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洋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63
[摘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时,代表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对工会如何突出维护职能的思考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企业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若干思考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企业工会;维护职能;原则;策略
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职工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及桥梁,作为职工群众的代言人及职工利益的直接代表者,要依法做好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工作。
一、工会履行维护职能迂需遵循的原则
1、依法维护的原则。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要求政府、企业、职工行为都要依法规范。“在我国,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指由宪法、法律和法规所规定的各种利益,它是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的职工权益,而不是任何职工个体或群体所认为的无范围和不加限制的个人利益”。
2、源头参与的原则。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在源头上进行维护,主要在对职工合法权益立法和决策中进行维护。工会参与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就是在源头上寻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途径。
3、注重实效的原则。工会履行维护职能必须要注重实效原则。工会的一些领导总是把工会当成摆设,忽视工会的维权地位。还有一些工会的“企业工会”观念和组织行政化倾向较严重,工会领导不具备相应的维权意识,代表职工行使维护的职能时敷衍了事、瞻前顾后,责任心不强。
二、企业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策略
1、搞好三个结合,着力全面维护
1)将关心职工生活和关心职工的思想相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企业职工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仅求富求稳,而且求乐求进,并把精神追求放在了重要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维护的重点也应转移。在企业经济效益增加、职工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后,工会会深入了解职工所思所想,找出维护重点。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要关心职工政治上的进步和技术上的提高,使他们立足岗位,实现人生价值。在思想上有偏差时“引”一把,工作上有问题时“解”一把,在干群有矛盾时“调”一把,在家庭出现困难时“帮”一把。总之,通过关心生活及思想的有机结合,收到职工腰包鼓、脑袋富、思想稳的效果。
2)将关心职工眼前利益与关心职工长远利益相结合。企业是职工赖以生存的根本,企业发展必需维护职工根本、具体利益。因此,工会组织要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维护职工整体、长远利益来对待,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企业平稳快速发展目标建功立业。为此,工会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的重要性,把它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以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当学习型职工为契机,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企业可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安全教育、各种培训等活动,使职工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在企业上下形成持续学习的浓厚氛围,实现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统一,在互动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劳动技能竞赛、岗位描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用新思想、新技术强健头脑、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学习力、文化力、创造力、执行力和竞争力。继续深化企业有技术才能更有竞争力的活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使职工干在岗位,学在岗位,练在岗位,奉献在岗位,成为复合型、智能型职工,把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创造力最大限度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将关心个人利益与关心整体利益相结合。在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应防止下列错误倾向:重眼前重身边的“近”维护;重关系重人情的“亲”维护;重形式重时节的“偏”维护等。维护工作应放在企业全体职工的广义范围内,不管距离、背景、时间、问题等,都应纳入视线,纳入范围,在政策允许、企业能承受的前提下,想尽一切办法为职工排忧解难,把问题解决在燃眉之前,把温暖送到职工心里。整体利益得到解决,个人利益才能有保障;个人利益得到维护,也为整体利益的有效维护奠定了基础。
2、实现三个转变,创新工作方式
1)从被动维护转变为主动维护。被动维护是在职工遇到困难及问题时,找上门要求解决的维护。这种被动式维护,往往是事态发展到一定程度,但职工自身又解决乏力,不得不求助于组织和领导的行为。显然,这种被动式维护做法不可取。需改进工作作风,变被动为主动。应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的思想,倾听群众的呼声,真正知道他们干什么、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要及时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家庭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维护。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深刻的工作作风、恒心和毅力,以及网络化管理制度、层层监管、事事有人抓。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职工的需求,从而赢得他们的信赖。
