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药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方法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   作者:高月 贾滢桢
[导读] 目的:研讨中药煎药机、传统煎药方法对药物产生的差异。
        高月  贾滢桢
        延安市人民医院药品管理科 陕西延安 716000
        延安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目的:研讨中药煎药机、传统煎药方法对药物产生的差异。方法:此研究共纳入5中药材,分别给予传统煎药方法和中药煎药机,观察煎药效果。结果:含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以及生物碱类中药在中药煎药机下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和传统煎药方法相较,P<0.05。枳壳、鱼腥草等挥发油类中药在中药煎药机下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和传统煎药方法相较,P<0.05。党参、柴胡、知母等中药在中药煎药机下得膏率较高,和传统煎药方法相较,P<0.05。结论:借助中药煎药机可有效增加含黄酮类、多糖类等含量,进而有效提高挥发油成分含量并提升党参、灵芝等中药得膏率。
        关键词:中药煎药机;传统煎药法;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类

        随着中医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中药汤剂被临床广泛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吸收快”等特征,同时也是中医辨证原则中常见的治疗措施,严格以患者病情发展为基准而适量加减药物,可有效治疗疾病并改善患者预后。中药汤剂的重要步骤即为煎制药材,所以不同的煎药设备和方法都会对中药汤剂产生直接影响。为研讨中药煎药机、传统煎药方法对药物产生的差异,特战况此次研究。
1、样品和仪器
1.1 药材和设备
        药材包括地丁、黄芩、人参等等药物,仅仅因为以上药物覆盖面较广。其中解表药有麻黄和葛根,清热药有知母等,血化瘀药有三七和川芎等,温里药有附子,补虚药有人参,止咳平喘药有桔梗等,祛风湿药有防己等,化湿药有厚朴等,理气药有陈皮等,利水渗湿药有猪苓和茵陈等。经以上药物分为5组,确保每组成分相同。
        设备:煎药机、水浴锅、光度计、离心机。
1.2 方法
        借助中药煎药机、传统煎药方法分别对 5组药材熬煎,500g药材配水2000g;其中使用中药煎药机时将温度控制在115℃,时间控制在30min,0.1Mpa。药液过滤后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测2次取平均值。最后取8种中药提取液待其干燥后测定得膏率。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 22.0,建数据库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借助完全随机设计的“t”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研究所涉及的计数资料借助“x2”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 中药有效成分含量分析
        数据显示:含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以及生物碱类中药在中药煎药机下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和传统煎药方法相较,P<0.05。枳壳、鱼腥草等挥发油类中药在中药煎药机下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和传统煎药方法相较,P<0.05。但就两种方法下其他药物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 1。

3、讨论
        直火加热法是现阶段临床煎煮中药的传统方法,在直火加热法工作人员可有效调节煎煮火候并对煎出量进行准确掌握,但有利则有弊,直火加热法具有传统特色但耗费的劳动强度较大,所以煎煮中药效率不高,并且在各方因素的影响下,煎煮的重要极易焦化。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基本没有机会在家里自行煎煮汤剂,更有部分患者并没有基本的汤剂煎煮常识,所以在中药汤剂煎煮过程中会出现煎煮汤剂不恰当导致疗效下降等情况。在此背景下,中药煎药机之间被大众所熟知。中药煎药机有煎煮机、包装机两部分组成,可在全封闭环境下对多付中药煎煮并完成包装,不仅可最大限度地煎出药物成分,还可借助机械装置对药液进行挤压,促使药渣中的残存药汁溶入药液。经临床研究后发现,与煎药机相比,传统煎药方法耗时长且严重耗费人力资源。而借助中药煎药机可在短时间内煎好汤剂,缩减患者取药时间的同时方便其携带和服用。从安全性角度来分析,借助中药煎药机在药物的煎煮过程中可维持恒温和压力,进而彻底杀死细菌及芽孢的同时保证汤药卫生和安全性。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含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以及生物碱类中药在中药煎药机下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和传统煎药方法相较,P<0.05。枳壳、鱼腥草等挥发油类中药在中药煎药机下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和传统煎药方法相较,P<0.05。党参、柴胡、知母等中药在中药煎药机下得膏率较高,和传统煎药方法相较,P<0.05。证实了中药煎药机的优势和价值,故,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玲. 中药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方法的效果对比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77):174+193.
[2]董晓玲, 黄举华, 晏明英,等. 研究分析中药煎药机和传统煎药方法的差异性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02):313-314.
[3]李雪, 吴朝旭, 杨露,等. 智能煎药机与传统砂锅法对附子、青蒿代表性成分煎出率的比较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8, 29(09):2155-2157.
[4]张文成, 张华. 不同煎药方法对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及药效的影响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007(026):6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