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困境与解决思路研究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吴琼英
[导读]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早已经变成促进高职院校高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利用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与现实工作的结合,不但能够有效地减少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费用,还可以促使培育的人才更加适合实际工作,有益于学校发展,学校和社会共同受益。与此同时,利用校企合作促进学校的进步,不仅可以推动高职院校对师资的重组,还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品质。校企合作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改进高职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吴琼英  510550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早已经变成促进高职院校高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利用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与现实工作的结合,不但能够有效地减少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费用,还可以促使培育的人才更加适合实际工作,有益于学校发展,学校和社会共同受益。与此同时利用校企合作促进学校的进步,不仅可以推动高职院校对师资的重组,还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品质。校企合作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改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大胆地对教育模式进行改善,使学生们利用进入企业学习的优势,促进掌握专业知识,将专业理论利用好,有效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困境;解决思路
        引言
        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的合理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能够实现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提升,使学生更高程度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建设提出的最新要求,进而确保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推进我国现代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困境
        (一)校企合作方式单一
        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是学校定期为企业输送实习生,学生可以在企业中从事相关工作,锻炼实践技能,而在学生毕业之后企业可以优先录用人才。这种单一的方式导致校企合作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中,既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也难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虽然在新时代诞生了其他多种校企合作方式,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积极尝试,依然面临校企合作方式单一的问题。
        (二)合作教育培养资源匮乏
        校企协作是企业、高职院校及学生三方互利共赢的过程,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专业资源服务,本质上对深化校企合作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部分企业出于信息保密目的,无法充分为高职院校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支持,使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对校企合作对象筛选方面也负有一定责任。部分高职院校未能根据本专业教育特点做长效化校企合作布局,仅针对短期专业教育需求做周期性教育设计,导致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企业对接方面出现问题,使企业所提供的教育资源服务不能够与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保持步调一致,在影响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培养质量的同时,也使企业对校企协作方面所发挥的主导功能进一步削弱,不利于校企合作教育培养长效化开展。
        (三)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校的门槛一直下降,最低分数线多年来一直200分左右。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究性均明显不足。高院职院校学生均为“90”后,独生子女占有不小比例,普遍自由散漫,缺少约束,吃辛耐劳能力差。很多学生对实习和就业比较茫然,对学校安排的实习任务不明确、理解不透彻,认为顶岗实习只是单纯地去实习单位“混日子”、完成任务而已,认识不到通过实习进一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况且顶岗实习大多处于车间一线岗位,工作强度大,进入制度严格的企业,没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的品质、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很难适应顶岗实习。高职院校普遍对学生的管理相对宽松。企业对实习学生管理相对严格,进入工厂、车间没有在学校自由。因此,习惯于懒散模式的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四)缺乏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
        在校企合作中缺乏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往往缺乏资金、激励和优惠政策的引导。要建立校企合作的相关管理制度,对校企合作专业机构的日常运营给予一定的运营资金和激励政策。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要求。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可以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将企业的实践优势与院校的理论优势有机结合,实现合作共赢。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将为学校的招生和就业提供必要的前提和有效的保障。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一)满足企业多元化人才应用需求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本质是基于人才定向培养做教育规划,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院校方面亦可运用校企合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教育能力。正因如此,校企合作推进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多元化人才应用需求,让高职院校成为企业人才孵化中心。尤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对人才应用要求标准逐渐严苛,传统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已不适用于现有的企业人才应用环境。为此,开展高职院校深层次教育培养协作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应用需求,并不仅局限于传统概念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与综合型人才将成为未来阶段企业用人的基础标准,高职对校企协作模式的深度开发,也可视为保障教育发展前瞻性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有利于打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
        现阶段,网络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更新换代,“互联网+”高速进展,使高职教育遭遇挑战。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开始转变办学类型,互联网高校开始出现,不但双一流的大学设置互联网专业学科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也在逐渐发展。在众多学校转变类型的时候,校企合作这一模式是特点,很多新生会选择这一类型的学校,同时,这一类型的学校也得到很多企业的认同。
        (三)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就业时往往感到迷茫然失措,在“继续升造还是直接就业”选择中来回徘徊,有的学生对找工作陷入绝望,不知道何种职业适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技能是否能胜任企业用工要求。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对学生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增强自身职业技术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专业特点明确职业生涯目标,做出合理的生涯决策,而不是盲目跟风迷失求职方向。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解决思路
        (一)改进校企合作载体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双创人才,不仅要进一步改进校企合作载体,特别要着眼于发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倾力打造具有综合功能的校企合作载体。


