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悦英 2林晓芬
1汕头市中医医院 广东 汕头 515000
2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新兴街11号市中医院 广东 汕头 515000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疗效、EP复发率的影响。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为我院2019.10—2020.10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采取宫腔镜电切术和传统刮宫术治疗,就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相比于对照组(75.00%)更高,EP复发率(5.00%)相比于对照组(30.00%)更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相比于对照组(27.50%)更低,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可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出血;宫腔镜电切术;传统刮宫术
子宫内膜息肉属妇科高发病,其发病人群主要为更年期和育龄期女性,该类患者多会出现子宫异常出血,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传统刮宫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中的疗效有限,近些年来宫腔镜技术不断发展,并在临床中逐步推广应用,宫腔镜电切术已被证实对治疗该病具有很好的疗效。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10—2020.10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就宫腔镜电切术与传统刮宫术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择为我院2019.10—2020.10收治的80例经超声提示子宫内膜稍高回声光团(考虑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均值(36.61±2.87)岁,介于22—54岁;单发息肉和多发息肉各29例、1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均值(36.95±3.03)岁,介于24—55岁;单发息肉和多发息肉各31例、9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础资料对比P>0.05,试验可行。所有患者均B超提示为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自愿参与试验,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者,排除存在手术禁忌症者,本次试验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刮宫术治疗,在患者月经干净后3至7天实施手术,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软化组织,给予静脉麻醉,患者在截石位下进行手术,首先需准确判定子宫内膜息肉的位置和数量,从宫颈口探入刮匙,并刮除息肉,最后探查息肉是否存在残留。
研究组患者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在月经干净后3至7天实施手术,术前1天晚上口服米索前列醇以软化组织,以0.9%生理盐水溶液作为膨宫液,压力参数设为120mmHg,以300ml/min的速度输入膨宫液。患者在膀胱截石位下开展手术,麻醉方式为静脉麻醉,在对患者阴部消毒后,将宫颈前唇用钳夹夹起,扩张宫颈管,并放入宫腔镜,了解宫腔形态明确子宫腔内息肉情况,采取环状电极切除息肉,撤镜之后用刮匙刮除宫腔内残留的息肉,术后标本送检,病理显示子宫内膜息肉。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临床疗效、EP复发率、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出血、腹痛、感染等)发生率。临床疗效判定方法:“显效”为患者症状体制得到显著改善、无息肉残留;“有效”为患者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有少量息肉残留;“无效”为患者症状体征无改善、息肉数量无明显变化[1]。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分析处理试验资料,分别采取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同类计数资料[n(%)] 与计量资料(±s)的差异性判定,当P<0.05时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疾病复发率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较之对照组(75.00%)更高,EP复发率(5.00%)较之对照组(30.00%)更低,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1。
.png)
2.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27.50%,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3。
.png)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一般为良性疾病,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变,该病的发生可能与炎症、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白带异常、月经紊乱等,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传统刮宫术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子宫异常出血中应用广泛,该术式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创伤性极大,患者术中出血多,还会损伤其子宫内膜组织,引起感染和息肉组织残留[2]。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类新型的微创手术,近些年来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子宫异常出血中广泛应用,其疗效和安全性深受患者肯定[3]。此类手术中手术医生还能通过宫腔镜准确了解病灶情况,有助于提升手术精准度,减少手术创伤,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效率[4]。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总有效率高达95.00%,患者治疗后疾病复发率仅为5.00%,且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对于较小病灶效果明显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00%,且上述指标均优于采取传统刮宫术治疗者(组间比较P<0.05),孟建辉[5]的研究结果与此类似。
可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安全、有效,建议将此术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鞠华妹, 刘俊玲, 孙慧婷,等.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预防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20, 020(021):3-4.
[2]崔利娟. 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012):75-76.
[3]陶冬梅.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v.19(91):96-97.
[4]符圆圆.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 2019, 038(030):56-58.
[5]孟建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子宫出血[J].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00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