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创新研究 陈晓艳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陈晓艳
[导读] 推进落实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其更好地处理生活或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挫折,缓解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在实践中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咨询辅导方法,引导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新疆库尔勒市巴州红旗高级技工学校        陈晓艳   841000

摘要:推进落实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其更好地处理生活或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挫折,缓解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在实践中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咨询辅导方法,引导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引言
        心理健康的教育意义,就是能让中职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当有问题出现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对策及措施,并且能在现实的生活中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对策及措施,在能够自助的同时又能帮助他人,从而可以全面认识和客观地看待问题与社会,适应生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
        1.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越来越严峻的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伴随着人们思维理念的不断革新,进一步巩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学校而言,普通的以及流于形式的健康教育可能并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因此创新是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之路。如今教育改革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各项改革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出现得愈发频繁,因此亟待出台创新方案和措施。
        2.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2.1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很多都存在基础知识薄弱或较为严重的偏科问题,如果教师不予以重视,仅仅一味地强调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文化知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是不利的,长期下去,中职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会变得更加消极散漫。
        2.2存在较强的叛逆情绪,部分学生情绪较为敏感。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实施心理辅导教育的过程中很容易与教师“对着干”的情况,不听劝阻或提醒,容易犯错。一些学生情绪敏感,遇到问题或困难后容易情绪崩溃,没有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2.3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对于当今社会中的很多事物,中职学生都想要去探索和尝试,但这也让一些“歪风邪气”侵蚀了学生,导致很多中职学生盲目模仿他人,学会吸烟、染发、纹身等,看待问题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做决定不考虑后果等。另外,目前很多中职学生都存在自卑的心理,在遇到困难和问题后常常无所适从。基于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上述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应处理好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要始终坚持从学生入手,给予他们支持和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创新策略
        3.1创新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首先,在教学对象上要具体化。由于课时的限制,心理健康课程只能作为学期课程,学生的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要根据教学对象调整教学计划,紧扣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划分侧重点,呈现的典型性,解决代表性心理困扰,让学生得到更有效的指导。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融入社会热点,走进生活挖掘整合相关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上结合中职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导向,促进中职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目标的变化。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案例要入眼、体验要入心,要外化学生的心理问题特征,在主动交流、领悟、认同后内化于心。满足学生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达到“入眼-入心-成形”的教学目标,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



        3.2课堂教学,创设“六步回归法”。用“六步回归法”开设心理健康课,即唤醒—发掘—释放—调适—重拾—回归,以唤醒学生内在先天气质,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优势,释放学生压抑的内心,帮学生调适负面情绪、重拾久违的梦想、回归快乐的人生。中职生在以学业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环境下,经常会被定位为“后进生”或是“行为表现差生”,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抑制其快乐成长,甚至泯灭他们的梦想开设心理健康课,以发掘学生潜力、唤醒学生自信、稳定学生情绪、使学生回归快乐为主要内容如“情绪智慧课”“花开会有期”“快乐去哪儿了”等课,让学生重建自信、重拾梦想、健康成长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发展水平,采用案例演示、互动的授课模式,深受学生欢迎。
        3.3营造轻松愉悦的辅导氛围。心理健康教师在对中职学生实施心理辅导时必须要注重心理辅导环境氛围的营造,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真正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效性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一般形式是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在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来调动中职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态,主动与教师沟通。如果学生处在一个紧张而压抑的环境下,很可能会对其思维和情绪造成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氛围,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内心情感,积极和教师沟通交流,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处在这一氛围下的学生也更容易受到启发,获得感悟,因此心理健康教师应当在实际的辅导过程中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如能够采取说笑话、讲故事等办法来活跃气氛,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在这样的环境下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开设“心灵花园”,学生可以在每天下午5:50-6:30,和心理老师倾诉自己的小心事,并完全保密。
        3.4实施特色课堂评价。心理健康课堂评价是促进课堂实效性的有力保证,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不断提醒和督促学生不要把心理课当成“娱乐课堂”,上课不只是看看案例,听听别人的故事。首先,心理健康课堂评价的设计要建立在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教学目标设置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心理新动向、新特点为评价点,提高课堂评价的针对性。其次,在内容和标准上可以依据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课堂借助案例、情景剧等表达的问题,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潜在发展水平”,不断缩小并消除“现实”与“潜在”之间的差距,体现学生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更深度的改变。再次,在评价方式上采取“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式,在课堂的交流分享、情景剧、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注重学生在过程的体验与感悟。最后,在结果的评定过程也要区别于一般的公共课,不能以单纯的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填空题、判断题的正确率来衡量,要把学生的心理成长作为评价的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新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结束语
        综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重中之重,吸引了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光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是更加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从目前中职心理健康情况来看,学生消极心理愈发严峻、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对单一、未能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一系列问题的暴露都成了制约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展开的客观因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林淑玉.论多维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辅导员,2019(5):29-33.
[2]王丽卿,赵凌飞.试论新时期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心理月刊,2020,15(2):48-49.
[3]孙庆瑶.新时代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与发展趋势展望:评《新时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10):190.
[4]贾文梦,刘晓平.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生生活的重要作用:评《新时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J].林产工业,2019,56(10):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