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策略 刘永芳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刘永芳
[导读] 所谓家国情怀,即意识主体对促进国家这个共同体发展的一种理念与思想。对初中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其目的在于促进其责任意识提升,让对自己的国家的充满自信,并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对新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凸显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以此保证该科目能够发挥在初中教学中应有的价值。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啦井中学  刘永芳  671408

摘要:所谓家国情怀,即意识主体对促进国家这个共同体发展的一种理念与思想。对初中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其目的在于促进其责任意识提升,让对自己的国家的充满自信,并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对新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凸显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以此保证该科目能够发挥在初中教学中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渗透策略
        引言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家国一体的情感意识。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学生对国家的了解,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价值体现,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需要。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还原历史场景,能够从视觉感官上引导学生体会历史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理解、思考重要的历史决策和行为等背后历史人物的内心变化,及其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大爱。借此方式实现家国情怀教育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他们对时代背景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其树立远大志向。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历史教师应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促进历史课堂教学与家国情感教育的深度融合。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以老舍《茶馆》为剧本进行表演活动,使学生感受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三个历史时期的人生百态,并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享对人物性格、特征及行为的解读,进而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世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导自演情景剧,能使他们更准确地理解并演绎人物的历史语境,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的同时,可以使学生掌握时代特点,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趣味横生的历史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形势,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讲好故事,叙说情怀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历史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历史教师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深挖教材,追本溯源,为课堂上家国情怀教育的渗透提供依据。
        例如,历史教材里蕴含有大量的英雄人物事迹。


如:杜甫安史之乱中,心向朝廷,不忘初心的故事;岳母刺字,岳飞抗金,精忠报国的故事;苏武被匈奴扣押19年,不背叛祖国(汉朝)故事;南宋文天祥被元朝俘虏誓死不降,英勇就义的故事;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故事,佟麟阁、张自忠、赵登禹将军以身报国的故事……历史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开拓创新、勤劳勇敢、砥砺前行的民族精神。在具体的历史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史料,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再现过程,从而形成学生独特的历史认知。应该注意的是教师所讲述的、引用的史料,必须事实明确,道理深刻,情境感人,从而激发学生牢记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情感,这样才达到历史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家园情怀教育
        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落实家国情怀入手,把握重点内容,找准教育方向。在传统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知识传授上,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上。也正是受到这一方法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部分学生甚至存在疲于记忆等现象,逐渐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学生人文素养不足,就难以实现培养家国情怀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并未形成科学的历史教学观念,也没有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学习效果难以优化。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从转变教学理念出发,提高对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视度,加大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力度。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历史事件与人物,挖掘其背后的内涵,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丝绸之路”这一内容时,教师要全面展示相关历史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是汉朝时期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举措,加强了中国与亚欧大陆之间的联系,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经济等的融合,不仅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受到其精神的意义,还可以引入“一带一路”倡议,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这一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其精神的意义,还可以引入“一带一路”倡议,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一个十分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保持初心,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进而促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军宁.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81.
[2]舒宏健.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渗透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08):250.
[3]张雪美.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8(25):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