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
东海县驼峰中心卫生院内科 江苏 连云港 222300
摘要:目的:探究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0年5月,取60例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做入院编号,以单双号作为分组依据,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纳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血脂指标水平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少,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他汀类、心血管药物联合治疗,对改善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关键词:冠心病;他汀类药物;心血管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
冠心病属于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以心绞痛、心慌、心率加愉快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生活与生命均产生严重影响[1]。特别是由于人们生活结构、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增加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率。而研究表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均会引起冠心病,故而使得冠心病发病率直线上升[2]。临床学者认为,血脂指标出现异常后,会对冠心病病情产生影响[3]。因此,在冠心病治疗中,需要重视血脂水平的控制,以此来实现有效的治疗目的。目前,临床在冠心病治疗中,采用了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抽取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探究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5月-2020年5月,对患者做入院编号,以单双号作为分组依据,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11例男、19例女,年龄47-80(63.45±6.32)岁,病程2-15年,平均(8.62±2.28)年;观察组:12例男、18例女,年龄48-83(65.02±6.43)岁,病程2-17年,平均(8.66±2.48)年。上述资料组间差异P>0.05,对结果影响较小。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要求
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防治指南中关于冠心病诊断标准者[4];2)近四周没有应用过影响研究结果药物者;3)无过敏体质者;4)患者均知情。
排除标准:1)严重脏器性病变者;2)恶性肿瘤;3)免疫系统障碍者;4)意识及精神障碍者;5)妊娠、哺乳者;6)不愿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纳常规治疗,即行常规的心血管药物治疗,采用美托洛尔片,口服,50-70mg/次,每天2次,每次口服50mg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2-3次/天;舌下含服10丸复方丹参滴丸,3次/天;每天清晨,口服1-2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基于此,观察组增加他汀类药物,口服20mg/次阿托代他汀,1次/天,晚上服用。
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为一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1)治疗总有效率判定标准: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没有高血脂、心绞痛等症状出现为显效;心脏功能有所改善,但没有恢复正常,高血脂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为有效;心脏功能、高血脂、心绞痛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且病情加重为无效[5]。(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疗总有效率。
(2)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集血液样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以上指标。
(3)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红细胞压积。
(4)不良反应有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血压下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收集的计量资料(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应用()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本文所收集的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n/(%)]表示,组间对比行检验,所有数据处理应用SPSS23.0软件,P<0.05,统计学有意义指标。
2.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76.7%,P<0.05,见表1。
.png)
2.2血脂水平比较
血脂水平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png)
2.3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见表3。
.png)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6.7%,P<0.05,见表4。
3.讨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性疾病,主要以心绞痛为典型症状,易于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发病,引起心前区疼痛感,随着疼痛加重、时间的延长,还会引起心肌梗死,如治疗不及时,或是治疗不当,会引发其它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恶心、休克等,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因此,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6-8]。
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出现主要是因管腔出现阻塞或是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致[9]。且冠心病患者血管壁有脂质的沉淀,引起血管狭窄,增加血管脆性,对其弹性产生影响,阻碍了血管血液的正常供应与流动,故在冠心病治疗中,需要以改善冠状动脉、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黏度为主要原则[10]。目前,冠心病临床常用心血管药物治疗,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心血管药物无法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故需要在心血管药物治疗过程中,联合其它药物治疗,以此来实现有效的治疗目的。实践表明,冠心病患者在治疗中,采取心血管药物联合他汀类药物,可提升治疗效果。他汀类药物即用阿托代他汀药物,其可以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及还原酶的合成,降低胆固醇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持机体脂质平衡,使稳定粥样硬化斑块保持于状态中,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11]。将阿托代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不仅能提升药物协同作用,还会减少药物在机体内的堆积,提升用药安全性。本研究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脂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而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时,增加他汀类药物,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平. 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7):62-63.
[2]王立波. 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 人人健康,2020,(08):238.
[3]唐华亮. 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1):22+43.
[4]邹锦仪,曹文荣.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J]. 华夏医学,2020,33(01):70-73.
[5]温岩. 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3):72.
[6]刘明. 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9):60-61.
[7]赵晨.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 药品评价,2019,16(18):43-44+50.
[8]尹建华. 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9):63-64.
[9]张燕,臧艳永,吴改娜.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100例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2):170.
[10]陈鸿仪.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2019,5(07):153-154.
[11]严红.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