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白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青海格尔木 816000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下,供电企业的网络舆情防控应对模式并不能满足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需求,因此,宣传人员应不断对自身工作进行改进,注重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舆情危机,切实提高网络舆情防控应对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防控能力
1、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规律
1.1 网络舆情传播的连锁反应。由于网络舆情在网络空间散播迅速的原因,网络信息的还量化,多源头和扩散面广等优势使得对网民的理解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反而引起了网民的不信任,造成了网络舆情的公信力降低,一旦这种公信力被质疑乃至消解,之后所发生的网民事件将会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或是议论纷纷,也可能口诛笔伐造成一系列后续的连锁效应会使得新媒体的环境更加复杂。
1.2 网络舆情传播中意见领袖作用。在网络舆情传播中意见领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舆情的左右和正确性。网络舆情与意见领袖不仅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一定需要一定的知识阅历和文化水平修养。一般来说,意见领袖的表达更加贴切,语言能够影响普通人,能在亿万网民中脱颖而出,并且精神领袖能拥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更能对公众,对社会造成积极正面的影响。
2、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的发展特点
2.1 自由性。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的飞速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重大新闻,社会生活,娱乐周边等在网络上成为关注焦点的同时,也迅速成为了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论的热点。对此,网民们在网上或者隐匿身份,现身说法等,一起高谈阔论,嬉戏怒骂,“上懂天文,下知历史”;也有关注民生,纵谈国事。网络舆情在新闻评论,BBS论坛,微博,博客等地方弥漫,也正是因为如此,网络环境下的消息和事件变得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2.2 偏差性。由于发言身份者的身份隐蔽这一因素,并且各大微博论坛等地缺少一定的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从而导致了网络逐渐变成了一部分网民的发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视频,图片等强加自己的主观情感,从而这些不负责的言论导致了网络环境中谣言四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除此之外,新媒体里还存在着一些虚假的信息,这些信息十分严重的破坏了网络环境,损坏了网络媒体在网民心中的公信度。目前,对于这一现状,网络产品的特殊性使得这些网络谣言无法确定,没有明确的取证规定,这也为公平透明的执法带来了阻碍。
2.3 交互性。在互联网上,网民对某一事件或问题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发表自我的意见和评论时,网民们众说纷纭,从而形成了互动场面。在这种传播中,人们利用新媒体反馈的特点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交流。这种现象是因为网络中的人际交流与传统媒体单向性人际交流不同,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交流活动过程。所以在新媒体发达的形式下,网络舆情有利有弊。
3、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防控能力的提升
3.1 善用大数据,做好舆情分析预测
大数据思维,就是用科学的方式来处理大量的数据,并从中抽出有潜在价值的信息,通过强化大数据技术支撑,健全大数据舆情管理体制。
全面汇集各方面数据,实现数据的快速汇集、规范管理、高效利用。综合分析设备健康状态、机组运行情况等数据,做出有针对性的预判,并分析可能引发的新闻舆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2 完善应急预案,提升突发舆情应对能力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和新闻发言人管理办法,制定重大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典型预案库。对可能引起重大舆情的预案进行实战演练。加强舆情监控,对网上不实报道、刻意渲染和非理性等情况及时反馈,强化正面引导,公布澄清事实,稳定公众情绪,达到有效化解舆情危机的目的。定期演练,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舆论损害,畅通企业与社会以及公众沟通渠道,引导舆论导向,化解企业风险。
3.3 强化网络舆情疏导,加强队伍建设
①组建网评员队伍。组建善于运用网络语言,知识面广、有较强的文字功底且政治信念坚定、责任心强的员工吸收到网评员队伍,规范职业操守和职业流程。
②提高宣传引导水平。进一步明确网评员工作职责和分工,对网络舆情实行分级上报。网评员必须密切监控网络信访舆情动向,及时回复涉及本单位的相关问题;主动介入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留言板等),在网上就网友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参与评论,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贴等。
③不断强化综合素质。对于舆评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广泛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在舆评工作中,通过培训交流的系统化建设,比如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沟通交流,不断为网评员“充电”,切实提高网评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敏锐度高、责任心强、业务本领好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并发挥出较好作用。
④做好保障措施。要主动学习新闻宣传网络信息知识;明确组宣委员具体分管新闻宣传工作,管理网评员队伍。
3.4 引领媒体方向,提升良好形象
①把握企业阶段性工作和重要节点,谋划重点在社会媒体和上级公司媒体广泛宣传企业较好的成效报道,不断彰显企业讲政治、负责任、能担当、市民称赞的友好企业。
②针对面临的制约形势,加强与上级公司和公司部门间沟通,第一时间形成对外新闻发布通稿,迅速学习领会,以“不跟风、不盲从、不主动发声,如遇必要采访第一时间与党群工作部联系,以新闻发布通稿内容为准”的原则,高度重视,认真开展舆情管控工作。
③积极接受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体采访,解答记者、市民的关注,解除疑虑,主动邀请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亲临生产现场联合采访,引领媒体宣传方向,实现正面、正向的新闻舆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下,当前网络已成为公众表达舆情和传递声音的重要窗口。在这种情况下,要正确的意识到网络舆情发展的特点以及为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做好网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网络舆情在亿万网民的尊重和重视下显得更真实,更和谐。
参考文献:
[1] 卢山.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及应对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18,45 (11):48-49.
[2] 方提.新媒体视域下共青团组织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探析[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8,33 (01):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