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林波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青岛 266404
摘要: 这篇文章使用商品市场的宏观控制的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审查看待在水上的相关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方面的各项工作,通过详细分析在水上的通路安全方面等宏观管理条件下的薄弱有缺陷的环节和漏洞,进而进行各方面的筛选审查,从而进一步系统地推出了怎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在水上进行的各项交通工作的安全等方面的从大局出发来进行安全方面的管理的命题,此项命题认为在现在这种境况下,通过不同方面以及不同角度来骤增水上交通安全总体方面的管理任务,这样就能够经过加强经济方面的宏观总体调控相关手段,或者通过立法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增进行政管理方面的手段和方法,积极培养和提升行业协会方面的相关手段来达到、同方向以为,政府方面对于公司工厂方面的安全监督管理便是需要改正或者清除企业方向的安全隐患以及在生产产生过程中产生的外部负面影响力。想要清除在不安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或者负面影响可以使用商品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手段,但是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十分首要并且非常紧切的任务是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长期管理”机能制度。
关键词:市场经济 水上交通 安全管理 宏观控制
一、引言
在2004年的召开的全国水上交通管理工作任务会议中提议,从2004年起需要开始着手进行安排制作确定和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工作相关的“十一五”工作规筹计划、这项立案充分显示了交通安全系统立足于现在,致力于谋测计划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战略情怀。古人说过:善弈者谋势,而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有理由并且需要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宏观调控下,交通安全部门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对于市民负全部责任的政府部门,而是作为一个需要有所作为的政府部门,而在水上的交通安全相关管理系统是交通安全工作内容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以及要素。而且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使用商品市场经济的视角和观点来审查监督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相关性工作,而这样的工作对于未来制定在水上的交通安全系统管理的发展过程规划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不可缺少的。
二、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工作中的回顾和教训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加快,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成绩和事业。而从水上交通管理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看来,我国的水运交通管理系统工作经历了从“六五”到“十五”的五个发展阶段。而每个阶段都经历了十分多的挫折与困难以及不平凡,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缺陷和问题,而相应地也都取得了十分大的成绩。
而在“六五”期间主要是需要重新使被十年文革期间破坏了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体制机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得以重新恢复并且运行起来,以此为手段进而提高交通安全管理系统中的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而体现它的重要标志是在1983年国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而在“七五”期间主要是要去组织管理开展治理相关的整顿活动以及宣传,以此来解决迅猛骤增的在乡镇运输船舶管理工作过程的安全管理缺陷和问题。而在这里面的重要标志是通过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内河乡镇运输船舶安全管理的通知》和通过在交通部等八部委中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乡镇船舶安全管理的通知》。
在党的“八五”期间中主要是要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的在水上的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从而实现在行业中的有效高效安全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建立安全管理新机制。这其中的重要标志是需要详细制定规划《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纲要》。
三、从宏观管理的视角去对在水上的交通安全工作系统作出系统规划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对在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作出一系统详细的规章计划,从而第一次颁发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在党的“九五”期间主要是需要贯彻《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纲要》,实施《国际安全管理规则》,部署港监、船检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对水运市场进行规范和整顿。重要标志是制定《中国水上安全监督工作发展纲要》。
“十五”期间主要是组织开展“水上运输安全管理年”活动,改革救捞体制,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重要标志是国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拥有十分多的可以用以引以自豪的数字:相对于1998年而言,在1978年,在水上交通系统中的交通事故事件数从5602起骤减到985起,它的下降比例为82%;而沉船的具体艘数从1719艘骤减到296艘,下降比例为83%:在这些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从1219人骤减到607人,下降比例为50%。在这期间同时,我们也惊讶地发现:第一个方面,虽然在相关的数据方面水上交通安全的事故有所改善,但是在水上的交通安全状况仍然摆脱不了下降、反弹,又下降、又反弹的现象,在这其中迥然不同的仅仅只是在幅度和周期方面的高低不同和长短不同;第二个方面,我们开展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系统中的方法和手段是仍然主要采用以运动式的集中整治为主的方法去解决相关问题和缺陷。而从1984年到1992年中长达8年的集中整治里,从2000年到2002年的3年时间里举办的“水上运输安全管理年”活动,在2003年中举办的“巩固提高年”活动中,都实现了良好的效果和成就,但是从另一个方面集中体现了我们的方法还十分的简单粗暴。在第三个方面,对于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系统而言,在我国实行的控制手段还仍然停留在以行政方法为主;而从第四个方面来说,在水上的交通安全管理系统中的责任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在几年中来在政府职能和企业行为的界定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在部分区域的职能分配方面,还缺乏整体总体的战略思考。
四、改革开放以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工作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工作取得的每一个进展,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对在水上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反思的成果。从1984年到1992年的八年年间,通过长达数年的集中整治,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方面的手段和方法直接引发了大家对于在水上的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安全管理应该怎样充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发展需要的思考,它的主要方面的直接成果是在1995年颁发的《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纲要》。在今天,我们在反思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工作,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在目前这个阶段从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系统中大致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缺陷和问题:
首先,在我国交通部门是我国政府部门交通主管部门,将交通主管部门对交通行业的管理理解为“行业管理”是值得商榷的。而“行业管理”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是十分清晰明确的。笔者认为,对行业系统过程的管理工作是政府方面的行为,而对于行业的管理是行业自治和自律行为,二者的主体、客体、内容都不一样。政府部门直接进行“行业管理”,是代替了行业组织的作用,挤压了行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交通主管部门应该对运输市场进行宏观管理,而不是“行业管理”。政府、企业、中介组织是现代社会结构的三大支柱。市场经济越发达,中介组织越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于重大缺陷和问题的决定》就提出:“健全中介服务体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整顿和规范各类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政府应鼓励、扶持中介组织的发展,而不是代替它。
总结:
到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来看,我们重新审查这个制度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无法满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具体体现在它与《安全生产法》第九条的规定相差甚远。另外,《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纲要》对原有的安全管理机制理解也并不到位,只是根据当时的机构设置情况机械地套用。
参考文献:
[1]陈志强.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初探[J];中国水运;1999年09期
[2]杨丹,吴兆麟.杨丹,吴兆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行政处罚立法的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