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萌 张轲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供电局九原分局 内蒙古包头市 014200
摘要:现阶段的电力行业发展与创新过程中,针对电力计量误差的解决力度正不断的提升。国内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电力资源的供应表现出日趋紧张的局面,如果在电力计量误差的解决上没有采取科学的措施、方法来改善,必定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而且对于用电资费的计算会造成较大的隐患。所以,电力计量误差的改进需要通过多项措施共同完成,以促进在供用电稽查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能计量;供用电稽查;应用
引言
我国是一个用电大国,而且伴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很多区域都表现出电力资源紧张的局面。此时如果在电力计量装置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会引发电力计量装置的严重故障,造成的电力资源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必须不断丰富监测内容,提高监测的可靠性、可行性。
1电能量计量管理系统
如图1所示,为电能量计量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其主要应用计量自动化技术以实现用电现场的电能表和远程计算机主站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是一种用电需求侧综合性的技术,集成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现代数字通信技术、电力营销技术和电能计量技术等技术,能实现实时信息采集与分析处理的功能。电能量计量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电量数据的统计与计算、报表管理与信息发布以及系统接口[1]。
.png)
2电力计量误差的原因
2.1电压、电流、温度变化
电力计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电能计量表来完成,该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电压的影响、电流的影响、温度的影响。电压对电能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电子式的电能表在日常的应用方面比较常见,但是针对电能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加载在电能表当中的电压与外面的现实电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电压的不同变化情况,导致电能表当中的数据出现不同的变化,再加上电能计量的结构存在不准确的现象,直接造成了电力计量误差的问题。电流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同样是在电能表的测试过程中,电流的通过是必然的情况,电流的出现导致电能表的内部温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温度的变化情况下,直接促使电流、电压共同变化,这对于误差的形成基本上成为了必然的结果。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是永远都无法绕开电压、电流、温度变化影响的,因此一定要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对着3种必然存在的影响因素做出科学的解决,然后才能在电力计量误差的控制水平上进一步的优化。
2.2不对称电压
电能表的监测过程中发现电压不对称的问题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首先,电能表当中的附件表现出不一致的现象,即便是在同一个线路、同一个电压、同一个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电能表当中的附件也有可能造成不平衡的局面,这种问题的发生导致转动滑轮出现了特别大的变化,所以造成了电力计量误差的情况。其次,电能表当中的附件表现出一样的情况时,同样会造成不平衡的局面。电压表现出不对称的情况下,转动滑轮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绝对值方面表现出大不相同的现象,造成电力计量误差的长期存在[2]。
3电能计量技术在供用电稽查工作中的应用对策
3.1加强电能表性能检测
现如今的电力计量误差问题引起了电力界当中的高度关注,为了在误差的解决过程中从根源来完成,所以必须在电能表的性能检测力度上进一步加强,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开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电能表的检测过程中,可尝试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来完成,尤其是要对每一项指标都做出详细的检测,凡是未达到正常标准的指标,则意味着电能表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及时的更换附件,或者是对电能表整体更换。电能表的直接观察方法应用在于从外观来掌握电能表的运行状态,掌握好是否存在严重的外部破损问题;通电试验的方法是比较有效的选择,但是在检验人员的能力要求上非常高,因此需要在通电试验的过程中掌握好具体的条件和测试的环境;性能检测过程中要通过专业的测试人员来完成,并且观察电能表的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出现了严重的故障,提供专业性的检测报告,发现问题以后要及时的解决[3]。
3.2采集功率因数变化信息
由于电力计量装置的异常情况比较多样化,因此在功率因素的变化信息方面必须仔细地采集,这样才能在异常情况的判断、解决过程中给出更多的保障。该项技术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在监测对象的设计方面,控制在断路器的安装位置、负载功率因数2个方面。功率因素如果出现了异常的变化情况,则要根据监测的具体特点、监测的原理开展相应的监测分析。监测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主要是确定功率因素的变化程度是否超过了正常的范围,如果超出了正常的变化范围,则可以根据超出的程度来判定断路器是否出现了严重的事故、隐患,对断路器的状态是否正常进行分析,而后采取专业性的技术措施来优化。
3.3电量数据的统计与计算
电量统计与计算是用电管理的是一项核心工作,所涉及的结算、统计的电量数据庞大而繁杂。应用计量自动化技术实现各类电量数据的统计,可采用时间段进行分类统计,使得电量信息的分析工作变得清晰明了;另外,应用计量自动化技术也便于电能损耗量的计算,电能损耗计算是用电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电能损耗计算查找损耗原因,制定出降损的措施能够大大降低供电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效益,也可通过异常线损信息及时发现电网运行设备的异常情况,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数据依据[4]。
3.4优化配置
针对电力计量误差的改进要求在装置内部的配置方面更好的优化。所有的计量装置都不可能达到完美的状态,而且伴随电力技术的变化、电力运行理念的革新,配置的优化是必然的操作手段,越是优秀的配置越是能够在电力计量误差的解决上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二次回路造成的误差,在电能表中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合理选择进行补偿,从而在整体上降低误差的指数。误差指数的降低,与各种计量装置的优化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电能表、互感器之间只有在型号、性能上更加匹配,每一个元件的质量都有保证,才能使电能表的整体效果达标。即通过采用电压误差补偿装置,对于一些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负荷导纳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形,可通过采用电压误差补偿器,补偿二次导线电压引起的比差和角差来减小计量误差。
3.5确定电源状态
随着电力计量装置的异常情况分析不断健全,人们在电源的掌握方面开始高度关注。电源的状态对于电力计量装置的异常具有较大的影响,之前对该方面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所以没有在具体的问题分析上取得显著的突破,导致异常问题始终没有在根源上快速的解决。收集的状态的变化信息是确定用户的每日、每月的累计电力使用和线路损坏情况。在相同状态量下,确定设备是否有异常变化,对电路分析的损坏程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如果总线不平衡损耗超过标准,设备出现问题;如果发现负载异常,每天的电量统计和每月电量统计结果出现偏差,断路器没有分离、维护等。这种情况发生后,要持续监控一定的时间内,如果仍然没有改进的迹象,可以得出结论,该设备一直是有问题的[5]。
结束语
本文基于电能量计量管理系统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造成电能量计量缺失的原因。通过对电力计量误差的改进对策,提出了电能计量技术在供用电稽查工作中的应用,实现了对电能缺失量的准确计量,减少了企业经济损失,提升电力营销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魏东.电能计量技术在供用电稽查工作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09):88+90.
[2]何傲,崔璇,田梅.电能计量技术在用电稽查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18(18):97-99.
[3]满江雪.电能计量技术在供用电稽查工作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08):244.
[4]张琳.电能计量技术在供用电稽查工作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8):200.
[5]陈宗楼.电能计量技术在用电稽查工作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3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