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   作者:蒋丹丹
[导读] 目的:探讨观察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
        蒋丹丹
        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51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20年7月,抽取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手术患者展开研究,并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靶控瑞芬太尼麻醉,获取两组麻醉数据并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前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20min、30min、手术结束时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手术静脉麻醉中应用把控瑞芬太尼,可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心率水平,还可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可提高麻醉整体效果。
        关键词:手术;静脉麻醉;血压水平;心率水平;术后苏醒时间;靶控瑞芬太尼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重,临床发现,老年人的发病率、手术治疗率持续升高。老年手术患者是成年手术患者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老年手术患者的年龄较大,身体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多数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比较大,手术耐受度较差,对手术麻醉有较高要求。再者,若甄选麻醉药物不当,则会导致患者术中受到较强的麻醉药物影响,会增加机体应激反应,会增加患者的血管负担,会增加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与预后情况。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采用不同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年7月-2020年7月,抽取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手术患者展开研究,并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入选标准:患者均符合外科手术指征;患者语言沟通能力正常,可配合临床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合并恶性肿瘤与免疫缺陷患者。观察组男、女例数是37、23,年龄跨度62-84岁(73.39±7.58)岁。对照组男、女例数是34、26,年龄跨度61-85岁(73.27±7.50)岁。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术前指导两组患者常规禁食、禁饮,并进行肠道准备。术前30min,为老年手术患者肌肉注射0.5mg阿托品、2mg咪达唑仑。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帮助患者迅速创建静脉通道,给予5-8ml/kg复方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顺苯磺阿曲库铵0.15mg/kg、靶控丙泊酚3.5μg/ml、芬太尼3.0μg/ml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在麻醉诱导2,5min后,给予气管插管,然后给予靶控丙泊酚2.5μg/ml、芬太尼0.3μg/kg麻醉维持。观察组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顺苯磺阿曲库铵0.15mg/kg、靶控丙泊酚3.5μg/ml、靶控瑞芬太尼3.0ng/ml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在麻醉诱导2,5min后,给予气管插管,然后给予靶控丙泊酚2.5μg/ml、靶控瑞芬太尼2.5ng/ml麻醉维持。
        1.3观察指标
(1)患者手术前、手术20min、30min、手术结束时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
(2)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与术后拔管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对比
        两组手术前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20min、30min、手术结束时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一。


3·讨论
        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步下降,免疫功能逐步衰弱,且多数患者合并其他并发症,手术发生意外的风险较高。为降低手术风险,临床应在手术过程中科学选择麻醉药物,控制麻醉药物用量,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继而减少老年患者的手术并发症[1]。瑞芬太尼属于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药效非常强,药物半衰期段,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代谢分解。若对患者实施持续输注、重复给药,不会发生药物蓄积诱发麻醉不良反应的现象,可始终维持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再者,瑞芬太尼容易被人体中组织、血液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无需进行肝肾代谢,不会对患者的肝脏功能、肾脏功能造成影响。有实验研究指出,瑞芬太尼停止应用8min,90%的药物就会被人体代谢掉,并且不会对人体其他药物分解造成明显影响。还有研究对比分析麻醉药物的用药效果,该研究指出,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是芬太尼镇痛效果的20倍。再者,瑞芬太尼还不会对人体认知功能造成明显影响,主要因为瑞芬太尼形成的代谢产物无生物学活性,经人体肾脏便可迅速将大部分药物代谢产物排出人体。而芬太尼则需要借助人体肝肾功能进行药物代谢,反复给药,会导致药物蓄积,继而增加患者的肝肾负担,并且会增加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后,有调查研究指出,在老年手术静脉麻醉患者中应用靶控瑞芬太尼,还可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主要因为靶控输注药物可更好的控制麻醉深度,可促使麻醉过程平稳,可减少麻醉期间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剧烈波动,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血药浓度,可维持稳定的麻醉效果,因此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更短。
由上可知,在老年手术患者静脉麻醉中应用靶控瑞芬太尼,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田云平.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作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8):8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