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75 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1期   作者:蒋光明 东坤 阿香 夺吉甲
[导读] 目的 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1蒋光明2东坤 3阿香4夺吉甲
        1中江县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100
        2.3.4阿坝县贾洛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  阿坝  6246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50例作为分析对象,并平均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主要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临床疗效得到了明显的效果,比单独西医用药的效果更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以及胃肠外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疾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反应,多发于结肠和直肠处,主要表现为慢性或者亚急性的腹泻、腹痛以及黏液脓血便等[1],发病可急可缓、治愈率较低,并且容易反复发作。目前在西医上尚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案,并且西医治疗还有诸多的不良反应现象,其应用价值不明显。近几年来,中医学逐渐被大众所认识和接受,其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上手段灵活多样,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分析,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具体报告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在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男44例,女31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9.12±5.56)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4.12±0.98)年;治疗组患者男45例,女30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6.92±4.96)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病程(3.87±0.68)年。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次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会的批准。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的比较上无明显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单独治疗方法,即给予1.5g巴柳氮,并分为三次进行口服,待症状有所缓解时,改为每日1.5g维持治疗。观察组则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辨证用药,即①针对大肠湿热症患者首要采用白头翁汤,而后采用芍药汤或者香连丸合白头翁汤,再用葛根芩连汤;②针对脾肾阳虚证患者,采用四神丸或者附子理中丸;③针对脾胃虚弱证患者,采用香砂六君子汤;④针对肝郁脾虚证患者,用以痛泻要方,而后用柴胡疏肝散;⑤针对寒热错杂证患者,用以乌梅汤;⑥针对脾虚湿热证患者,用以连理汤;⑦针对津伤血虚证患者,采用驻车丸[2]。两组患者疗程均为三个月,随访六个月,以观察治疗后的复发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临床疗效可分为完全缓解、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其中,经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大致恢复正常水平为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尚有轻度炎症反应为有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内镜检查也没有变化为无效[3]。复发情况则是以随访六个月中,临床症状上再次出现腹泻、腹痛、现黏液脓血便,以及结肠镜检查中复发炎症反应为判断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情况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示其临床疗效更优,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对比情况    随机选取治疗后临床上表现为完全缓解和有效的患者进行六个月的随访,对照组32例患者,有16例患者出现再次发作现象,复发率为50%;观察组33例患者,有4例患者再次复发,复发率为12.12%,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反应疾病,病情不明确,在临床上常用西医单独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虽然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上能得到有效改善,但同时会容易引起病情反复发作,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学上属于“肠风下血”、“滞下”等的范畴,认为与外感湿热毒邪,或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或情志失调等有关[4],在西医巴柳氮单独用药的基础上,根据中药材所具有的补气健脾、振奋脾阳、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等相应功能进行联合应用,不仅能有效发挥西医的治疗效果,还能综合中医治疗的优势。通过本次研究也可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其临床疗效总体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复发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还能减少病情复发的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红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3(11):223-224.
        [2] 李美霞.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10(09):87-88.
        [3] 顾春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2例临床观察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2(94):106-107.
        [4] 姜朝洪.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9(28):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