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谈传统文化精神在校本课程中的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张长斌
[导读] “梅兰竹菊”是我国文化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后形成的精华,它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对校本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也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但是现在有不少学校对此不够重视,造成学校缺失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为了培养一代又一代新型人才,教育部就要从建构校本课程入手,重视“梅兰竹菊”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笔者围绕“梅兰竹菊

福建省屏南县第一中学 张长斌 352300

摘要:“梅兰竹菊”是我国文化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后形成的精华,它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对校本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也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但是现在有不少学校对此不够重视,造成学校缺失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为了培养一代又一代新型人才,教育部就要从建构校本课程入手,重视“梅兰竹菊”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笔者围绕“梅兰竹菊”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对如何应用在校本课程中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梅兰竹菊;传统文化精神;校本课程;要点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梅兰竹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种精神符号,被人们赋予了精神层面上的一种象征,具有独特的精神象征含义。目前,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开始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教育,各个学校把传统文化精神都渗透到校本课程内。本文通过阐述梅兰竹菊的传统文化精神对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就此展开相关的论述。
        一.梅兰竹菊传统文化精神在校本课程中的重要性
        梅兰竹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象征,各自彰显着独具特色的秉性,塑造了四种不同的君子品性,这不仅代表梅兰竹菊的本身精神气节,同时也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并无限传承。在校本课程的编制中,要结合传统文化教育,教会学生该做一个高尚、贤达、正直之人。在学生三观未正式形成之前用正确的思想作为支撑,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有利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1]。因此,学校要格外重视把传统文化精神教育结合在校本课程中,更好的完成育人的使命。
        二.建构传统文化精神在校本课程的策略
        (一)合理设计教学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于校本课程构建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很多教师对于传统文化领域相关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缺乏教学经验。因此,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精神教学前,要准备充足,合理地设计好教学设计,以校本课程为基础,查阅相关传统文化的资料,扩展教学内容。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讲解古文解读,引导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明白其中的内涵,感受到中华传统的魅力所在[2]。比如,在学习《孔子.家语》中,有一篇讲了芝兰生长在深林中,不因人的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不因穷困而改变节操教师要着重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兰花的高尚品质精神,学习兰花保持高尚的情操,即使面对穷困也坚定不移自保持我崇高的品性。培养学生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气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丰富的教学方案,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加大学生学习传统知识的欲望。另外,在课程设计上,教师要借助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组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尽快融入到教学环境中,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凸显教学意义。其次,教师也要摆正传统文化精神理念,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漫长而久远的历程,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课程,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合理设计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是学校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和教师都要着重重视校本课程的建构设计。首先,在教学开展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发展明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学目标要以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心,进行适宜的扩展传播。其次,教师要选择适宜的基本内容。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构建,校本课程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只为追求高大上的内容[3]。比如,在小学校本的建构中,就可以将苏东坡的《于潜僧绿筠轩》这首古诗纳入到课本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了精神富比物质富足更为重要,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让学生深刻掌握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并从中受到熏陶感染,获得高尚的道德精神力量。再比如,在建构校本课程内容时,适当地加大一些课文难度,把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节日都纳入到课本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时也能从中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华的影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另外,还可以将古文诗词字画作为教材的内容,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阅读能力。学校要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内容,并结合当地的一些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适当的纳入到教材中。最后,学校教学的定位要明确,不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要对传统文化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不能被看作是其他科目的附属品。要把中华传统文化有层次的进行推进展开。
        (三)提高教师职业水平
        教师是中华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构的核心力量,因此在建构校本课程中,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也要关注到。学生在学习中自身会不断发展,而教师在这时也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只有教师能力的不断发展,不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才能带领学生发展。如果一名教师的能力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对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少之又少,那么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精神也会受其影响[4]。因此,实现校本课程中,关键在于老师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除了会教书,还要找取创新的教学方式,成为校本课程的创造者和设计者。因为教师参加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一些原理有所掌握,必然也会理解本学科的知识内容,能根据课程的结构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出合理的教学安排。另外,教师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学,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探究能力。
        总结语:
        开展梅兰竹菊精神的传统文化教学中,学校要高度重视,把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基础,更好的发挥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荣.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合在校本课程中[J]. 甘肃教育, 2019, 623(3):31-31.
[2]关丽霞, 何双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意义[J]. 当代教研论丛, 2019, (12):1-1+5.
[3]赵伟红. "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13(14):72-72.
[4]汤日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构建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 2019(6):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