虽然明显,但丹毒的复发率较高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临床很多老年患者因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每年复发,甚至有些病人一年复发多次,设想中医外治法如果出院后继续使用1月甚至半年是否可以降低丹毒的复发率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于头面部甚至腋下、腰腹部的丹毒临床研究及文献报道较少,目前丹毒的治疗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方案,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努力促进中医外治在治疗丹毒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清湖,秦国政.中医外科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2]金丽霞,金丽军,栾仲秋,刘聪,潘超.大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0,37(01):121-126.
[3]曹春歌.天花粉的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17,3(21):19-21.
[4]王蕊,刘军,杨大宇,高宏伟,吕邵娃.白芷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0,37(02):123-128.
[5]高妍,周海芳,刘朵,钱芳.黄柏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04):207-209.
[6]谭珍媛,邓家刚,张彤,韦锦斌,姚金霞,韦海施.中药厚朴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22):228-234.
[7]庄红艳,房萌,王艳梅,朱虹,刘杰,赵燕,李雪,薛春苗.苍术防治疫病本草文献、药理学及临床研究概况[J].中国药业,2020,29(21):1-4.
[8]魏雨菲,于海川,刘雪玲,高琪,殷旭颖,尹航,吴娇.姜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0,37(10):990-995.
[9]唐照琦,李彪,王秋红,匡海学.胆南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相关复方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20,31(12):1523-1527.
[10]黄秀芳,庾国桢,童晶晶.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陈皮的药理作用机制[J].中成药,2019,41(12):3038-3045.
[11]李冀,李想,曹明明,董婉茹,姜金奇.甘草药理作用及药对配伍比例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07):83-87.
[12]张斯琪,曾臣红,陈冲,魏莉.如意金黄散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8,40(02):411-415.
[13]张敏,姜热热.中药煎剂湿敷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丹毒患者的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5,30(01):78-79.
[14]邓薇.金黄散外治下肢丹毒2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01):43.
[15]黄美兰,张青,黄黎明,沙建萍,陈维华.自制黄金膏外敷治疗丹毒43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02):97-98.
[16]吴峰,梁鹤,邢栋.中药外洗为主治疗下肢丹毒53例[J].中医研究,2012,25(05):38-39.
[17]陈俐,郑艺.三黄洗剂湿敷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01):41-42.
[18]王凯诚,赵金锋,李钢.中药足浴治疗下肢丹毒23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05):491.
[19]王雷,石建华.下肢丹毒的中医外治法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07):172-173.
孙明皓
生日1989-04-22,硕士研究生学历,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