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李慧颖
[导读] 这几年我国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李慧颖
        大连滨城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这几年我国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当前建筑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此,如何解决当前在社会责任各个主体上的不合理问题,并加强提高质量控制部门的管理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项目的数量和规模日渐提升,在这种快节奏的发展进程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实质效果逐渐弱化,企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施工效率上,无法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深入挖掘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科学完善的解决对策并将其落实,对优化建筑主体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涵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是落实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是以主体工程为基本检测对象,借助现代化检测手段并依据相关质量标准,对建筑主体结构强度、刚度、应力等性能指标开展检测工作。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本质是监督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主要有2种检测形式,即常规检测与专项检测。其中,主体结构的常规检测包括主体结构裂缝检测、腐蚀检测等,常规检测主要强调结构参数是否规范。主体结构的专项检测主要针对火灾、切斜、脱落等意外情况出现以后的偏差部位进行检测。另外,从建筑主体结构检测过程看,检测的属性类别不同,检测对象也存在差异。从建筑类别来看,主体结构检测包含新建工程检测、既有建筑检测、抗震检测和震后检测等。只有充分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合理性,才能确保建筑安全、稳定、耐久。
2检测方法
        外观检测即一种根据结构外观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对主体结构质量作出分析与判断,如表面是否存在破损、裂缝。接下来,则需要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对主体结构的规格、外观进行进一步观察,确保结构的各项指标满足施工要求。最后,应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重点检查。材料质量检测应从使用功能检测与见证取样检测两方面入手,水泥、钢筋、混凝土以及掺和剂等,是见证取样检测的主要内容,而防水材料、墙体材料、给排水管道材料等,则是使用功能检测的内容,实际检测环节应从多角度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与核实。其中需要注意一点,外观检测主要依靠主观意识进行判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可靠保障。
3检测技术
        3.1抗压检测技术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的基础结构,是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混凝土抗压检测主要利用回弹法、钻芯法来开展。在采用回弹法对混凝强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混凝土表层的硬度越高,回弹高度就会越高,根据两者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对强度进行测试,通过规范操作回弹仪实现对混凝土强度系数的精准把控。对于取芯法的运用,则需依靠岩心钻探设备选取样本,根据所选样本的材质、规格、压实度、强度等,对芯样的各项功能参数展开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取芯法是一种有损检测法,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实际使用中应慎重。
        3.2砂浆检测
        在建筑砌体结构的质量检测阶段,回弹法、贯入法、超声波法是几种常见的技术手段。以超声波回弹法为例,根据声波与待测主体之间的传输速度,对传输时间进行计算,根据传输时间判断砌筑砂浆表面的硬度,更好地把控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超声波检测的优势极为显著,不仅操作过程简单,且不易受到干扰,因而在实践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4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4.1完善工作管理制度
        想要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激烈市场竞争形势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完善质量检测工作管理制度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相关企业应将这项工作快速落实,为开展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对于工作制度、检测标准等的设计和制定,应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工作方式、检测技术等,及时更新有关制度上的内容,确保其能为实践工作提供便利,切实符合我国当前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推动质量检测工作顺利、规范的开展。此外,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基础,根据建筑行业当下的发展特征、检测工作情况以及技术建设水平,对相关要求予以相应的调整、补充和优化,为实践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4.2加强检测技术建设
        以抽样检测为例,在采用抽样检测法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的过程中,第一步应确定抽样的数量。选择施工质量较差的构件或负载效应较大的构件为参考,以此为依据确定最终的抽样数量。接下来,则需要设计样本容量,一般样本容量需要超出总数的11%以上,同时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出现检测无效的情况。比如,以抽样检测法检测混凝土试块,应先确定质量检测内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抗压能力、抗渗能力,以及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等,都需要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达到有关标准。在此基础上,可采用静态检测、动态检测两种方式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抗压强度测试,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大型混凝土构件的检测不宜采用静态检测方法,如地下室底板。而一些结构相对复杂的质量检测环节,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能发挥优势。
        4.3明确质量检测工作要点
        开展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之前,要进行质量检测方案的制定。在制定质量检测方案时,需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定进行,并充分结合建筑主体结构的具体情况,确保制定的质量检测方案科学、合理。质量检测方案不仅要明确检测重点、工作次序、工作范围,还要明确具体的责任,有提升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检测人员严格开展检测工作。质量检测人员需要提高对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认清工作要点并把控检测方向。在检测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梁板钢筋保护层、梁柱混凝土强度的实地检测,也不能忽略钢筋间距、砂浆、板厚等方面的质量检测工作。对于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并监督整改工作,确保整改到位。
        4.4全面提升质检人员的专业素质
        当前,建筑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对于设计质量的科学成果很重要。因此,需要对质量控制专家进行全面的专业培训,并需要开发一种可靠的管理系统来任命和评估员工。例如,从业者本身必须具有多年的专业经验,并完全具备各种基本的专业知识。例如,专家必须具有大约5年的经验和所有权证明。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质量专家的培训,从本单位开始,优化和整合人力资源,建立年龄结构梯队,支持人才的公平选拔和调配,全面培训合格人才。最后,每个从业者都有必要建立清晰的档案数据库,以便可以有效地记录从业者自己的行为。
结束语
        通过有效落实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及交付使用后的安全问题。作为检测人员,要强化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解决对策,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不出现质量问题,进而推动建筑行业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探究[J].智能城市,2019,5(21):20-21.
[2]陈杏.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0):21.
[3]孙乾.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8(29):121.
[4]陈帅.关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7(10):55.
[5]吴建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J].居舍,2017(27):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