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谢琦 2张小飞
1天津融创置业有限公司 天津 南开区 300381; 2天津星耀投资有限公司 天津 津南区 300356
摘 要: 随着我国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缺乏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本文对工程管理类专业BIM应用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工程管理类专业;BIM应用课程;改革
1.工程管理类专业BIM应用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1.1更新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倡导案例教学
提倡案例教学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相对于以教师单纯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案例教学更有利于调动双方积极性,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要引入具有导引性的工程实践入门基础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让学生尽早了解工程技术的精髓。实践教学环节要有层次性、连续性,要循序渐进,按照简单认知、基本技能、基本能力、项目实践等步骤,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地进行学习。例如,可以在大一学年安排一些认知型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对本专业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如BIM技术在建筑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等;在大二学年可以让学生着重学习该专业的核心技能,如建筑CAD、Revit建筑建模、BIM5D等专用软件;大三学年上学期,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接触更真实的工程项目,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去实践。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实践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及时结合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及国内、国际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淘汰陈旧过时的知识。
1.2增设综合实训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工程教育注重理论教学,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集中在课本,实训教学处于附属地位,实训教学学时常被占用、实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实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应该强调实训教学的重要性,规定实训训练在工程教育不同阶段的学分与学时的最低数额,确保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亲身参与实训,从而让学生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融会贯通的技能。同时要保证实验实训设备的数量和质量符合科技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换代。其次,尽可能做到环境真实化、技术标准化、技能规范化、效果产品化、程度企业化。在这个动静相宜的环境中,努力建成一个开放性、高层次的实验、实训基地。最后,实训教学内容要尽量减少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比例,增加综合性的实训和工程实践的实训,让学生学勤动脑,多动手,不仅知道如何按步骤去完成某项实验,成为验证某项实验结果的熟练工,更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和处理工程实际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为学生积累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培养工程意识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1.3延伸毕业设计(实习报告)至学生工作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实习报告)是毕业生结合半年时间的实习实践工作内容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具有历时最长、层次最高、综合性最强、最接近工程实际的特点。这个过程可以将学生、教师、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吸纳进来,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这样的毕业设计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能代表多方利益的诉求,从而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2.工程管理类专业BIM课程体系改革应用的案例——公路BIM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2.1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要契合BIM的行业特色,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发展状况。课程建设主要面向公路土建领域,教学的主要内容涉及了公路常见的结构物,诸如路基、桥梁、隧道和涵洞,教学顺序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的规律,主要的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为:开始→导论→软件入门→建模基础→路基、桥梁、隧道、涵洞建模→综合实训→结束。
其中“导论”和“软件入门”,虽然不是课程的主要内容,但应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要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学习BIM的意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在内容上,要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BIM技术与其他专业知识的联系和不同,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最后在教学方法上,要有过渡的过程,要使学生逐步习惯“以我为主”的学习方式和环境。
(2)教学方法
BIM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根据教学心理学的观点,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所以
将实训内容以任务形式下发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整个实训教学程序分为:下达任务→学生自学→师生交流→提交成果→成绩评定,为提供充足的自学时间,需在每次课堂结束之前下达新的实训任务。
其中“师生交流”包括作业点评、课前测试、操作演示、课堂辅导等教学活动,由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控;“提交成果”和“成绩评定”比较重要且牵涉面广,为减少老师工作量和加强教学管理,需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曾尝试课外“提交成果”,本意是期望更完善的作品;但实践证明,课内“提交成果”的课堂表现整体要好很多。
2.3课程实施
2.3.1实训任务分解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训任务相关要求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任务共分为18个,其中3个任务选做。限于篇幅,截取部分内容表示,见表1。
2.3.2操作范例
在学习过程中,相应的操作范例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很难接受全凭自己研究和摸索的学习方式;操作范例的难度需明显低于实训任务的要求,否则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本文以绘制隧道衬砌模型为例,总结其主要步骤,如表2所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作简单操作演示即可。
2.3.3教学资源
为尽量避免抄袭,有必要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可包括:(1)工程识图课中多种实体的三视图和相应的三维模型,利用学过的的课程,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2)日程生活中的多种物品的三维模型,如房子、桌子、椅子等,有利于锻炼和发挥空间想象力;(3)各种常见的工程构筑物的设计图纸和三维模型,如路基、桥梁、隧道等,可增强工程识图能力和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4)其他必要的资源,如地形图,施工现场常用设备的三维模型等。
2.3.4学生实训作品集
图6 基本实体
图6是第1次任务(基本实体)两个学生的作品,第1次任务内容相对简单,老师未作演示,完全由学生摸索;左图学生在右下角加了个人LOGO,反映了学生的乐趣所在;右图学生将实体摆放得整整齐齐,体现了学生认真的态度。
图7 隧道洞门
在第9次任务(隧道洞门)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缺乏设计资料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大多数学生选择老师提供的设计图纸,提交作品雷同的比较多,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图7即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积累足够的设计资料,对今后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通过学生提交的作品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建模技能;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照搬照抄的很少,大多数作品中能体现自己的想法,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次教改实现了最初拟定的教学目标,总体上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张建华. 基于职业标准的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 民营科技. 2017年第11期
【2】马良军.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评价研究.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14年5月
【3】盛超,靳会武,戚豹.高职路桥专业BIM教学研究,无线互联科技,2020(2):81-83
【4】周慧文,刘晓立,司文静等,BIM在道桥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45-47
【5】张驰,王建伟,沈照庆,徐晟.公路BIM及设计案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6】蒋杰.翻转课堂教学法在BIM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