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查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8期   作者:王宁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愈发快速,
        王宁
        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基础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愈发快速,对各类资源的使用量逐渐增加。在经历了长期的资源开采后,现今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化石资源枯竭的征兆,不仅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同时还引发了环境污染的问题。现今的能源危机已成为世界性话题,需依靠全人类共同参与,严格落实自然环境保护措施,依据可持续发展思路,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状况。水文地质状况是环境地质的基础,一旦水文地质出现问题,将会对环境整体带来灾难性影响。另外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应合理采取多项措施,使水资源得到合理规划利用。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应用分析
引言
常随着我国土地开发与工业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建筑设施与工业生产在各个地区开始广泛应用,同时也会面临各种复杂施工环境的影响,这时候工程施工的环境风险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全面地质勘测,为施工建设与后期使用提供全面的质量保证。因此本文就以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水文地质内容、特点、影响因素的阐述,从而为我国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措施。
        1水文地质勘查现状概述
在各类新兴科技取得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使其能够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需借助于充足的能源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我国的城市建设在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后,整体的城市化进程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由于城市化进展较快,使得城市建设用地出现了极度紧张的局面,造成排水系统径流较短,排水系统运转不畅。水资源是维系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基础,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下,使供水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另外因环境影响,导致地质状况不佳,产生了一系列极端灾害性天气,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境内河流众多,使水文地质灾害在总比重中份额较大。地下水是造成水文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尤其在大范围强降水过后,极易产生城市内涝等现象,不仅影响到了经济发展,还会对人们的安全构成威胁。现今应对水文地质灾害的主要工作重心为应对强降水等,并未对地下水因素产生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预防措施,使地质灾害预防效果不理想。为切实保障社会秩序不受到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要进一步强化相应的研究策略,从多角度解决好地质灾害问题,从而保障水文地质勘查的准确性。
        2现阶段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
        2.1?水文地质的危害
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过程中,水文地质是重点内容,可能出现的危害是地下水位升高,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较多,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施工区域周边的河流、湖泊或一些水库设施都会影响地下水的升降,如若施工区域中还涉及农田灌溉,或是废水排放等方面,也同样会引发地下水位的变化。当地下水位过高,会致使工程地基不够稳定,出现软土地基,需要进行相关处理之后才可开展后续的施工。而且其周边的土壤含水量过高,会影响工程建筑的强度,容易发生地基变形等问题。另一方面,当地下水位升高之后,地基隆起概率增加,导致建筑结构不稳固。地下水位下降同样也会给工程建筑施工带来影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抽水过多,资源利用过度,或是在该区域修建了大坝、水库,对水源有所拦截,以至于该区域的地下水位降低,如若范围过大,则会出现地表塌陷等问题,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性,与此同时也会影响水质,造成环境污染。除了地下水位变化之外,水文地质的危害还来自地下水压的变化。

通常而言,地下水压力都趋向于平稳,若是突然出现了水压变化,则会给共层建筑带来不利因素,会打破平衡的生态环境,造成流沙、基坑等问题,影响工程建筑的地基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的时候,同样要予以重视。
        2.2?水文地质认知不清
目前,部分工程地质勘查人员,虽然认识到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还不够全面,在认知上有所偏差,比较片面,没能清晰地定义水文地质,以至于未能推动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其勘查水平还有待提升。勘查人员并未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忽视了对工程施工区域地下水分布情况的勘查,对周围岩石的性质了解不够透彻,致使设计人员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缺乏可靠的依据,可行性有待提升。除此之外,仍然有部分工程施工,并未重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未能充分准备前期准备工作,缺乏目的性,以至于对施工区域周围的水文情况不够了解,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导致设计方案不完整,缺乏可靠性,数据的准确性不高。
        3水文地质勘查提升的主要措施
        3.1加强水文地质环境管理力度
水文地质的稳定性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勘查过程中需要加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的水文地质管理可以为水质勘查提供准确详细的数据参考,另外城市建设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也需要对水利工程基础设备的良好管理,针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数据采集工作,适当进行地下水位的补给,防止由于水文地质变化造成地基沉降,同时对相关的供水设施进行全面规划调整,推动我国对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发展。
        3.2积极创新并采用新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相关地区对于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尤其是对于水文地质勘查有一定需求的沿江、沿海城市,水文地质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对于水文地质有一定需求的管理区域要不断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地下水位检测设备、高性能传感器等创新设备,及时掌握地下水文的具体情况,如果出现数据波动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比如借助摇杆与地基信息技术实现整体监管,提高水文地质勘探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3.3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水文地质工作涉及到资源勘测、工程地质、岩土地质等项目,是一项综合性的地质勘测工作,在研究水文地质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且勘测类项目有着很强的隐蔽性,设备性能、环境变化、技术能力都会影响到勘测数据的最终结果,同时勘测后要对工程地质问题与结构稳定性有一个整体评估。为相关的工程项目、水利设施提供指导。在具体实施水文地质的治理时要以防治结合为前提,对勘测时的数据变化与产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找出应对方案。
        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提升至新的高度时,应将水文地质勘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手段,使环境地质勘查工作更为高效。在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能够分析出地质灾害与水文地质变化之间的联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认识到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为开展预防及后续补救工作赢得先机,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喜信.水文地质勘查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研究研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75(29):88.
[2]高云鹏,郭亮,王鹏,etal.水文地质勘查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3):3376.
[3]王志强.环境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技术的实施[J].中国金属通报,2019,000(009):19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