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   作者:马晓奇
[导读] 目的口腔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6月—
        马晓奇
        银川市口腔医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1
        摘要:目的口腔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修复,研究组患者给予口腔数字化技术修复,随后评价患者修复效果、心理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修复效果:研究组修复有效率97.06%相较对照组79.41%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0,P=0.024)。结论对口腔修复患者采用口腔数字化技术进行修复,既能提高修复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又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口腔数字化技术;口腔修复;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68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纳入标准:①口腔修复患者;②患者及家属配合度较高。排除标准:①患者认知功能存在严重障碍;②患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③患者依从性较差。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的是常规的口腔修复法。研究组则使用本次所研究的口腔数字技术修复方法,在进行研究之前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先对于患者的口腔进行清理,之后使用口腔扫描仪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扫描,之后通过计算机的CAD将扫描的结果打印出来,帮助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口腔修复方案。并且要建立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修复模型,并且有效的整合二维模型,之后将二维数据进行传输至3D打印机中。做二维的平面数据堆积,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三维立体的牙体模型完成。在完成口腔模型之后,还要进行打磨抛光等一系列的固定措施,让患者试戴完成的修复体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依照患者的反馈情况,为患者进行反复的调整修改,至到患者满意为止,粘接固定,完成修复。
        1.3观察指标
        修复效果评估:显效:口腔修复体与患者口腔完全匹配,患者十分满意该次修复;有效:口腔修复体与患者口腔基本匹配,患者比较满意该次修复;无效:口腔修复体与患者口腔不匹配,患者不满意该次修复;修复有效率=(显效+有效)/全部例数×100.00%;修复有效率越大,说明修复效果越好。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修复效果
        研究组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7例;研究组修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伴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变化,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将数字化设计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中,不但可以提高修复效果,还能设计出更符合患者审美观的口腔模型。临床指出,应用数字化技术是完成口腔修复的重要内容,要完成此过程,首先需明确患者具体口腔情况,其次,通过重建咬合关系改善患者咬合紊乱现象,恢复患者咀嚼功能,为口腔修复奠定基础。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修复有效率为97.06%,低于对照组79.41%(P<0.05);研究组心理状况评分为(21.13±2.84)分、(21.32±2.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5.01±4.13)分、(24.69±5.14)分(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59.01±9.94)分、(67.98±8.89)分、(66.98±7.01)分、(69.12±8.03)分,均高于对照组(48.73±7.64)分、(58.78±9.15)分、(53.47±4.68)分、(56.28±2.89)分(P<0.05)。研究中,研究组心理状况评分为(21.41±2.75)分、(21.86±2.54)分,低于对照组(25.37±4.09)分、(24.96±5.12)分。
        综上所述,对口腔修复患者采用口腔数字化技术进行修复,既能提高修复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又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熊战胜,赵跃俊.口腔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临床中的应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02)
        [2]徐惠.口腔修复临床经验对比色准确性训练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10).
        [3]赵兴霞.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