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对策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8期   作者: 潘姗姗 李佳
[导读] 本文选择就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对策这一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
        潘姗姗  李佳
        石家庄市消防救援支队
        摘要:本文选择就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对策这一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设计如下研究框架。首先,阐述高层建筑的特点以及理论定义,增加对高层建筑的了解,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阐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了解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现状。最后,结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探索并制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举措,选择适合的安全技术,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高层建筑安全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应用;对策
        
        前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散热,带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使得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中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不仅为城市带来繁华,也为大众带来全新的体验。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较为复杂,人员过于密集,一定程度增加施工难度。如,高层建筑中消防安全建设就是一大重点和难点。为了确保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性,必须做好施工设计以及材料选择、消防设备维护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掌握过硬的技术,通过技术的把控,落实好安全管理工作。
        1.高层建筑的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主要包括:主体的建筑层数较多、建筑较高。如,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为上海市环球金融中心建筑大楼,其主体的建筑高度达到492.5米,共计104层。其二,建筑周围具有裙房。依据高层建筑相关标准给出,高层建筑主体周围最少应留出四分之一的面积,在该区域中不可建设裙房[1]。高层建筑的裙房内部主要包括仓库、餐厅、厨房以及配电间与变压器室以及锅炉房等。其三,高层建筑的形式较为多样,层次较为丰富。高层建筑的形式包括人形布局格式、凹陷形状、阶梯形状、四方形等。结构体系包括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架结构等。其四,高层建筑用电设备较多。包括各类照明设备以及自动窗帘、电梯、电视机、电梯与电冰箱等。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应用不足
        2.1忽略设备维护管理工作
        尽管施工单位重视消防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维护管理能力有限,维护管理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导致企业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这样发生各类消防安全事故,无法及时应用各类消防设备进行灭火[2]。
        2.2工作人员消防设计能力低下
        工作人员设计能力低下,缺失技术性工作人员,导致设计期间,出现消防设计和建筑自身不吻合问题。此外,由于各个专业工作人员相互之间未有效配合,施工人员只能依据草图进行施工,导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2.3装饰材料选择方面存在不足
        安全疏散通道以及避难区域、楼梯间等,需要优先选择非燃性材料。防火分区区域应选择隔断举措,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但是,结合实际来看,一些施工人员为了追求进度,在材料选择时不够严谨,导致所选择施工材料防火性能差,为高层建筑应用埋下安全隐患[3]。
        3.有效应用消防安全技术,确保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效果举措
        3.1做好消防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消防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对工程建筑安全性具有间接性影响。做好消防设备日常保养以及维护工作,对设备的更新、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建立一定周期,安排专门人员对消防设备进行维护,确保防火设备性能与质量,确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如,对于电燃气就应建设一定周期,对各类操作设备进行管理,并要求工作人员依据标准进行应用,避免消防设备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建设工作进一步开展。高层建筑防火设备种类繁杂,包括消防控制室、各类消防仪器与仪表、消火栓、消火泵以及防火门、防排烟设备、灭火系统、火灾自动化报警系统等。

对于各个设备以及现代化消防设施的应用,均有相关的要求,因此,应依据设备维护管理要求,制定维护检查制度,落实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及时更换,利于确保设备的良好应用性[4]。
        3.2重视并严格把控消防设计关
        高层建筑施工期间,消防安全技术把控,应预先做好设计工作,利于为后续高层建筑的投入应用作保障。首先,在高层建筑设计期间,应结合建筑的整体功能以及要求,全面考虑消防安全工作,做好防火的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期间,可以依据最新《民用建筑设计标准》中各项要求,落实防火设计工作。设计单位内部各个级管理人员,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做好防火设计管理、检查工作,发现设计缺失规范性,要及时上报[5]。
        高层建筑具体设计环节,应重视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在高层建筑整体布局过程中,必须依据国家先关基本建设并要求与方针进行设计,树立预防为主和防消结合的工作理念,吸取以往我国重大特大火灾事件经验教训,吸取国外以及国内优秀设计经验进行设计。其次,建筑物的内部装修、间距以及陈设、隔断的设计应尽量做到不燃化以及难燃化,重视液化天热器储存罐以及物流建筑以及低下仓库的管理工作,重视建筑或竖向以及水平蔓延的防控,避免出现火灾并有效控制火灾的蔓延。最后,建筑物室内以及室外的防给水系统的建设,应确保消防用水量的充足性,控制好不利位置灭火器所需的水压。
        3.3提升建筑结构的耐火能力
        高层建筑施工期间,对于高层人员较为密集的区域的吊顶以及其他装饰材料的选择,应依据以下技术标准:不可选择应用易燃性的材料的吊顶,可以选择应用满足防火需求,经过防火测试并合格的材料,如轻钢龙骨类装饰材料以及绝缘性隔热类材料。此外,在施工期间,也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对以往应用的可燃性木结构的建筑以及耐火能力差的钢架机构、易燃性吊顶等及时改进和优化,提升其耐火能力以及等级,尝试敷设防火与隔热类材料,保护高层建筑整体结构[6]。
        安全疏散通道以及避难区域、前室、楼梯间的作为生命之路,要做好材料的选择工作,掌握材料选择技巧。如,对于地面、吊顶以及墙面施工材料的选择,应大力应用非燃性施工材料进行装修。高层建筑的居住区域,对于居住应用物品,应以纺织类材料为主。高层建筑中各个区域应用的地毯,应以阻燃类材料为主,并在防火的分隔区域增设防火门来进行隔断。
        总的来说,提升建筑结构的耐火能力,做好分区以及材料选择工作,必须依据国家消防安全的相关标准以及技术规范开展,科学划分防火的分区,选择适合材料,利于发生火灾时及时防火隔离,控制火势的蔓延,避免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施火灾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设计方面、防火设备维护与管理方面等。为了完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中不足,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效果,应注重工作人员的技能提升,要求其在工作期间严格把控设计工作,做好分布规划以及材料选择工作,优先选择满足防火需求以及防火、绝缘类材料,此外,也要必须依据国家消防安全的相关标准以及技术规范开展设备管理、设备检测等工作,对消防控制室、各类消防仪器与仪表、消火栓、消火泵以及防火门、防排烟设备、灭火系统、火灾自动化报警系统等进行检测,以此强化整个高层建筑防火性能以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1]魏增镇. 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消防与安全逃生方法分析[J]. 中华建设,2020,(11):126-127.
        [2]刘新秀.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分析与对策[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05):5-6.
        [3]孙吉强. 建筑防火安全的新对策[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71-72.
        [4]孙吉强. 关于现代高层建筑防火难题及对策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8):258.
        [5]周水良. 高层建筑工地火灾原因分析及消防安全管理对策[J]. 现代企业教育,2020,(24):11.
        [6]赵文仙. 消防安全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20,(03):344-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