要大力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发挥企业人才的作用,最大限度培养学生适应行业科学发展能力、良好科学素养、优良团队协作能力、较好自主学习能力、优秀职业素养以及较强实践动手能力。改进校企合作载体,还要在大力推动“混合教学模式”方面狠下功夫,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承担“第一课堂”,企业人才承担“第二课堂”,并且相互之间要进行互动、交流、融合与渗透,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锻炼。要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校企合作当中,大力推动“互联网+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校企合作载体,例如,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引导企业人才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双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工匠精神教育,这对于更好地发挥企业人才的积极作用、促进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二)校企人力资源交流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联合本部门的人力资源交流管理活跃人才市场,促进技术型人才合理流动,解决专业性岗位的需求。由于在实习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会被分到同样企业的岗位中,学生原先学习的专业知识无法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原先的管理体系被打乱,这种实习模式不利于后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不利于校企深入结合。实习的高职院校学生需要每月上交相关的知识总结,方便学校领导在企业召开相关总结大会,面对学生在工作单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和探索,最终总结出新的适合管理体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当下服务管理体制制定实习管理模式便于有序开展实习工作,帮助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加强文化融合,便于学生融合进企业文化中,为学生提升专业认同感做好准备。优秀的实习生和毕业生作为企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实习生进行鼓励和眼睛,让他们完善角色转换工作,组织专业人员让他们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与学生签订相关的实习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差甚远的问题,此时学生对实习很容易产生抵触的心理,因此学生需要重新熟悉企业的整体工作流程,改变自己原先的习惯,与企业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从心理角度和工作业务角度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在企业单位的工作岗位中办实事、做表率,感受到工作岗位对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三)整合资源建设多元共享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
        建设多元化的共享基地,不仅是校企合作重要的利益共同体,同时也是顺利开展合作育人的实践平台。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找校企之间的利益契合点,努力创新多元化共享基地的建设途径。一是校企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践训练基地。建设共享的实践训练基地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即校企双方都要有所投入,尤其是费用和硬件设施上的投入;达到多种功能的要求,特别是生产运行的功能以及学生实践训练的功能;校企共同监管、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享受利益。基地只有充分实现共享,合作育人才拥有坚实基础,所以高职院校在联合企业进行基地建设时,要兼顾企业自身的利益诉求,适当做出让步。二是校企共同建设技术服务中心。这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关键所在,既能够提高师资团队综合实力,还能为优质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环境。想发挥技术服务中心作用,就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引导和宏观把控作用;兼顾校企各自利益,增强协同内力;发挥校企彼此优势,推动互补共赢;强化过程监管,健全制度体系;加强互动,促进校企文化融合。三是校企共同建设双创教学实践平台。双创实践平台应以教学革新为抓手,将双创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过程中。只有线上+线下创业平台相融合、双创学分体制管理完善、双创教育经费充足,才能发挥双创教学实践平台的积极作用。
        (四)提高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正确对待顶岗实习,使顶岗实习不流于形式,必须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要增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同感。院系领导、辅导员、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站在专业的角度宣传顶岗实习的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不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认认真真地参加顶岗实习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意义重大。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优秀企业去参观考察,培养感性认识,还可以每年组织优秀顶岗实习生现身说法给师弟师妹们作动员报告,从而让大学生从心底里愿意到企业实习,渴望接受锻炼。
        (五)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
        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学生不仅是在校学习的受教育者,同时也是企业的准员工,所以应当有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与实施教育,制定具体且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相关专业教学与实习课程,同时由企业委派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展开教学工作,确保所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用人要求。具体实施中,企业应当结合人才需求、人力资源配置计划,提前与学校签订“订单”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冠名方式保证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学生无就业后顾之忧,教学也更具实效性,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心理压力,也能推动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更好发展。
        (六)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必须着眼长远发展。如果改变合作方式,每年都要选择一个新的合作企业,无论是大学还是企业,都是一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即使合作,关系和信誉也不足以保证长期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更多地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寻找更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谋求双赢。在高利益的吸引下,企业自然会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应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同时,还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主要是培育高技术人才的基地,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发展,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达到专业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的,这一篇文章中针对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剖析根源所在,并提出促进合作多样化、完善合作的模式等解决方式,促进高职院校完善和改良教育方式,有利于为企业输出技术人才,促使双方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吴脊.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困境与解决思路研究[J].纳税,2020,14(06):298.
[2]陈宇科,刘林艳,龚丁,刘水平,龙梦晴.新形势下推进农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98-99.
[3]徐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困境与出路研究[J].数码世界,2018(01):154-155.
[4]魏九妹,李秀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山西青年,2019(17):196.
[5]周文君.政府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南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