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敏
东海县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3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原则进行研究设计,研究时间起于2017年10月止于2019年10月,研究样例均为此期间在我院确诊的38名乳腺癌患者,依照手术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根治、保乳两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复发情况以及患者生存质量比较。结果:保乳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相对较短,其术中切口长度较短,失血量也低于根治组(P<0.05);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时间比较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转移率以及比并发症发生概率(P>0.05),发现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保乳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要明显优于根治组(P<0.05)。结论:在对乳腺癌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保乳以及根治手术治疗均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保乳术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相对更低。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治疗效果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breast cancer
Li Xuemin
Dongha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Lianyungang, Jiangsu 222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breast cancer. Methods: grouping contrast principle to design research, study time in October 2017 in October 2019, the study sample are confirm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this 38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differenc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ffect a radical cure, milk compare two groups of surgery,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relapse and survival quality. Results: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was shorter in the breast-conserving group, the incision length was shorter, and the blood los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adical group (P < 0.05). However,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reatment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ifferent (P > 0.05). The recurrence rate, metastasis rat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specific complications in 1 year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nd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However,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breast-conserv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radical treatment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radical surgery can play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but the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s relatively lower.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Maintain breast augmentation; Improved radical resection; Treatment effect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女性社会角色的改变,其生活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较大的生活压力对其生理功能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并相应提高了一些肿瘤疾病的发病概率[1]。乳腺是女性身体内的重要器官,对于女性乳房的正常生长及身体激素调控分泌均有重要影响,由于其属于成对器官,因此在一侧出现病患后,依照解剖学关系另一侧也会受到体内致癌因子影响提高发病率。由于疾病难以治愈且早期症状具有隐匿性,所以具有一定的诊疗难度,在临床上较受关注[2]。乳腺外科、肿瘤内科等科室对其的治疗意见具有一定分歧,但一致的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可以较大程度的降低肿瘤组织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对降低疾病伤害、延长生存时间都有积极意义[3]。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选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研究样例均为院内患者,随机挑选38例,依照治疗术式的差异分为两组。其中根治组患者例数有17例,年龄区间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46.17±4.02)岁;病情分布为:Ⅰ期有7例,Ⅱ期有10例。保乳组患者例数有21例,年龄区间为23~68岁,平均年龄为(46.23±4.33)岁;病情分布为:Ⅰ期有9例,Ⅱ期有12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相关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提示符合疾病诊断标准;②患者意识清醒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相关协议;③患者无其他严重的脏器系统疾病。
1.2方法
研究期间,对于根治组人员,采用根治术进行治疗,首先结合影像学检查资料,确定患者病灶部位然后依照患者乳房外形确定入路方式,做一个“月牙状”切口,逐层分离皮肤组织,清除乳腺及其四周的肌肉、筋膜组织一直到胸大肌外缘处,确定清除完毕后扫去腋窝处的淋巴结。采用引流手段进行创面清洗,运用胸带为患者进行施压包扎,在术后1周内,每日重新为患者是包扎一次,并观察其腋下、皮下组织情况。对于保乳组患者采用保乳术进行治疗。首先进行象限切除术,清除象限范围内的乳腺及其四周的肌肉、筋膜组织,然后行肿瘤扩大切除术,重点对病灶肿瘤和其周围1cm范围内的健康组织进行切除,并完整切除深部的胸大肌筋膜组织。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标记,采集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测,若边缘组织为阳性,则需要进一步进行切除,直到检测结果呈阴性;接下来对患者淋巴结组织进行活检依照检测结果决定清扫范围[4]。
1.3观察指标
1.3.1 手术治疗情况:通过临床观察记录手术治疗时间、失血量等指标。
1.3.2 术后并发、复发情况:通过临床观察以及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疾病肿瘤转移、复发情况。
1.3.3 生存质量:采用简化版的EORTC QLQ-BR23量表(乳腺癌特异性量表)对患者在术后半年、1年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分为功能评估与症状评估两个方面,涉及到身体形象、性功能、生活信心、乳腺症状等8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佳。
1.4统计学分析
分析软件:SPSS17.0;计量资料表示:(),检验:t;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X2;判断有意义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保乳组患者所需治疗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也比较低,造成切口长度较短,P≤0.05;但比较两组人员住院时间以及有效率,发现无较大差异,P>0.05,见表一。
3 讨论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女性需要面对的生活压力压在不断增加,导致许多年轻女性存在较为严重的情绪、睡眠不佳问题,这对其体内激素分泌、血液循环都会造成消极影响,并进一步提高了乳腺癌疾病的发病概率[5]。作为一项恶性肿瘤类疾病,其在疾病初期并无较明显的症状反应,因此易被患者忽视,从而提高疾病危害性。临床上依照疾病进展情况将其分为Ⅰ—Ⅳ四个等级,级数越高疾病进展越严重,治疗难度也越高[6]。上世纪70年代,Fisher等人的研究发现像乳腺癌此类的恶性肿瘤疾病为全身性复杂疾病,其生存率与手术治疗方式无明显关联,此观点在改变医学界对乳腺癌疾病生物学特性的认知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保乳治疗术的认可度,增加了其临床运用范围[7]。近两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疾病研究的加强,大量研究证实癌细胞具有跳跃式转移现象,也就是说疾病治疗效果不仅与患者自身素质有关还与其在确诊时是否出现转移病灶有关。这一结果进一步提高了保乳手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
在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手术治疗患者进行观察,从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发现两组治疗总效率与住院天数比较无差异,手术近期治疗效果相似,但保乳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对较短、出血量也较低,说明保乳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性影响相对较小。这是因为保乳手术在治疗时,为患者造成的切口相对较小,术中切除的乳腺组织也比较少,所以降低了出血量。比较两组人员在术后1年的并发症、复发率、转移率情况,两组患者并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种治疗方式在对患者生存率影响相同,这与段超,高金海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6]。另外,在本次研究中引入了欧洲癌症治疗组织所研定的癌症患者专用生存质量量表进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估,发现保乳组在术后半年其生存质量的症状、功能评分要明显优于根治组;延长评估周期至1年发现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相似,但保乳组功能质量评分仍旧高于根治组,说明保乳术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对较低。据分析,这与手术中形成的创伤影响有关,保乳术尽可能留取了患者的乳房组织,对其外观形象产生的影响较少,相对减轻了患者在此方面的担忧、焦虑情绪;而两组症状评分在1年后相似则再次证实了两种术式治疗效果相近,具有同样的临床使用价值[8]。
总而言之,乳腺癌疾病是一种全身复杂性肿瘤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难度,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均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病灶确诊情况以及患者意愿合理定制治疗方案,在延长患者生命时长的同时,尽量降低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德刚.早期乳腺癌应用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J].当代医学,2020,26(2):47-49.
[2]张景涵.乳腺癌女性患者乳腺癌根治术和保乳手术选择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20):3868-3871.
[3]陈梁,刘峰,王春珺, 等.分析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0):42-43.
[4]陈海洋.Ⅰ期和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临床治疗疗效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33):47.
[5]杨青峰.乳腺癌三问:保乳、化疗、副作用[J].医师在线,2019,9(27):34.
[6]段超,高金海,贾红生.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远期对比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2):267-268.
[7]吴迪, 刘思言, 阿米娜·麦麦提艾力,等.应规范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的处理[J].中华外科杂志, 2019, 57(2):E005.
[8]王林, 王丕琳, 朱强. 乳腺癌改良根治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干预对免疫功能影响[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9, v.26(19):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