2)变事中维护为源头维护。源头维护是维护的根本意义所在。工会组织应利用职工代表大会形式,讨论和审议企业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规章制度、发展规划,使之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以符合广大职工的意志及利益。
要用签订集体合同,约束和规范企业、职工的行为,使企业关心职工,使职工理解企业。要利用厂务公开的形式,把职工敏感问题予以公开,给职工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避免缺乏沟通造成误解,滋生矛盾。要经常举行情况通报会、职工座谈会,让职工和企业相互沟通。
3)变组织维护为自我维护。工会组织应在积极履行维护职能的同时,引导职工树立自我维护意识,维护好切身利益。例如,当从事施工作业时,对影响生命健康与安全的情况,要加强危害识别、风险防范,无危险上岗。当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时,要自觉拿起法律武器,与不良行为作斗争,最终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通过合法程序及时向组织及领导反映,以便在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规章制度的范围内得到解决。企业员工要努力学习文化及科技,提高岗位工作技能,为企业创造财富,为个人增加实惠,满足自身物质生活需求。调动全体职工的力量,其维护工作才能更好地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效。
3、探索三个机制,提供有力保障。在现行体制下,工会组织履行维护职能,可以说是有限及有条件的维护。其条件为:工会主席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地位、素质、威信;企业有开明、民主的行政领导及领导班子。工会组织要在维权工作中有所突破,也要从自身机制建设入手。
1)探索工会干部管理机制。在企业中,工会干部的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等大多由企业班子决定。在遵循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下,探索及尝试改革工会干部管理体制,建立一定层次、一定范围的工会干部直管管理制度。
2)探索工会干部保护机制。着力解决“我维护职工利益,谁来维护我的利益”的问题,对维权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会干部给予奖励。
3)探索工会干部培训机制。当前,许多工会干部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在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工会维权任务日益加大的新形势下,仅凭朴素的感情、工会干部的职责、断续不连贯的知识很难适应。因此,要在工会干部队伍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法律知识水平的人才,还可鼓励、帮助工会干部去报考律师。
三、行使维护职能所遇到的难点
1、工会维权覆盖面不够国有企业人数往往较多,某些央企甚至上万,工会干部在帮助行使维护职能时往往不能够面面俱到,一是因为现在工会干部比例较少,工作量大,无法细致了解每位职工,比如,在帮扶困难职工的工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遗漏。二是工会能够维权宣传的力度不够大,职工的权益收到损害是经常直接找行政或无处维权,忽略了工会维护的职能。
2、工会维权的精细化不够
工会维护的对象是职工个体,而每位职工个体的诉求和利益受损点往往不同,工会维权往往是为了安抚职工,维护稳定,不能够深入了解职工的个人想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刘洪清;徐颢; -《中国社会保障》- 2016-04-01],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工会也应该“精准维权”,与职工站在同样的角度,以职工的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切实关心职工,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在新时代如何更好的行驶工会的维权职能
1、在企业微博、企业论坛上,职工可以实时地诉求自己的需要,企业管理层也可以及时地了解信息,直接给予反馈。线上信息的交流更是消除了线下交流的不便,平日里普通职工很难直接与领导见面,真正见面了有时更是会紧张,很多话都说不了口,或是表达的不够精准。网络是一个匿名的平台,职工完全可以匿名发帖、匿名回复,扩大了和企业管理层的交流方式与空间,实现网络面前人人平等。
2、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技术使维权工作变得精准化
工会可以借力大数据技术,分析职工的个人及家庭信息,子女求学就业情况的数据,,进一步提高工会服务职工的精细化水平,做实“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等工会服务职工品牌。同事拓展服务功能,以认领微心愿,赞助贫困学生、爱心义卖等,做精做细维权工作,让本单位和地区的职工、社会弱势群体都感受到工会的关爱,提升工会在社会组织中的吸引力和话语权。
综上所述,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特别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及维护者。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工会法》赋予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这也是工会组织做好新形势下各项工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珏.工会组织履行维护职能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6(10).
[2]于德刚.对新时期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几点思考[J].工会论坛,2015(01).
[3]李有林.企业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若干思考[J].沧桑,2015(06).
[4]刘洪清;徐颢[J]; -《中国社会保障》- 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