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文旅融合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肖梁
[导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智慧的承载,是情感的归属,是价值的取向,是审美的追逐,更是美好生活的滋养;保护非遗,追求的就是“以美予人、以美育人、以美娱人”。为了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颁布相关针对性的法律和保护条例,对增强全面非遗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到主观客观因素,非遗保护与传承还存在不少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无法起到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本文首先分

浙江绍兴市文化馆  肖梁  312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智慧的承载,是情感的归属,是价值的取向,是审美的追逐,更是美好生活的滋养;保护非遗,追求的就是“以美予人、以美育人、以美娱人”。为了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颁布相关针对性的法律和保护条例,对增强全面非遗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到主观客观因素,非遗保护与传承还存在不少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无法起到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非遗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并详细探讨了文旅融合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
关键词:文旅融合;非遗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
        引言:
        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是一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共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活态传承性、生活实践性和可共享的文化形式,使其与生俱来地具备着成为重要旅游资源的潜力,具有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超高契合度。非遗资源融入旅游服务,一方面丰富着旅游的服务内容,另一方面也提升着文化旅游的内涵与品质。这就是所谓的“以文促旅”。
而从“以旅彰文”的角度来说。旅游为“诗和远方走到一起”创造了条件和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代传承、融入当下生活和赢得生存市场提供了机遇和平台,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社会的传承、传播与弘扬,从而有利于延续和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活力,发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价值。
        1.非遗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特色培训、现场展演、电视电影等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但是目前,非遗保护与传承存在不少问题:
        1.1后继乏人
        非遗是世代传承的、能够给社区或民众提供文化认同感和持续感的文化形式。然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非遗项目内容距离现代人的生活比较遥远,随着时间的流逝,非遗项目逐渐失去了实用性,与现代人生活粘性不高,缺乏一定的市场经济价值。很多年轻人觉得这些东西已经过时,不愿意继续接过上一辈人的技术和工艺,导致非遗项目后继乏人[1]。
        1.2缺乏创新
        目前,民间歌舞、民间工艺、传统节庆、传统技艺等与社会生活生产有关,适合生产性保护。但是很多非遗传承人墨守成规、孤芳自赏,不与时俱进,没有及时对项目进行创新,没有将非遗项目与现代人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缺乏市场效应。还有的传承人盲目创新,为迎合市场,大量融入西方和现代元素,从而弱化其传统文化内涵,失去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2.文旅融合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2.1培养非遗保护与传承人
        非遗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非遗传承人关系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美的风光、独特的人文风情、厚重的人文历史赋予了绍兴的灵气,让其成为江浙文化的一颗明珠,光彩耀目、流传千古。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作为一种活态传承性、生活实践性和可共享的文化形式,将地方非遗项目融入到小学、中学、大学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传统技艺,进一步扩大非遗的影响力,让孩子从小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愿意将自己一生奋斗的事业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2]。非遗研学游是绍兴文旅融合的一种新尝试,将绍兴花雕酒制作工艺、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绍兴铜雕、粤剧、越红功夫茶制作技艺等特色非遗项目,设置了18条具有特色的研学体验路线和项目,让学生在参观、学习等参与过程中,体验幸福感。
        2.2创新非遗保护与传承方式
        非遗不是放在展览馆展示的标本,活在过去的历史中,而是应该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地方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必须整合当地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挖掘非遗项目的人文内涵,将非遗项目与现代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环境,让游客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人文风情,提高旅游人文内涵[3]。绍兴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不用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之城。这里风景秀丽,街头巷尾古韵溢流,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为绍兴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在文创融合背景下,激发了绍兴非遗大市,非遗逐渐成为绍兴旅游、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以绍兴非遗客厅为例,绍兴非遗客厅是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越红茶叶博物馆利用绍兴的文化旅游资源,融合了绍兴黄酒酿制技术、绍兴花雕制作工艺、越窑青瓷烧制技术、越剧、乌篷船制作技术、茶叶制作技术、绍兴宣纸、水乡社戏、越歌等30多项绍兴非遗项目,这些非遗项目具有浓厚的绍兴特色,承载着绍兴的历史和人文记忆。通过非遗客厅,实现展示、展销、展演、文化体验、培训教学等多功能,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一个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成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展示的窗口。客厅是一个城市的门面,是对外开放的场所,具有鲜明的城市气质,城市文化客厅具有导览地方文化资源,展现城市魅力,为绍兴市非遗传承人提供文创产品展销的场所,为游客融入城市提供了一个通道。一直以来,非遗保护与传承主要依靠国家政府的力量,企业和个人主体参与的概率比较少,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绍兴非遗客厅采用政府引导和民间资本市场结合的方式,该平台由绍兴市地方主管部门与越红茶叶博物馆主办,并融合非遗传承人、保护单位、传承基地、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主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播发展,而且有助于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结束语:
        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关系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然而受到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的限制,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存在不少问题。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将非遗与文旅项目结合起来,让非遗形式活起来,带给游客丰富的人文体验,才能促进文旅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友.浅谈文旅融合视域中的非遗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张家港为例[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3):134-135.
[2]谢晓霞. 基于文旅融合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以潮州市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 4(18):99-101.
[3]林逸宁.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行——以福州非遗文化保护为例[J]. 大众文艺, 2020, 000(008):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