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演奏艺术的“技、韵、情”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陈冬
[导读] 竹笛艺术的文化内涵丰富,对于竹笛演奏者来说,能够借助竹笛乐器抒发内心情感,为优秀文化传承提供有效载体。本文首先介绍竹笛发展以及艺术特征,接下来重点探究竹笛演奏艺术的技巧、韵味、情感,旨在为吸引竹笛艺术爱好者,并激发竹笛演奏者的艺术灵感,逐渐提高演奏水平。

广东广州民族乐团  陈冬    510075

摘要:竹笛艺术的文化内涵丰富,对于竹笛演奏者来说,能够借助竹笛乐器抒发内心情感,为优秀文化传承提供有效载体。本文首先介绍竹笛发展以及艺术特征,接下来重点探究竹笛演奏艺术的技巧、韵味、情感,旨在为吸引竹笛艺术爱好者,并激发竹笛演奏者的艺术灵感,逐渐提高演奏水平。
关键词:竹笛;演奏艺术;演奏技巧;艺术韵味;演奏情感
        引言:竹笛乐器备受文人雅士欢迎,竹笛声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较强,能让演奏者和欣赏中放松身心,一定程度上达到修心效果,并逐渐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竹笛演奏艺术效果彰显过程中,需要技巧、韵味、情感的有效融合,实现竹笛作品中心思想向听众的完美诠释,从而引起听众共鸣。长此以往,能够扩大竹笛艺术推广范围,并有效激发竹笛演奏艺术潜力。
        1.竹笛艺术介绍
        1.1历史背景
        竹笛属于吹奏乐器,它取材于天然竹子,因此命名为竹笛[1]。据记载,黄帝时期竹笛的取材优势显现,秦汉时期成功制作七孔竹笛。汉代之前,竖向竹笛广为流行,之后出现横向吹笛乐器。元朝后期,随着戏曲艺术快速发展,竹笛以伴奏乐器这一角色广泛应用。由于音乐类型多样,且表演形式丰富,竹笛艺术生命力得以延续,这为音乐事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1.2构造及分类
        1.2.1构造
        竹笛是在竹管上开孔,不同开孔的用途和表演技巧存在差异。首孔又称吹孔用于灌气;依次为膜孔、笛膜、按指孔、出音孔[2]。膜孔重要作用即变音,基于笛膜改变音色;笛膜在气流振动下发出声音;按指孔主要与手指接触,通过开、闭进行传声;上部出音孔起到调音作用,下部出音孔主要用来增加音量、美化音色。笛头用来阻挡气流,对各孔发出的音量集中化。扎线缠绕于笛身,用于完整性保护,避免出现裂缝。镶头是在笛身端口处镶嵌镶牙或牛骨。
        1.2.2分类
        竹笛细分曲笛、梆笛、低音笛等,音高、音色、长短、表演方式是常见的分类依据。不同种类竹笛的吹奏技巧各异、演奏艺术效果不尽相同,所以在戏曲音乐中成为重要乐器。其中,曲笛在独奏、合奏,以及昆曲伴奏中常用,在地方戏曲表演中较常见;梆笛笛身较细,且短小,笛音有力、明亮,在北方音乐表演中较为流行,常用于梆子戏伴奏;低音笛的音调种类多样,使音乐多样发展,实际上,低音笛后期出现,它的制作工序复杂,因为材质特殊,所以售价相对较高。低音笛一般用大G调笛演奏,为了表达情感,其中,《妆台秋思》是低音笛情感淋漓尽致传递的代表作品。
        2.竹笛演奏技巧
        竹笛吹奏乐器看似简单,实则表演难度较高,对于演奏者来说,应勤加练习,结合自身的演奏情况探索竹笛演奏技巧。下文从气息、舌头、指法三方面进行分析:
        2.1调整气息技巧
        演奏者吹奏竹笛时,应在吸气、换气、呼气等方面适当调整,因为气息稳定度直接影响竹笛演奏效果。由于不同竹笛作品在中心思想、旋律、风格中存在差异,所以演奏者要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如练习气息调整方法,以便在实际表演中自如调整气息,减少竹笛演奏的失误。对于学生来说,应静心练习,并主动与了教师沟通,在教师指点下茅塞顿开,从而提高气息调整水平。因为气息是竹笛吹奏的根本,演奏者应加强基本功练习,使呼吸方法与竖笛演奏协调配合。练习胸腔呼吸法时,练习者保持放松状态,舒缓式吸气,然后流畅式吹气,其中腹部配合呼气与吸气。竹笛长音调演奏时,由于气息调整方式较复杂,所以演奏者要向专业教师请教,尽可能弥补气息调整环节的缺点。
        2.2掌握舌头技巧
        竹笛演奏时,舌头技巧式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吐舌方式多样化,不同吐舌方式对竹笛发音、竹笛音色,以及整体演奏效果有关键性影响。为确保吐舌技巧灵活掌控,演奏者要利用闲暇时间多次练习,通过阻挡气流进行发音,满足连贯发音、断续发音需求。花舌、吐舌技巧式练习时,需要竹笛演奏者留心观察、总结经验,确保竹笛演奏效果达到预期要求。当演奏者熟练运用舌头控制发音后,能够在竹笛弹奏中增强自信心,使竹笛演奏水平大幅提升。



