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剑
身份证号:420202197712200056,单位:广东省船艇训练中心,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绿色建筑在体育场馆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如何在体育场馆建设的全过程中应用、管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以期和同仁探讨研究,共同为我国绿色节能建筑技术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绿色建筑 体育场 四节
一、体育场馆建设中应用绿色建筑的意义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越来越多的体育盛会在我国举办,而且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到203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全民体育”的时代即将来临,直接导致体育场馆的建设呈现出日益增多、发展壮大的局面。基于体育场馆建筑的空间大、占地大、体积大等特点,在能源、土地、水电资源、建筑材料的节约利用方面仍然效率不高,并且与建设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建筑垃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以日益加剧,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压力。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措施逐渐被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并且被重视,研究和探讨绿色体育场馆建设成为本文的目的所在。
笔者认为,中国体育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体育场馆建设必须要大力发展绿“绿色体育建筑”。在满足体育场馆项目的基本功能前提下,在体育场馆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内,将绿色建筑合理的用于体育场馆的建设中,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二、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中,涉及到多个阶段多个部门,包括在立项、规划、设计、审图、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维护使用等阶段,从政府部门到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等共同参与。因此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设计、施工几个关键控制环节进行探讨研究。
1、工程项目背景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龙塘村广东国际划船中心基地内,建设内容为运动员综合楼,包括宿舍、康复中心及功能训练房及配套设施等。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2596㎡,总建筑面积8230㎡,项目容积率为0.65,建筑密度为21.1%,绿地率为53.42%。本项目以绿色建筑为出发点,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自然通风、低能耗围护结构、高效照明等技术),实现我国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所倡导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要点,同时结合项目自身特色,突显项目“节能减排”、“资源低消耗”、“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三方面的示范效果。
2、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过程管理
绿色体育场馆建设管理中最核心、最具生命力的就是设计阶段的管理。体育场馆建设运用绿色节能技术,也要从设计开始,并通过绿色配置、通风采光、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等技术加以实现。
2.1体育场馆的节地与室外环境
体育场馆在设计时要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本项目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并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增加绿化率,有效发挥植物的绿化作用,改善微环境(如在二层屋顶种植绿化);周边设置的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空间,地面铺装透水砖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在整体上形成了屋顶绿化与广场绿化相结合,花草树木与停车场、休闲地带有机融合,形成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提升环境品位,使之更有亲和力。
2.2体育场馆节能与能源利用
要使建筑物在到节能减排的绿色效果,就要在建筑用材、建筑结构中加以协调控制,如场馆的外墙节能,就要协调墙和窗户的设计,既要满足室内照明的需要,又要考虑电力资源的节约。实践证明,采用透光效果好但不导致室温上升的特制玻璃,将减少电灯的使用,减少空调的使用,直接降低电力使用,节约能源。本项目公共建筑部分平均窗墙比为0.45, 外窗采用6mm浅绿色Low-E+12mm空气+6mm透明玻璃,平板遮阳,可见光透射比为0.62;同时在节能方面,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太阳能和场馆的朝向,利用太阳能热水泵系统,既省电又可充分利用能源,如本项目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生活热水,系统采用闭式承压水箱储水,24h供应生活热水,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达到100%。
2.3体育场馆的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本项目通过雨水收集、利用循环系统,满足场馆周边植物绿化灌溉用水及室外道路、广场冲洗用水,节约用水资源。所有卫生洁具采用节能产品,特别是居住建筑中不得使用一次冲洗水量大于6L的坐便器。
2.4体育场馆的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在材料选择上,选择无毒、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传统的墙体材料主要是烧结的黏土实心砖(红砖),自重大,能耗大,消耗大量耕地和农田,而节能建筑的墙体材料选用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砖,以及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这些材料既节能环保,不仅能够满足建设的需要,也能使体育场馆节能、舒适、安全,并能降低建筑成本。
本项目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达到10.27%,现浇混凝土、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的比例达到100%,400MPa级及以上受力钢筋的比例达到95.79%。
3、施工阶段绿色建筑过程管理
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主要体现。绿色施工由管理制度、建筑材料、节水与节电、施工过程等几个方面组成。
3.1、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加大对施工单位监督管理,对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的专业培训,提升绿色施工管理意识。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相关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各项施工操作,将绿色施工管理真正落实到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上来。
3.2、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用绿色管理理念
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选用,既要考虑到材料质量的问题,还必须严格使用“绿色建材”,保证施工过程使用的材料符合“绿色施工”标准的要求,以便将绿色建筑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与此同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采购材料进行合理监督管理。如使用商品混凝土取代现场搅拌混凝土等。
3.3良好的节水节电绿色管理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充分运用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与环保相适应的施工技术,使工程项目朝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节约用地、节约材料、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发展,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将施工技术不断改进、优化,针对具体的施工专项工程,采取相适应的绿色施工技术方案。
3.4、加强施工过程的绿色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绿色管理也不应忽略,很多建筑污染其实大部分都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对过程的绿色管理显得格外重要,甚至直接影响到绿色工程实施的成功与否。
3.4.1防止粉尘污染的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经常产生严重的粉尘现象,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运送建筑材料或土方工程的车辆必须采取严格的遮盖措施,以防止泄漏。对于粉尘和颗粒状建筑材料,应采用密闭储存,或遮盖措施。可以通过浇水,喷洒和覆盖来控制粉尘,以实现建筑工地的粉尘污染控制。
3.4.2噪声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规定,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环保机械工具,并在木工仓库和钢筋加工车间设置隔音措施,可以很好地控制建筑噪音。
3.4.3光污染控制措施
为了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在夜间向室外照明设备添加灯罩,并将光的透射方向集中在施工区域上。电焊操作中应采取屏蔽措施,以防止电焊电弧泄漏。
3.4.4建筑垃圾管理措施
必须在施工现场的生活空间中安装封闭的垃圾桶,并且及时包装、清洁和运输生活垃圾。建筑废料将分别收集并集中运输,以防止溢出或泄漏。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提高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
4、绿色体育场馆建设的成本控制
绿色建筑成本控制应该将设计与造价相结合、协调统一起来,达到建设费用和运营维护费用之间的平衡,以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的方案为可行的设计方案。经计算,本项目为实现绿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资成本为32.9万元,绿色建筑可节约的运行费用为5万元/年,长期经济效益显著。
5、体育场馆的使用和维护方式与节能
绿色体育场馆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在建成后使用和维护费用的减少,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作用。如本项目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生活热水,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达到100%,大大节约电力资源和费用。另一方面通过对体育场馆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进行节能环保的低碳教育,形成良好的管理方式和使用习惯,也能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6.结论
绿色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工程,只有加强全过程管理,贯彻实行安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使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以及验收和运营阶段的工作中落实。本项目从立项开始就提出达到《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B级的目标,从用地选址、建筑设计、材料遴选、设备选型等多阶段、全方面、广角度来为本项目创建绿色建筑统筹规划和精细化调整,并在建设实践中注重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等,注重体育场馆绿色建设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控制,为绿色体育场馆建设全过程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黄睿. ?建设低碳型体育场馆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
[2]候继超. ?绿色体育场馆建设理论研究.中国分类号G818,2014
[3]陈小铭. 绿色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思考.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