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任硕
[导读] 鞍钢集团博物馆是鞍山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它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现代建筑与工业复古的完美结合,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在《设计美学》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和研究其美学现象与特质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向设计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探索,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辽宁省鞍山市辽宁科技大学      任硕    114000 

摘要:鞍钢集团博物馆是鞍山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它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现代建筑与工业复古的完美结合,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在《设计美学》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和研究其美学现象与特质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向设计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探索,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设计美学 实践能力 审美 工业文化
        《设计美学》课程是所有设计专业课程链中重要的一环。此课程涉及了哲学、美学、符号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诸多领域。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具备一定的研究方法和能力,获得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为学生认识审美现象和进行具体的审美实践提供指导。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鞍山地区工业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第一钢铁工业城市,有着“共和国钢都”与“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的美称,拥有非常丰富的工业遗产和钢铁文化资源。鞍钢集团博物馆是2013年3月,遵循“修旧如旧、建故如新”的理念,将1953年建设的炼铁厂二烧车间闲置旧厂房,改建成的具有鞍钢特色的现代化的博物馆。鞍钢集团博物馆作为鞍山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鞍山这座城市的精神地标,而且具有很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设计美学》是一门应用美学,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课程设计
        针对本课题的研究,安排课程计划为四个阶段。一为基本理论讲授阶段,此阶段主要讲授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内容,重点讲授设计美的构成要素与设计美感。第二阶段为信息收集与实地调研阶段。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捷、丰富、高效的优势收集关于工业文化遗产改造案例的相关信息与此同时展开对鞍钢集团博物馆的实地调研,并进行信息整合。第三阶段为专题讨论、研究汇报阶段。本阶段引导学生结合设计美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美学分析,制作PPT作业并进行汇报。第四阶段为组建队伍深入研究阶段,为本研究课题的升华阶段,主要内容为组织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参加比赛、撰写论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
        二、实施效果
        根据课程设计安排,目前已执行两轮,学生参与度好,积极性高,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实地调研人次100余次,制作PPT课件并汇报90多次,撰写相关论文10余篇,申报了一项相关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城市公共艺术对鞍山钢铁文化建构的作用研究》。
        三、学术观点
        在两轮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在调研、研讨的过程中不仅能更好的吸收设计美学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阐发了不少新颖的美学观点。
        鞍山是著名的钢铁城市,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缩影和典型代表。


鞍山地区丰厚的工业文化遗产既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也是城市独特个性的鲜明体现,该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
        1、政府主导性: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中国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见证了国家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鞍钢集团博物馆把历经百年风霜的一号高炉与废旧的炼铁厂二烧车间厂房融合为一体成为鞍钢集团博物馆的主景观。该博物馆成为了展示城市底蕴、普及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这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展示、爱国主义教育、钢铁冶金知识科普和工业遗产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基地,具有公共属性,也体现了政府的审美诉求。
        2、文物展示性:鞍钢集团博物馆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建筑分为三层设有十一个主题展区。展厅总面积9400平方米,展线总长度2600米。展示历史照片3000幅,文字12781字,实物10000件,珍贵文物417件,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1处。室外钢铁公园总面积达55000平方米,是博物馆重要组成部分,由钢铁大道、五星广场、银杏广场、实物群、万平草坪等组成。展馆通过实物、场景、模型、图片、文字、多媒体等形式,运用现代高科技声光影像展示技术,以历史和发展的全新视角,向人们展示旧中国钢铁的30年苦难、新中国钢铁近70载奋斗,以及鞍钢的辉煌历程与熠熠生辉的企业文化。
        3、城市地标性:鞍钢集团博物馆建成后成为鞍山重要的文化场馆,其建筑的美学特征具有钢铁文化的独特性和标志性,成为了鞍山的精神地标和文化名片,带动了城市活力。
        四、本课题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学生从设计美学的角度,深入理解设计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美学原理。
        2、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多元文化和多样性市场的美学需求,提高设计的市场竞争力。
        3、通过对美学思想、审美规律、结构功能、创意形式等多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思路,增强设计思维能力。
        4、有助于提高对设计作品的鉴赏能力,使设计主体与受众对设计的认识、理解更趋于全面。
        5、有利于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中。鞍钢集团博物馆中展示的鞍钢宪法、鞍钢英模等内容,能够使学生在深入了解和探究的过程中被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爱国情感所感染,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发展,精神是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鞍钢集团博物馆是鞍山这座工业城市文脉中的重要符号,是历史与现代共语的优秀范例,通过《设计美学》课程的理论指导对其进行实践分析,可以使学生扎实的掌握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律,提升审美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提高审美的敏感性与艺术鉴赏的表达能力,同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思政的效果为成为适合时代发展的优秀设计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玮 赵景伟 《设计美学教学实题实做模式探讨》 《艺术教育》2015年06期
[2]冯正功著 《延续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年4月 第一版
作者简历:任硕,女,1981年11月出生,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辽宁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创作、文化遗产研究。
基金项目 :此论文用于2020年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as202020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