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宏达
锡林郭勒电业局二连浩特供电局 内蒙古锡林郭勒011100
摘要:目前,我国配电网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电压的稳定性逐渐增强,线损的几率也逐渐下降,使电力企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提升了供电的可靠性。但是现阶段,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加强配电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视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从而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
1促进电力配电网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价值的意义
在社会快速发展下,人们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电能的支持,所以配电输电工作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显著提升配电的整体水平,应当落实优化完善配电网系统,并制定安全化、专业化的运行形式。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电网系统存在运行差异性的特点,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合理把握和了解电网系统所受到的各种负面影响,消除运行电网环节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更加顺畅、高效地供应电能。所以说,促进电力配电网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具有现实意义。①实现配电网安全运行将会达到理想的施工目标,在工程进度内完成各项工作,确保配网工程的品质大幅度提升。②促进电力配电网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会使电网运行经济效益提升,这就要求在实际配电运行中管理人员要具备一种现代化工作理念,发挥出各种现代技术以及设备的利用优势,注重安全防范,体现出各种设备的应用效果,落实电网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达到理想配电工作经济效益的目的。
2配电网络运行过程中运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原则
2.1安全原则
电力企业在运输电力过程中,配电网是与电力使用业主直接接触的网络。因此,在运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配电网管理的过程中,保障配电网运输电力过程中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配电网络在自动化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安全问题,不仅是电力企业的责任事故,也有可能造成电力用户业主的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安全隐患。所以,相关电力企业在运用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进行电力配电网络管理时,加强自身电网的安全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实现配电网络的安全建设,电力企业应对配电网络进行安装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对自动化管理系统也应进行安全优化,进而确保相关电力事故发生时,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电力的输送需求。另外,相关配电网络的维修保养人员,也应加强自身的安全维护保养意识,并在对配电网络检测时,提高检测的效率与质量。
2.2可靠性原则
供电可靠性是配电网运行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一个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靠,会造成大量的故障隐患,导致配电线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故障。由于配电线路较长,很多时候如果某一段配电线路出现故障将很难排查到,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利于系统长期有效的运用。
2.3实事求是
现阶段,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全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整体的电力行业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处于初级阶段。在一些乡镇农村等地,电力企业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建设工作,虽然购置了成套的自动化管控装置系统,却没有有效地提高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引进设备建设之前没有做好当地情况调研,造成设备资源的消耗,加大成本支出,而且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3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3.1配电网运行相关数据的采集
配电网运行涉及到众多的环节与设备,任何一个环节或是设备出现问题都将影响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为保障配电网安全运行,需要对配电网中各环节或是各运行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通过所获取的设备运行状态参数以此来判定配电网的运行状态。配电自动化技术所具有的数据采集与实时信息数据远程汇总与监测功能将能够完成对于配电网中各设备运行状态的采集与监测,并通过将相关数据及时的反馈至配电网运维管理调度部门以此来完成对于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控。配电网电力自动化技术不仅具有电网运行数据监测和数据采集功能,同时还能够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完成配电网各环节与各设备运行数据的共享,以便于配电网运维管理部门能够根据需求、配电网运行情况实时的完成配电网的运行调配。
3.2自动化馈线技术
它又被称为配电网馈电自动化技术,目前主要是用户设备与变电站间馈电线路自动化。它充分应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独立检测与定位配电网中的故障,用馈线测控终端方式对配电网开关等设备予以数据采集与控制,为配电网运行可靠性提供保障。自动化馈线技术实际运行效果关乎着配电网其他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状况,因此在应用时,不能将自动化馈线独立应用,需要结合系统集成技术,实现配电网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以避免系统数据不一致情况出现而出现故障。现如今我国自动化馈线技术的应用有两方面表现。其一,若出现事故,将故障加以检测、转移以及供电恢复等。其二,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正常时,实时测量运行数据,按照实际情况优化整体运行结构,及时发现配电网运行故障位置,并按照数据检测信息迅速做出反应,以缩小故障发生范围。
3.3合理调度电力
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推动了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而且还能基于配电网用电高峰背景下,以用户用电需求为依据实现对电力的有效调配,使得配电网供电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在用电低谷状态下,系统化的调配也是降低供电损耗的有效手段。通常而言,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是配电网调配必须经历的阶段,对于供电高峰期来讲,要将配电供应保障作为重点内容,从而在调配的应用下保证配电的正常供应。而对于正常供电和用电低谷期来讲,要将配电效率作为侧重内容,以此使配电损耗得以降低。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是配电网运行调配人员更好地、深入地了解配电网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以配电网运行参数的采集与分析为路径,直观了解和掌握配电网荷载程度、电网畅通程度和电网电源的分布位置等,并在此基础上推动配电网电力调配的实现,以电力供应重点区域为面向保证其供电,确保配电供应的高效化和智能化。就配电供应正常或低谷状态来讲,可以以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具有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功能为手段,来剖析配电网运行参数,从而实现电力损耗数据的有效合理的获取,并在信息处理能力辅助下对配电网电力供应方案进行制定与计算,从而使配电网供应的电能损耗在原有数据上得到显著的降低。
3.4自动停电协调技术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自动停电管理工作中,要在配电网发生停电故障时,要可以主动检测该系统的工作参数,之后科学精准分析该系统中发生的问题和缺陷,并以此为标准进一步分析该系统的工作方案。在信息的协调与分析过程会将各个参数直接记录和上传,并被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分析模式使用,之后根据取得的结果分析故障的发生区域,且该故障信息要在最短时间内被配网周边区域的抢险人员取得,从而让其参与抢修工作。
结语
配电网是电网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是电力用户供电终端,由于用户量庞大且复杂从而使得配电网十分繁复,做好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电网配电的安全性与效率。借助于配电自动化技术强大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能力与自动化调配能力,配电自动化运维人员能够方便的对配电网进行调配管理,在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的同时保障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洪林.刍议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与创新,2019(1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