        2.3配合指法技巧
        竹笛演奏期间,演奏者使用手指灵活操控笛孔,开、闭孔协配之下,吹奏出悦耳声音,这不仅反映出演奏者艺术感知力,而且能为受众带来良好体验。指法技巧式练习,能够锻炼手指灵活度,最终竹笛演奏效果最佳化。然而手指练习需要日积月累,竹笛演奏者在指法训练环节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静心总结技巧,在手指弯曲度、手指下按速度、开闭切换自由度等方面多次练习。同时,结合竹笛作品针对性练习,从而培养手感,在竹笛演奏中减少手指表演环节的失误。
        3.竹笛演奏艺术韵味
        竹笛演奏的过程中,应以韵味传递为基本要求,对于演奏者来说,既要领悟竹笛作品中心思想,又要了解受众在竹笛艺术赏析方面的需求,通过技巧式演奏,为创作者与受众搭建心灵沟通桥梁,从而调动受众赏析竹笛音乐的积极性[3]。对于受众来说,会逐渐提高自身赏析能力,进而对竹笛演奏艺术发展提出高要求,这能为竹笛演奏艺术持续发展注入内动力,取得竹笛艺术可持续进步的良好效果。因为竹笛作品二次演绎效果受演奏者艺术修养、专业技能、演奏经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演奏者要用心领悟,主动向竹笛演奏大家借鉴经验如魏显忠、李大同、赵松庭、宁保生等人物是竹笛演奏领域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因为出色的竹笛演奏者能够把握竹笛演奏韵味,并通过韵味传递拉近与受众间距离,使其在竹笛旋律中尽情享受,真正放松受众心情,一定程度上丰富受众内心体验,让受众积极支持、大力拥护竹笛演奏艺术的传播活动。
        竹笛韵律丰富,多数情况下演奏者在独奏模式中思考作品内在含义,然后结合场景、主题酝酿表达方式,确保韵味大范围传递,从而激发受众认同感,真正发挥竹笛演奏艺术在文化修养提升方面的作用。由于竹笛装饰音灵活多变,所以这成为韵味彰显的辅助力量,使音乐形式不拘一格,再次对受众起到带入作用。从中能够看出,竹笛演奏艺术韵味要以受众为中心,确保受众能够快速领悟竹笛演奏艺术魅力,这对竹笛乐器表演价值提高、竹笛演奏者积极性调动有促进作用。
        4.竹笛演奏艺术情感
        竹笛演奏期间,演奏者要深层次解析作品的创作思想,并对竹笛作品作者的情感体验、生活背景、创作经历全面把握,据此定位艺术情感传播方向。演奏者结合所感所获,以及情感酝酿技巧,在竹笛演奏的彩排阶段探索角色代入方式,只有演奏者相信角色,才能自然流露出情感,使竹笛作品灵魂得到升华。这既能丰富演奏者情感体验,使其在情感传递中收放自如,又能对观众带来精彩绝伦的表演,从而吸引受众关注度,逐渐扩大竹笛演奏艺术的受众群体[4]。在此期间,演奏者应培养竹笛演奏艺术敏感度,并挖掘作者情感,探索情感融合与生动传递的技巧,继而走进观众内心,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出色的竹笛演奏者,具备情绪调节能力以及情感升华能力,从而启迪受众思维,带领受众突破个人发展局限性,为音乐艺术持续创新贡献重要力量。
        举例来说,《窦娥冤》表演中,竹笛凭借悠长、哀怨旋律调动受众内心情绪,使受众尽快融入表演情境。表演过程中,受众既会产生悲愤、伤感之情,更多的是思考当时社会制度,以及传统思想对人性的束缚。其中,竹笛艺术根据《窦娥冤》场景自由切换旋律,必要环节加入破音,通过竹笛音的顿挫感来波动受众心弦,进而受众会加深对竹笛演奏艺术的印象,并学会理智思考,使自身情感得到升华。从中能够看出,竹笛演奏艺术情感有效传递,能够让受众陷入思考,使受众艺术赏析能力大幅提高。对于演奏者来说,应准确把握竹笛作品情感,肩负起情感传递、情感迸发的责任,对此,演奏者树立正确思想,并锻炼自身竹笛演奏艺术表演能力,这对竹笛艺术生命力延续有促进作用,同时,演奏者共情能力能够逐渐提升,最终取得优秀文化传播的良好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竹笛演奏艺术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显著突显,对于演奏者来说,应保持虚心学习态度,并深入钻研竹笛演奏艺术技巧,在气息调整、巧舌把握、手指灵活配合等方面深思,使竹笛演奏技巧大幅提高。除此之外,演奏者掌握竹笛演奏艺术韵味,并强化情绪感染能力,这能大大优化竹笛演奏效果,推动竹笛演奏水平迈向新台阶。从优秀文化弘扬角度来看,竹笛演奏艺术的技巧、韵味、情感应协同融合,这是推动竹笛演奏艺术常态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旻杰.浅谈竹笛演奏艺术的"技、韵、情"[J].下一代,2019(02):1.
[2]马新宇.竹笛演奏艺术的技、韵、情分析[J].北方音乐,2017,37(05):54-54.
[3]周宁波.基于采茶戏艺术表演中的竹笛演奏"技,韵,情"的分析[J].福建茶叶,2018, 199(07):464.
[4]周楼胜.六孔竹笛演奏多调性音乐作品的实践与思考——以竹笛协奏曲《春光》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8(02):101-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