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0月30期   作者:丁结文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涌入城市,这便导致城市居住人口持续增多,而为了满足国民的居住需求,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成为了解决城市居住人员过多的重要方式。
        丁结文
        安徽元和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涌入城市,这便导致城市居住人口持续增多,而为了满足国民的居住需求,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成为了解决城市居住人员过多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高层建筑的实施带来了更多的新材料与新的工艺,为高层建筑质量与呈现的效果提供了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1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介绍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的主要施工技术。科学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能直接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降低高层建筑出现下沉现象的概率,从而提升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对地基变形所需承受的压力情况与负荷压力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保障桩基础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各项压力需求,同时还要重视对土质的科学调研与勘察,保障桩基础施工技术符合施工区域的具体地质特点。
2当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桩基础类型分析
2.1 预制桩
        地质条件不同,所采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也是不同的,利用预制基础桩基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地质条件所带来的问题,确保土层的稳定性。预制基础桩基施工技术在施工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地质条件的需求,提前制作桩基,并且在完成定桩后,进行加固处理,以此保证桩基的稳定性。预制基础桩基施工技术的桩基一般是以钢桩和混凝土桩为主,其中混凝土桩基相对较为常用,其施工成本也相对较低。但是,由于混凝土桩基的负荷量承载力相对较大,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很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钢桩基主要是以 H型钢桩为主,并且根据桩尖方向与打桩顺序制作成桩,在施工的时候,主要是利用射水沉桩、振动沉桩和锤击沉降等方法。在施工的时候,应当对周围环境进行勘察,并且明确其影响范围,对桩基之间的间距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施工的稳定性。
2.2 灌注桩
         针对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当前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成桩方式之一,在具体施工中,针对施工期间预先设置的桩基础孔洞,采取浇筑混凝土的形式来完善桩基础施工。具体施工的开展,是施工人员结合设计要求、施工现场情况,利用沉管成孔、作业成孔的方来进行桩孔的构筑。等到桩孔构筑完毕,施工人员需将预先制作完成的钢筋笼放置到桩孔中,然后采取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将混凝土注入钢筋笼,等到混凝土凝结完毕,完善灌注桩施工。而在具体桩孔构筑期间,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成孔方式。而当前常用的成孔方式包括机械成孔与人工成孔两种。倘若在具体施工期间施工现场土质结构为黏性土,那么施工单位需通过人工成孔的方式来进行桩孔的构筑。虽然针对机械成孔方式的应用,具备高效率、精准度高等特点,但是此方式并非在所有土质结构中都非常适用,其常用于砂土和粉土土质中。而在具体成孔期间若发现地下水情况,施工单位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地下水的排除,避免在桩基础施工期间因地下水问题而对桩基础施工整体质量造成影响。而针对沉管成孔方式的应用,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利用振动法、冲击法进行桩孔的构筑,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易造成较大的噪音污染,所以需要结合噪音消除措施的开展来施行沉管成孔方法。
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强化措施
3.1 强化桩基础施工安全的措施
         确保桩基础施工安全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安装模板时,应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警示标志或设置围栏,并派专人以防非施工人员进入 ;其二,在支撑架的四周和中部每10m ~ 15m 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其三,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其四,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其五,应尽量避免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桩基础的底座应该采取一定的固定措施,防止基层的移动。在对桩基础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请有经验的专业班组进行,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安全忧患意识,严格按照搭设方案及规范进行施工,不能出现一点马虎。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是施工中的重点内容,因其作业的危险系数高,必须做好全面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且要落实到位,对于施工班组应该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进行应急情况演练,此外还应加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增强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施工安全。
3.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桩基础施工若想要顺利完成,便必须要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保障工作,同时,深化工作人员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重视度。装配式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前期,需强调各步骤必须要与相关规定一致,且所应用的模板、材料等质量、规格符合工程开展实际需求,之后方可进行浇筑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还应当对模板内部、钢筋材料上可能出现的污染物进行清洁处理,修堵模板可能存在的缝隙。之后,根据不同材料的浇筑要求来选择适宜的浇筑方式,并利用公式 Gks=γsGk 来做好脱模吸附力的计算。在这一公式当中,根据混凝土施工标准来将其脱膜吸附系统设定为1.5便可逐步计算出最终的脱模吸附力,然后利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验算的公式 σct <1.0ftk 来得到预制高层建筑工程正截面边缘混凝土向拉应力。在这一公式当中,σ主要表示在高层建筑工程当中,荷载标准值组合作用下,所应用的 PC 预制构件正截面边缘混凝土法所表示出的向拉应力,ftk 则用于表示预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在将上述内容计算结束后,施工人员则需先对墙柱底部进行30mm~50mm 泥沙浆的浇筑工作,之后才能够对整个墙柱做好混凝土浇筑。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分层下材料厚度做好提前计算与控制,将其保持在40mm 范围内最为合适,但不要出现少薄的现象。之后,为从根本上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或空洞问题,则需要按照快插慢拔操作原则来完成混凝土振捣操作,并尽可能标记好预埋件、钢筋等材料位置,做好躲避。高层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要对其实施一周左右的养护工作,而防水性能的混凝土养护时间则应当在两周以上。
3.3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基于高层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所以需要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技术设计,从而保证技术的应用效果符合的发展要求。同时提高基于高层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因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对于其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应用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这便要求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必须要重视对桩基础施工的管理与维护,并且从多个角度来充分发挥桩基础技术的作用,依据施工实际需求来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改善与优化,保证施工质量与建筑安全性的提升,为高层建筑顺利完工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费进春,杨清明 .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5):163-164.
[2] 申婷 .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J]. 科学技术创新,2020(24):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