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清芳
岳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省广安市 638300
摘要:目的?研究流行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地区的健康人员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平分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实验组行流行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管理,比较两组临床价值。结果?比较后显示,实验组发生传染病概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人员中,运用流行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管理机制,对控制传染病发生率有积极意义,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流行传染病;控制;预防;效果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与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染性疾病斗争了有3千多年的历史。传染病致病的病原体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等传播,导致人和动物患病。因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口流动性比较大,再加上频繁的人际交往,为爆发流行传染病提供了条件。目前,我国规定的流行传染病分为3类:甲类、乙类及丙类,共有39种流行传染病。流行传染病一旦爆发,不仅会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还会对社会造成恐慌的现象,对社会的稳定、安全产生影响,所以采取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非常有必要。因此,本文主要以本地区的健康人员为例,分析流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运用价值,为临床传染病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地区的健康人员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平分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其中,实验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5.15±0.35)岁;对照组男42例,女28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5.21±0.38)岁。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审核批准,两组健康人员均自愿同意,并签署了相关书面文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传播途径的有效切断。传染病传播与传播途径存在直接关联,所以为预防传播传染病,就要将传播途径切断。一定要严格管理被传染源所污染的环境,合理采用相关措施系统性消毒,结合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不同类别,制定相对应的处理措施。而针对有可能被污染环境亦或是物品,也同样要立即处理。特别是带血注射器以及肺结核患者痰液等等,必须要立即焚烧,有效推广避孕套,对肺结核知识进行普及。另外,针对结合患者居住环境实施必要的空气消毒,且定时进行通风和换气。针对消化道传播传染疾病患者,用餐要隔离,对其餐具进行全面清洗与消毒处理。参考传染疾病传播路径的差异,采取相应的传播路径切断方法,同样能够对传染疾病的蔓延与扩散进行预防。
②对易感人群进行保护。一般情况下,免疫预防措施含括计划免疫、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等多种方式。传染病在流行期间,免疫力薄弱或者是年老体弱等群体一定要按时预防接种。对于易感人群而言,预防接种是最常见的保护方法。
传染性疾病流行过程中,也可选择口服药物的方式预防,使人体的免疫力不断增强。针对传染疾病的流行区域,是不允许组织举办大规模集会活动的,也不应进入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若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则要根据疾病类别采取相对应的隔离以及防护策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流行传染病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调查,实验组发生流行性传染病人员为5例,少于对照组的13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也逐渐频繁,若是不控制好传染病的发生,很容易造成传染病流行爆发,那么将会给社会带来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而这些传染病均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虽然我国的医疗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已经有部分传染病被有效的遏制住,但是因大量的流动性人群、人们密切频繁的交往等原因,新时期具有新特点传播途径的流行传染病,仍然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近些年来,部分全球性大幅度的传染病又开始流行、回升,现如今已经将结核病、霍乱等疾病控制住,但是,一些新型的传染性疾病也不断的涌现,给控制预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且传染病与其他疾病有着非常明显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区别为,它可以通过各种不同传播途径将病原体感染与他人,除此之外,还包括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等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控制预防措施后,能够有效降低发生流行传染病的几率,提高满意度,表明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对其进行健康宣传,使人们进一步的认知流行传染病,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流行传染病的防控,促进防控疾病的工作,降低发生几率。结合新时期流行传染病的特点,对其进行防控,是预防工作中的重点,动员全员参与,能提高整体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做好全民检测传染病的基础工作,对公众普及与传染病的防控复杂性、长期性的认识,尽量做好新时期流行传染病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降低流行传染病的发生几率,提高人口质量;尽最大努力做好新时期流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及早的发现,才能有效提高当今社会流行传染病的洽愈率以及洽疗效果。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之后,其效果显著差于实验组。实验组70例健康人员中,经预防控制后,发生结核患者2例,乙肝患者1例,流行性感冒患者2例,无其它传染病,总发生率只有7.14%;而对照组中,发生结核患者4例,乙肝患者2例,流行性感冒患者3例,其它传染病患者4例,总发生率高达18.57%,由此显示了实验组方法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对社会发展、人类健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结合流行性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在其控制预防中,要建立完善机制,做好病原携带者、感染者、接触者的管理,切断传播源,为人群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綦振滇.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8(46):296.
[2]杨丽梅.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途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6(06):131-132.
[3]杨鸿帆.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5(04):149-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