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素丽1 陈志勇2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中医科 510700
2.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针康科,510405
摘要:目的:探究针刺配合刺络拔罐能否有效治疗急性腰扭伤。方法:局部痛点刺络拔罐配合针刺运动治疗。结果:对8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观察,治愈率达85%,无效率为2.5%,总有效率达97.5%。在80例中,经针刺治疗配合刺络拔罐一次有效者42例,占总患者人数的52.5% :其中病程在一天以内,一次有效者28例,占总患者人数的3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局部痛点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时,针刺穴位少,疗效快,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急性腰损伤;针刺;刺络拔罐,联合治疗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是针灸科门诊常见病之一,俗称“闪腰、岔气”。本病多因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以及不慎跌扑、外伤,牵拉和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肌肉、韧带、血管等软组织的痉挛、损伤以致气血瘀滞局部而造成。症状于腰部扭伤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加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1,2]。急性期若未能及时治疗,容易转变成慢性顽固性腰背痛,是针灸理疗科常见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临床中以青壮年为主,现有的大量临床资料已经证实,针刺治疗和刺络拔罐对于急性腰扭伤均具有显著疗效 [3]。
针刺是通过对经络上特定腧穴进行针刺,配合相应补泻手法以激发经气,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4]。刺络拔罐疗法是应用三棱针在病灶、病理反应点或浅表血络放血,并结合局部使用火罐,通过负压空气吸引使局部瘀血或出血,以引邪外出或激发机体阳气,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外治方法 [5]。此疗法具有泻火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缓解疼痛等功效。两法相和,扶正祛邪调阴阳,行气活血通经络,标本同治奏效快。
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8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详细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纪最小为23岁,最大为76岁,其中20-30岁4例,30-50岁41例,50-70岁28例,70岁以上7例。病程在1 d以内患者为38例,1-2 d为29例,3-5 d为13例。在80例中,临床表现多为急性闪挫扭伤,腰痛甚剧,不能转侧仰卧,其次为慢性劳损,或有陈伤痛疾,劳累使之加重,腰肌僵硬,痛有定处,活动不利。
1.2 治疗方法:
1.2.1 患部放松 术者用掌根揉按患者腰部肌肉,手法治疗急性期腰扭伤应用轻柔手法,避免过重的手法。避免产生冲击感,刺激患者腰部,引起腰部紧张。按揉方向从上向下,根据患者肌紧张程度,重复3~5遍。
1.2.2 痛点点揉 患部放松后,寻找患侧腰部压痛点,林国珍等人认为腰痛压痛点一般在华佗夹脊穴或足太阳膀胱经,以腰l ~ 5为多,且以左侧多见。本次研究收集的患者痛点多在患侧 L4-S1的椎旁竖脊肌的内侧,再进行治疗时用大指指腹点揉患侧压痛点,点揉时均会出现明显的胀痛感。若患者腰部肌肉丰厚,可用肘尖尺骨鹰嘴点揉患部压痛点。操作手法应注意,点揉沉稳,持久,力量的收发要缓慢。每次点揉时间持续5~ 10 s,力量由轻到重,点揉方向从腰部向骶部,缓慢移动,以患者有明显胀痛感且能够耐受为度;若力量足够深透,患者会出现胀痛感向臀部和腿部的放射,则疗效更佳。根据患者症状的轻重程度,操作 15~20 min。
1.2.3 针刺疗法 水沟 ( 或左右旁开 1 厘米处) 、后溪、腰痛穴。腰痛穴位置: 手背,指总伸肌腱两侧,腕背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损伤在足太阳经的以后溪疗效最好;伤在督脉,水沟效果明显; 伤在足太阳和足少阳的,取腰痛穴最理想。操作: ①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 ②取0.3 mm×40 mm的不锈钢毫针,采用夹持法进针直刺,深度30 mm左右; ③施以大幅度的提插泻法,每次持续刺激30 s,针感要求局部酸胀,留针20 min,10 min后行针1次。
1.2.4 刺络拔罐疗法 取腰部压痛最明显点,局部消毒,用梅花针痛点叩刺后,拔罐。留罐5 min,取罐后,擦净皮下出血,消毒。
如1次治疗不能完全解除症状,隔3日再施术1次,3次为一疗程。
1.3 疗效标准:
根据《实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手册》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治疗后疼痛消失,腰部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疼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仍有部分受限;无效: 治疗后疼痛及腰部活动功能无好转或加重。
2.结果
2.1疗效评定
.png)
如图1所示,对8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观察,一次有效者42例,占总患者例数的52.5%。其中病程在1d以内,一次有效者28例,约占其分组的74%。病程在1-2 d,一次有效者11例,约占其分组的39%。病程在3-5 d的患者,一次有效者3例,约占其分组的23%。经过一疗程治疗后,病程在2 d以内的患者,有效率达到100%。因此,我们认为病程越短,治疗有效率越高,取得的疗效越好。
3 讨论
急性腰扭伤属祖国医学闪腰、岔气范畴,多由突然遭受暴力,致使筋肉受到积聚牵拉而损伤筋脉血络,造成腰部淤血凝滞,气机不通,不通则痛。主要穴位通过针刺治疗并局部痛点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经临床多次运用,在治愈、止痛、恢复腰部功能等方面优于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且针刺穴位少,疗效快,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商世杰.委中穴刺络拔罐配合腰部中药塌渍治疗急性腰扭伤疼痛的效果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36(03): 584-587.
[2]徐鹏,王菊花,王泽涛,傅培红.针刺手三里、承山穴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06): 6-7.
[3]刘娟.刺络拔罐配合针刺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 23(12): 1499-1500.
[4]曹伟民,郝鹰.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59例[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2(03): 283-284.
[5]苗冬. 刺络拔罐的临床应用概况[J].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 2): 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