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昆明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梁顺萍
[导读] 昆明市自2018年5月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制定了各项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研究、经费保障、学习宣传等工作,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昆明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通过对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项目进行深入创新与研究,用创建工作推动体制机制探索,用新体制机制指导创建工作,形成了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制度和经验做法,采取了以下举措:

昆明市文化馆   梁顺萍

        昆明市自2018年5月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制定了各项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研究、经费保障、学习宣传等工作,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昆明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通过对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项目进行深入创新与研究,用创建工作推动体制机制探索,用新体制机制指导创建工作,形成了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制度和经验做法,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了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相关工作机构;先后组织召开了创建大会、创建推进会、验收迎检动员会,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中共昆明市委十一届六次等4次市级会议研究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共昆明市委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将示范区创建工作列入重要事项进行研究督办制定印发《昆明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例会制度》,先后召开11次工作推进会、7次工作例会研究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市创建任务的顺利推进。
        二、积极做好创建工作政策支持
        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市级印发了《昆明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昆明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统筹指导全市创建工作。同时,针对各重点领域和项目的实施,先后印发了《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昆明市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昆明市鼓励行业、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试行)》、《昆明市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改革创新制度文件,为昆明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奠定了良好政策基础。
        三、增强创建工作绩效考核权重
        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全市目标考核,具体对县级专项资金配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考核,有力激化了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创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为昆明市顺利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发挥了巨大促进作用。
        四、大力开展公共法律法规宣传推广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法律法规学习。把示范区创建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市委邀请全国公共文化领域知名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为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和文旅系统干部队伍讲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课程。各级党委政府、市县两级文旅部门党组积极开展公共文化领域中心组学习。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专题培训班,抓好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二是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推广。积极通过门户网站、宣传栏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等公共文化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设计开发纸杯、笔记本、文化衫、卡套等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推广,市县两级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及各类省市级媒体刊登宣传推广信息80余篇。 三是大力开展文化队伍培训。2018-2020年,连续三年举办市级创建示范区专题文化队伍培训班,各县(市)区也纷纷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各类示范区创建专题培训,加强公共文化法律法规的学习。


     
        五、通过制度研究和实践探索
        形成了农家书屋融合发展、乡村文化走亲、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推广、乡镇综合文化站体质增效、博物馆总分馆制建设,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深化和民族节庆网上游等公共文化服务八大创新工程制定了《昆明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包”深化与创新实施方案》《昆明市农家书屋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昆明市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昆明市博物馆总分馆建设标准》,修订完善了《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考核办法》,更加完善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制度。
        六、开展服务创新
        紧紧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宗旨和目标,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形成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春城文化节”、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流动书包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典型示范效益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经验做法。
        示范区创建给当地群众带来利好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星罗棋布,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疏通群众文化“最后一公里”经过三年多努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照服务半径和设施覆盖面的理念,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密布,服务网络正趋于完善。” 昆明市共辖14个县(市)区,138乡镇(街道),1676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100%覆盖率。
        二、截止到2019年底,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共713109平方米建筑面积达标率90%(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米),各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配置了相关设施设备和室外活动场地,均具备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功能。统一设置了标识、标牌,向市民实施免费开放。全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有1676个,总面积为1357916平方米。全市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达标,社区文化设施日益完善,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就近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市民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位居全省前列。
        三、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让公共文化服务变得“触手可及”。“我市以‘昆明文化云’APP、‘昆明文化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作为载体,打造‘文化在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推行‘订单式服务’,拉近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四、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昆明市积极贯彻落实推进文旅融合,不断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落实“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总体工作思路,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文旅融合项目为突破,以融合发展为主线推出文化旅游精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打造昆明市公共文旅服务中心,通过提供一系列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服务,打造成为为市民、游客提供免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平台。
        此外昆明市着力推进公共图书馆开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博物馆、非遗传习所与研学旅行相结合,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研学旅行基地;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乡村旅游服务中心融合,促进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城市氛围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嵌入旅游景点、线路、住地、交通服务区域等。
        我们不是为了创建而创建,文化设施也不代表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市文化部门还梳理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削弱获得感的重要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文化获得感“负面清单”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黑名单”制度,拟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责任清单”,专门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对症下药,及时整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