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谢爱容
[导读]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不只拥有基础知识,还能具备关键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给学生带来的精神束缚,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活语文课堂,丰富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桂平市中沙镇中心小学容北分校 谢爱容 537216

摘要: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不只拥有基础知识,还能具备关键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给学生带来的精神束缚,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活语文课堂,丰富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当今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也就是在做一件事时要有创新性思维,而不是死板地去套用一些公式。相应地在教学中也要明确这些要求,积极响应转变教学方式。语文这一门学科长久以来受到的误解非常大,很多人认为这一门学科就是背一背记一记,其实这样是没办法学好语文的。或者说采用这种方法只能学到皮毛,所以现在越来越强调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运用、情感发展等多个方面,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升,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是小学语文素养的主要培养对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结合生活实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态度,重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课堂中的注意力,在吸引学习兴趣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知识点实际应用能力。保证学生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及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其次,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对过去应试教育的摆脱。之前的应试教育主要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接受状态,教师上课期间机械大量的进行知识点的灌输,教学过程不加入学生的意见和感受虽然能取得成绩,但却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结合学生的未来发展,进行教学方式和内容上的整合,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素养的策略
        (一)重视知识积累
        通过上文对于语文素养的简要分析,可以明确的是语言素养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但总的来说是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在各个维度都有具体的要求。而在这其中知识积累是最为基础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关注这一项内容。由于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比较小,自控能力较弱,所以在对一些知识的学习时往往不够敏感,只有教师要求他们记的时候,学生才会多加关注。并且语文知识非常琐碎,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难以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所以在平时讲到一些关键字词时,就要提醒学生重点关注可以做一个摘录本将这些内容记下来。



        (二)基于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要素,其中阅读是重要的一部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升日后学生的学习能力,看到更辽阔的世界,开阔视野自由翱翔。和传统单一形式的教学相比较,素质教育下的教学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科素养的深化,让学生在愉快地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增加了和教师的互动频率。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可以找到自我,大胆发言,教师给与及时的肯定和赞赏,也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好的投入。
        (三)打造课堂情境,塑造学生心灵
        语文教学只着眼于生字词等基础知识,却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格、道德以及审美等关键性能力,这类教学未免浅薄,不仅无法契合新课改的精神,也不符合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尽一切可能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情感性特点,同时打造课堂情境,逐步塑造小学生的心灵,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而核心素养涉及的内容却极为丰富,审美能力恰恰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打造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有效提升,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语文素养要求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展开语文教学时,也要关注到这一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对此,要求教师在平时讲课的过程中,不能只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来进行,而是要给他们留出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这才是思维培养的重要环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思想全面解放的今天,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对低年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所以目前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更多的生活化应用联系。现如今单纯的成绩优异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新社会更需要的是全面性人才,作为人才储备的学校,要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要意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重要性,学生形成语文思维的习惯,在日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语文素养的作用,更好的推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陈娟.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方法[J].祖国,2018(10):156.
[2]许景.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小学生(中旬刊),2017(11):12.
[3]肖静.小学低年级语文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7):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